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陸璐
全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內容變多,不單單是以往的圖片、文字,還包括音頻、視頻等方式。傳統(tǒng)廣播要想改變這一現狀,便需要編輯人員及時的轉型,通過與新媒體的融合來促進自身的發(fā)展。且相對來說,廣播編輯經過轉型,還可提升廣播欄目的整體質量。
面對全媒體帶來的沖擊,廣播編輯的轉型已經刻不容緩。在當前各媒體激烈的競爭中,提高廣播欄目的競爭力,便需要廣播編輯對全媒體有一個充分地了解,并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來進行廣播編輯工作。以此不僅可以擴大欄目宣傳范圍,提高廣播欄目的影響力,同時還可促進廣播媒體的長久穩(wěn)定的發(fā)展。另外,這樣還可增加傳統(tǒng)廣播媒體地互動性,通過與受眾溝通,可增進傳統(tǒng)編輯對受眾喜好的了解,進而可制作出符合受眾需求的廣播內容。
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下,不論是傳統(tǒng)廣播媒體的新聞信息,還是新媒體的新聞信息,都離不開時效性。但是對于傳統(tǒng)廣播媒體來說,其時效性并不高。歸根到底是由于廣播媒體對于新聞素材的收集、編排與制作的周期較長。對于新媒體來說,利用互聯網,借助微博、微信、直播等形式,可以將新聞信息實時更新,所以時效性較高。在此背景下,將傳統(tǒng)廣播編輯進行轉型發(fā)展,不僅可以適應當前媒體發(fā)展的特點,同時還增強廣播媒體的時效性,從而可有效促進廣播媒體的發(fā)展。
重視欄目的互動性,注重與受眾進行互動,是當前全媒體時代最明顯的標志之一。且也正因如此,使得很多人偏向選擇全媒體平臺。因此,要想提高廣播欄目的影響力,獲得受眾的認可,便需要廣播編輯人員充分考慮欄目的互動性。另外,基于全媒體傳播格局下,廣播編輯要善于從網絡中挖掘新聞素材,對欄目的模式與內容進行改革,除了要符合廣播欄目自身的定位,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欄目的互動性,以便有效提高廣播欄目的質量,帶給受眾全新地體驗。例如,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人員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放評論區(qū),讓受眾可以真正參與到欄目中。這樣通過聽取受眾的想法與意見,可為廣播編輯提供一定的內容與方向,從而可有效完善廣播編輯的工作。
全媒體時代,廣播欄目所報道的娛樂新聞較多。大部分受眾所關心的都是與自身相關的問題,如暖氣費漲價、油價降價等等。那么面對這一情況,便需要廣播編輯人員借助新媒體技術,對受眾的喜好有一個詳細地了解,只有這樣,才可選擇受眾關心的新聞內容進行報道。另外,在廣播欄目播出時,編輯人員應注意按照受眾喜歡的表現手法來播出。以便通過此,可以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所廣播的內容,有效提升受眾的滿意度。例如,以農村為主所播報的新聞,應是以農業(yè)賦稅、農業(yè)補貼政策、農村醫(yī)療計劃等方面為主的新聞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素材時,要考慮地域性原則,所播報的內容應以本地的新聞事件為主。
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下,每天都有數以億計的新聞產生。在這些新聞中,充斥著不少的虛假新聞。而這些信息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媒體市場。就傳統(tǒng)廣播媒體來說,要想保持自身在市場的地位,最重要的便是要確保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正確的引導社會輿論。對于廣播編輯來說,要想確保新聞信息的真實性,便需要樹立以內容為主的觀念,通過經過深入調查、實地采訪、挖掘真相等步驟。另外,在撰寫、選稿過程中,要以事實為主,不添加任何個人的看法,以此可確保廣播新聞的信息客觀性。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廣播新聞真實性。
綜上所述,全媒體時代的來臨,對廣播編輯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在此背景下,我們要大膽革新、勇于創(chuàng)新,通過數據了解受眾的喜好,積極學習新媒體技術,促進廣播編輯的轉型,促進廣播媒體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