尹艷君 曾臻 陸禮瓊 王會芳
頸性眩暈是一組由于頸椎及頸部軟組織病變導致椎動脈和交感神經(jīng)受壓迫或刺激而誘發(fā)以眩暈或者頭暈為主的一組癥候群,臨床以椎動脈型最為常見[1]。近年來,在人口老齡化、不良生活工作方式等問題的影響下,椎動脈型頸性眩暈發(fā)病率逐年增高,以老年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且有年輕化趨勢,成為危害脊柱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西醫(yī)對于椎動脈型頸性眩暈的治療主要以對癥處理為主,但不能有效減少頸性眩暈的復發(fā)率。中醫(yī)學將椎動脈型頸性眩暈歸于“眩暈”、“項痹”范疇,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取得了確切療效。烏附暈痛方為我科臨床治療眩暈的常用方劑,具有溫經(jīng)通絡、散寒止痛、化痰定眩之功,故本課題進行中藥制劑烏附暈痛酊劑結合TDP的治療椎動脈型頸性眩暈的臨床觀察,取得滿意療效, 現(xiàn)報告如下:
共納入椎動脈型頸性眩暈患者50例,所有受試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兩組患者男女比例、年齡、病程、中醫(yī)眩暈程序分級評分無明顯差異(見表1);均符合全國第二屆頸椎病專題會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同時治療部位皮膚態(tài)完好,對中藥外用無過敏現(xiàn)象,治療局部感覺功能正常,未合并其他頸部疾病,自愿接受中藥封包或中藥酊劑噴于頸部輔以TDP治療;排除心腦血管、肝臟、腎臟及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疾病以及精神疾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月經(jīng)期婦女;同時排除治療不能配合者。
1.2.1操作步驟 對照組:將烏附暈痛方的中藥制成粉劑,裝于袋中,灑水稍濕潤后隔水蒸30 min,以毛巾包裹敷于頸部,并隨時詢問患者感覺,避免燙傷,治療時間20 min。實驗組:將烏附暈痛方中的中藥制成酊劑,患者取坐位、側臥位或俯臥位(體位舒適即可)。將烏附暈痛酊以大椎穴為中點均勻噴于頸部,藥液面積直徑大于10cm,TDP照射噴藥局部,隨時詢問患者感覺,避免燙傷。待藥液完全吸收后,再次噴藥,每次用藥量15mL,治療時間20 min。
1.2.2觀察與評價
1.2.2.1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觀察并記錄眩暈程度和發(fā)作頻率等情況。①眩暈程度和發(fā)作頻率緩解情況: 按照中醫(yī)眩暈程序分級評分表[1],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癥狀,以頭暈目眩、惡心嘔吐、耳鳴耳聾、倦怠乏力、汗出異常、發(fā)作頻率作為參數(shù)進行評定,其中頭暈目眩6分,惡心嘔吐3分,耳鳴耳聾3分,倦怠乏力3分,汗出異常3分,發(fā)作頻率3分,滿分21分,得分越低,病情越輕。由操作者以外的專人在首次治療前、每次治療后對患者進行測評。
1.2.2.2療程 療程共7天,分別于治療前、治療第1天、治療第2天、治療第3天和治療第7天對患者的眩暈癥狀改變進行評分,并收集治療前及治療3天后的彩超指標變化。治療結束后1個月、3個月、6個月進行隨訪。
1.2.2.3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眩暈中醫(yī)診療方案》的療效指數(shù)標準,以患者癥狀評分變化來評定療效。痊愈:眩暈等癥狀消失,療效指數(shù)≥90%;顯效:眩暈等癥狀明顯減輕,頭微有昏沉或頭暈目眩輕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轉、晃動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療效指數(shù)≥70%,同時<90%;有效:頭昏或眩暈減輕,僅伴有輕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轉、晃動感,能堅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療效指數(shù)≥30%,同時<70%;無效:頭昏沉及眩暈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療效指數(shù)<30%。
1.2.2.4統(tǒng)計分析 測得數(shù)值以均值±標準差(Mean±SEM)。組間比較采用卡方(2)檢驗或者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標準。
