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
在上海生活了整整二十年,如果有人問我,上海人的人際關系中最典型的特點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距離?!?/p>
前兩天,《新民晚報》有一篇文章稱上海是“契約之城”,說得有點絕對,但不無道理。上海人特別講究契約,有時候,契約是保持距離的有效偏方,契約把各方的位置界定得很理性很清楚,其本身就暗示著“請保持距離”的潛臺詞。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大相徑庭,上海人通常不要求別人信任,他們在人際交往和商業(yè)行為中更看重的是對方講不講信用,也就是會不會不折不扣地履行雙方用白紙黑字確認的契約。
上海的距離文化的另一個標志性體現(xiàn)就是不愛“管閑事”,說不清到底是尊重別人的隱私呢還是骨子里的自保意識。
這種人際關系使我想起叔本華曾經(jīng)講過的一個寓言,在寒冷的冬夜,一群豪豬為了取暖,擠在一起過夜,可是沒過多會兒,它們就發(fā)現(xiàn)彼此身上的刺在互相扎痛對方,為了避免受傷,它們散開了,可是過了一會兒,寒冷又把它們趕到了一起,就這樣試了好幾回,它們終于發(fā)現(xiàn),待在一起但保持距離是最好的選擇。有時候人的習性與豪豬相似,離得太遠覺得孤獨,覺得無助,太近則沒有安全感,甚至互相傷害,于是人們挨在一起居住,形成城市、村莊這樣群居的環(huán)境;人們在一起學習、工作,形成各種團隊、組織,以及相應的文化氛圍;人們在共同的文化中找到歸屬感,同時又用禮貌、契約、隱私權(quán)等各種有形或無形的“鋼筋水泥”來隔開彼此,保持距離。人們通過社會分工形成合作關系,同時又用越來越嚴謹?shù)纳虡I(yè)契約來界定彼此的利益邊界,從而保持一種無言的距離。
現(xiàn)代都市人是靈長類豪豬,需要在距離中找到舒適和安全。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商業(yè)社會中,信用比信任更加靠得住,因為信用是具體的、可以度量的、有據(jù)可查的。就像銀行存款的數(shù)字、固定資產(chǎn)的多少、信貸記錄、違約記錄。資產(chǎn)可以抵押,記錄可以查證,一切都那么實在。所以質(zhì)押的存單或資產(chǎn)比任何直覺上的信任都更加給債權(quán)人帶來安全感,企業(yè)資產(chǎn)的“質(zhì)”與“量”比企業(yè)主的“人品”更容易取信于商業(yè)上的合作伙伴。
一句話,滲透在契約中的潛在“距離”,使商業(yè)規(guī)則變得無比清晰且具有操作性?!熬嚯x”使經(jīng)濟人的利益關系徹底簡單化。
可見,當人性因其復雜而顯得捉摸不定時,人們更愿意相信契約,通過契約約束來擺脫人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
距離是海派文化的核心,距離使上海成為上海。
作為一個移民城市,上海從開埠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這一百多年恰恰是西方殖民文化和中國本土文化相互滲透的歷史,上海的建筑有萬國會之稱,上海的文化從一開始就與西方的社會價值觀念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上海人的西方情結(jié)對海派文化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距離就是其中一個。
距離一開始起源于商業(yè)文化的游戲規(guī)則,然而時間久了,就變成了“習慣”,“習慣”實際上是內(nèi)涵十分深厚的文化沉淀。從商業(yè)規(guī)則走向生活方式的“距離”,是海派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便是沒有直接利害沖突的朋友之間,上海人的“禮尚往來”似乎也是契約式的,形而上的“距離”,恰如一柄雙刃的刀,把人際中的紛繁復雜割得干干凈凈的同時,把自己性情中的坦誠和率真也一并閹割了。
當然,上海紳士的涵養(yǎng)、淑女的矜持也都是在“距離”這件禮袍下,才顯得儀態(tài)款款,風姿綽約,不管骨子里是精于算計的瑣細,還是事不關己的冷漠,都在華麗的禮袍下無可挑剔。所以,與距離文化相對應,上海人在人際交往中格外注重禮貌,禮貌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更是人與人之間的墻”。它使距離在實用的基礎上又添了一層審美的價值。
上海人習慣坐在電視機前與社會交流著信息和情感,在維護隱私和尊嚴的借口下,上海人不知道是在享受還是在忍受著寂寞。但愿寂寞像流行歌曲《寂寞讓我如此美麗》唱的那么美麗。
(摘自《肆無忌憚》,作家出版社出版)
品鑒
文章從文化的角度話“距離”,其視野寬闊,挖掘深邃。全文緊緊圍繞“距離是海派文化的核心,距離使上海成為上?!边@一關鍵句,在寫法上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思維辯證,作者巧妙地把“距離”比作“一柄雙刃的刀,把人際中的紛繁復雜割得干干凈凈的同時,把自己性情中的坦誠和率真也一并閹割了”;二是注重追根溯源,比如文章第十段說“上海人的西方情結(jié)對海派文化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距離就是其中一個”,這就屬于透過現(xiàn)象揭示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