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林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也不斷深化。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小學生接觸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很多,但不夠系統(tǒng)性、科學性,這就需要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科學引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提高信息技術技能,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主導作用
引言
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手段和工具。對信息技術教師的“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結(jié)合這一目標,從以下幾方面探析如何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
1.抓好備課關
備課對于每門課程的教學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計算機學科教學也不例外。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所要教授的知識進行全面的研究、歸納、總結(jié),并要根據(jù)教授對象的不同特點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與方式。對于計算機課程,教師要將備課內(nèi)容在計算機上進行逐一推敲、驗證、演練,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識具有可操作性;同時,還要將每個知識點構(gòu)建成一個操作性實例,通過對實例的演練讓學生對知識點產(chǎn)生準確、完整的認識,由此得出相關的結(jié)論。因此,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備課是對人、書、機三者進行有機整合的備課。這一點更應當引起信息技術課教師的重視。
2.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是上好信息技術課的關鍵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相對突出,而且信息技術理論課的枯燥使得傳統(tǒng)的講授型教學方法不適應小學信息技術課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
小學生對物體的感官認知超過了理性認知,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通過實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根據(jù)小學信息技術課的特殊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特有優(yōu)勢,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獲得知識。
任務驅(qū)動法在各個學科都得到了運用,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也不例外。任務驅(qū)動法是教師提出一系列的任務,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應具有靈活性,教師應當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以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其次,教師應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擔當指導者、引導者的角色,在不束縛學生思維的基礎上加以指導;最后,教師應做到賞罰分明,及時對學生的作業(yè)做出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yōu)缺點,以便學生能及時地糾正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
游戲教學法即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獲得知識。這種方法經(jīng)常還用于在小學課堂中,而計算機課程的特殊性,更加促進了游戲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游戲的練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高效率的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意識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分量,有主人公的意識,敢于參與,勇于表現(xiàn),慢慢地把“學計算機”變成“玩計算機”。如學習“鼠標、鍵盤”一課時,教師可先教會學生使用鼠標,再講一些基本的鍵盤知識,讓他們慢慢地學會控制計算機,同時借助一些益智游戲幫助學生熟悉計算機,如:“金頭腦”、“拼圖”、“成語挑戰(zhàn)屋”等,讓學生進一步熟練控制鼠標、鍵盤,熟練掌握電腦的開啟和關閉。如此一來,既可為學生奠定堅實的電腦基礎知識,又容易讓學生接受,實現(xiàn)“寓教于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地、快樂地學好這門課程。
3.劃整為零法
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教師的授課時間一長,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為此,我在備課時,將課程分解成若干個模塊,每一個模塊再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每次課講解一個模塊的一個知識點,馬上動手進行訓練,以滿足學生自己動手做的愿望,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例如:一節(jié)課要講網(wǎng)頁中的水平線、背景、背景音樂的制作,先講解水平線的插入,講完之后立刻安排3分鐘的時間學生進行練習。接著安排怎樣設置背景內(nèi)容講解,講完之后再安排學生進行5分鐘的設置背景的實踐訓練。在實踐訓練中注意個別提問,讓學生的思路始終跟著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走。接著安排設置背景音樂內(nèi)容講解,再一次安排學生進行5分鐘的設置背景音樂的實踐訓練。最后安排10分鐘的創(chuàng)作比賽,5分鐘的評一評,看誰學得好、做得對。最后的幾分鐘時間,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生動形象地講解一些本節(jié)課要點。對于這樣一堂課,雖然每一次講得少,但日子久了,積少成多,知識的聚集就越來越多。
4.使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優(yōu)化課堂導入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苯處熌芊褡ズ蒙险n的開頭,即上課伊始就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握學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這對一堂課的成功至關重要。注意的心向,是一種學習者傾全力于學習的內(nèi)部狀態(tài)。學生是否集中和維持這種心向并貫穿于整個語文課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之中,直接影響著語文學習的效果。因為保持良好注意狀態(tài)的學生,總能認真專注、自始至終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皩搿笔且惶谜n中提供給學生的第一感知,因此,導入藝術講究的是“第一錘就敲在學生的心上”,應注重它的吸引力。
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能運用音樂、圖片、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學生對實境的感受和理解。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學生建立新型的學習伙伴關系,有些問題可以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互相學習。同時,教師也要不斷的加深和拓寬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做一個名符其實的設計師、解惑者。教師是教學活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素質(zhì)教育的直接實施者,其直接決定著素質(zhì)教育的成敗。只要教師切實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認真學習和探索教學方法,合理地處理教材、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并負責地著眼于學生一生的發(fā)展,那么我們既能上好信息技術課,也能完善自己。
更好的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老師在課前要進行充足的準備,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善于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利用評價的模式來提升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并且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得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信息技術課程的特征具有實踐性、自覺性和開放性,學校要注重信息技術的價值,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豐富教學模式,從而更好的提升教學質(zhì)量。
5.結(jié)語
總之,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是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合理選擇,精心設計,巧妙的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一定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更大的發(fā)展,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因此,我們應合理有效地將這種手段和工具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去,使其能在更廣闊的教學領域中發(fā)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也必將能為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提供有利的互動平臺。這一切都將會促進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曉玲. 信息技術資源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9,(11):21.
[2]李能勇.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淺談[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9,(3):140-140
[3]黃祖苗.論人文關懷在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有效性[J].時代教育,2019,(2):215-215
[4]張軍宗.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任務驅(qū)動教學法的應用[J].讀與寫(上,下旬),2019,(3):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