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摘要:探討在抑郁癥患者情緒和自我接納方面的護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抑郁癥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對照和觀察組,每組49例,病例納入時間2019年 5月-2020年 5月,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護理方案實施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情緒和自我接納程度方面的差異。結(jié)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DS評分分值相比對照組患者明顯要低,且護理后的SAQ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jié)論: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提高其自我接納程度。
關(guān)鍵詞:心理護理;抑郁癥;情緒;自我接納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抑郁癥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且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特別是一些學生面對學習壓力很容易出現(xiàn)抑郁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長時間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學習興趣減退等,也可能伴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嚴重影響了其學習生活質(zhì)量。一般來說,抑郁癥患者的自我接納程度較低,情緒悲觀,自尊低,因此有大量學者認為,在使用藥物治療抑郁癥的同時,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護理對于疾病轉(zhuǎn)歸有重要意義[1]。為了探討心理護理在改善抑郁癥患者情緒和自我接納程度方面的作用,故進行了本次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收治我院的抑郁癥患者9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相關(guān)診斷標準,不伴有意識功能障礙,排除患有腦血管疾病、腦炎、甲狀腺功能異常和慢性肝炎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7例,年齡18-47歲,平均年齡(30.47±5.3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齡18-45歲,平均年齡(30.41±5.43)歲。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病情監(jiān)測、用藥指導和環(huán)境護理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具體包括:(1)心理健康教育: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一般包括抑郁癥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疾病預后和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以此來增強患者對基本知識的了解,提高治療依從性,更好的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此外,要注意選擇在合適的時機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不要在患者疾病發(fā)作期間或者在患者休息時間進行,要尊重患者的生活習慣,同時需要對健康教育效果進行評估,以保證健康教育效果,可以使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如宣傳手冊,視頻等,還可以采用集中宣教和一對一宣教相結(jié)合的方式。(2)團體心理護理:使用團體心理輔導方式,如心理劇、心理游戲或故事等,來幫助患者改變行為,改善認識,接納自我,幫助患者從人際溝通、競爭與合作意識和自我方面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和反思,增加自我接納程度。(3)個體化心理護理:由于抑郁癥患者在較長時間都處于低落壓抑的狀態(tài),不會主動與人溝通交流,因此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傾聽患者,了解患者真實想法,對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初步的評估,制定具體的個體心理疏導方案;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幫助改善患者的觀念,幫助患者肯定自己,逐步消除對自己的懷疑,之后要引導患者改變對他人和周圍環(huán)境的看法,重新思考,改變不良觀念,提供自我管理的能力;多鼓勵患者,可以讓患者多進行一些室外活動,放松身心,多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增強社交能力;此外,護理人員也要注意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讓家屬理解患者,多與患者溝通,讓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關(guān)愛。
1.3? 評價指標與判定標準
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來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的抑郁程度,超過53分即判定存在抑郁情緒,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癥狀越嚴重,使用自我接納問卷(SAQ)來評價患者的自我接納程度,包括自我評價和自我接納兩個領域,16個條目,最高分64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自我接納程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經(jīng)SPSS21.0實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的方式描述,用X2檢驗行兩組間差異比較,計量資料以“±s”描述,兩組間差異比較用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5為準。
2結(jié)果
SDS評分,護理前,觀察組患者評分為(71.36±5.94)分,對照組患者評分為(71.27±6.05)分,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t=0.07,P>0.05;護理后,觀察組評分(43.88±7.26)分,對照組評分(57.36±8.91)分,兩組比較差異顯著,t=7.87,P<0.05。
SAQ評分,護理前,觀察組患者評分為(25.16±4.22)分,對照組患者評分為(25.11±4.37)分,兩組護理前SAQ評分無明顯差異(t=0.05,P>0.05);護理后,觀察組評分為(56.27±5.61)分,對照組評分為(47.86±6.56)分,觀察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t=6.82,P<0.05。
3討論
隨著“生物- 心理- 社會”醫(yī)療模式的推廣,心理護理逐漸成為臨床護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護理是指護士運用心理學知識和技術(shù)對患者施加積極的影響,幫助患者改善心態(tài),增強信心[3]。
本研究中實施心理護理后的觀察組患者其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與護理后的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SAQ評分分值明顯要高,說明心理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緩解患者的抑郁情緒,提高其自我接納程度。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狀,增強患者的自我接納程度。
參考文獻:
[1]?? 付清華.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情緒與自我接納的影響研究[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33(7):107-109.
[2]??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
[2]職彥敏.心理護理干預對首發(fā)抑郁癥患者抑郁情緒及自我接納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8,25(10):139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