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梓華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就像我的家鄉(xiāng)上海。春節(jié)到了,我們馬上就要為年夜飯做準備——包蛋餃,就是上海的風俗之一。說起包蛋餃,還有一個小故事哩!
蛋餃由客家人發(fā)明,因為南方?jīng)]有麥子,做不成北方的餃子,客家人就想方設法用其他原料包餃子,甚至還有用蛋皮做的,那就是蛋餃。因為蛋餃是由金黃的蛋皮做成的,像元寶,所以它的寓意是來年財源滾滾。
除夕下午,奶奶準備好一大碗蛋液、一大碗肉餡和一個不銹鋼的大湯勺。我先把煤氣調成小火,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勺子舀少許蛋液,然后倒入蛋液到大湯勺中,接下來為了烤得均勻,我將湯勺慢慢地轉動,望著那快要成型的蛋液,只是那香味就讓人足夠咽三口以上的口水了!又過了一會兒,我再用筷子將蛋液分布均勻,終于,蛋皮成型了!我再小心翼翼地將拌好的肉餡放到蛋皮上,再用筷子輕輕地挑起蛋皮的一角,翻過去合攏來,再烤一烤,一個蛋餃就完成了!可是它還是有些美中不足,因為我還是新手,時間沒掌握好,導致蛋皮有點焦。奶奶也看見了,鼓勵我再做一個。
經(jīng)過我不懈的努力,一個完美的蛋餃終于誕生了!家中也響起了掌聲和“言不由衷”的贊嘆聲:“真棒!”“我都不一定行!”
晚上,吃年夜飯時,媽媽夾了一個蛋餃給爸爸,祝他:“來年財源滾滾!”爸爸也夾了一個蛋餃到媽媽碗里,說:“老婆工作順利,紅包拿來!”惹得我們哈哈大笑,一家人其樂融融,我還能嘗到自己親手做的美味,就別提有多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