兩組椎動脈型頸性眩暈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齡、病程、中醫(yī)眩暈程序分級評分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表1 各組椎動脈型頸性眩暈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過敏、虛脫等意外。對照組痊愈3例(12%),顯效9例(36%),有效10例(40%),無效3例(12%),總有效率為88%;實驗組痊愈6例(24%),顯效14例(56%),有效4例(16%),無效1例(4%);有效率為96%。實驗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
表2 各組椎動脈型頸性眩暈患者的療效指數(shù)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中醫(yī)眩暈程序分級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表3)。這提示,烏附暈痛酊結合TDP治療能明顯改善椎動脈型頸性眩暈患者的眩暈癥狀,且療效由于烏附暈痛方封包治療。
表3 各組椎動脈型頸性眩暈患者的中醫(yī)眩暈程序分級評分及有效率比較
組別例數(shù)中醫(yī)眩暈程序分級評分有效率實驗組256.44±3.5896%對照組258.96±4.5588%P值<0.05<0.05
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歸屬于中醫(yī)學“項痹”、“眩暈”范疇,其病機主要是肝、脾、腎不足導致血氣虧損、經(jīng)絡失濡;頸部經(jīng)絡氣血瘀阻, 不通則痛, 氣血不足發(fā)為眩[2-3]。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改變、長期伏案工作等,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國內外關于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的治療手段很多,但目前沒有公認的特效藥物和最佳的治療方案,臨床多以保守治療為基本治療手段,主要包括藥物、牽引、針灸、推拿、理療等相結合[4-6]。中醫(yī)藥關于眩暈的記載可追溯至《內經(jīng)》時期,深入挖掘歷代中醫(yī)藥治療眩暈的典籍有助于完善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的治療方案。
烏附暈痛方為我科治療眩暈的常用外治方(由首屆全國名中醫(yī)陳紹宏教授師承弟子金偉創(chuàng)制),長期臨床應用表明其能有效緩解療效頸性眩暈,其藥物組成包括:制川烏、制草烏、制天南星、制白附子、桃仁、紅花、當歸、酒川芎、酒大黃、姜黃、乳香、舒筋草、生艾葉、鹽小茴香、細辛、冰片。其中川烏、草烏合用,大辛大熱溫經(jīng)通絡,散寒止痛;制白附子、天南星合用化痰定眩;共為君藥,既迅速止痛,又止眩暈。川芎“上行頭目,下走血?!?,合當歸、大黃、桃仁、紅花、姜黃、乳香,既行氣活血止痛,又能破血逐瘀為臣藥。小茴香、艾葉、舒筋草、細辛溫經(jīng)散寒兼能舒筋活絡止痛為佐。冰片辛涼,為反佐,又能化痰、醒神開竅為使。但烏附暈痛方熱封包治療需要先將藥包加熱,讓護士手持藥包操作20 min[7],較為耗時耗力,需要進一步改良。
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TDP治療能部分改善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其相關作用機理涉及有以下幾個方面:增加患者體內腦啡呔的分泌,有持久鎮(zhèn)痛的作用;能有效地促進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加速修復,改善患部血液循環(huán)血液的流變;能很快提高機體內各種酶的活性,促進機體對缺乏元素的吸收;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8]。為此,本課題將烏附暈痛方制成酊劑,增強透皮及發(fā)散效果,外噴頸部,結合TDP的電磁波熱效應,擴張頸部皮膚毛孔,讓中藥液更易透過皮膚,直達病灶。結果表明,烏附暈痛方酊劑結合TDP治療能顯著減少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癥狀積分及癥狀改善時間,且療效優(yōu)于烏附暈痛方封包治療。
烏附暈痛酊結合TDP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的近期療效肯定,既便于操作及推廣,又能節(jié)約中藥資源、人力、時間成本,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