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建明
《論語·季氏》中記載著孔子的這樣一段話:“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币馑际牵壕佑?件事情要經(jīng)??紤]:看東西的時候要考慮是否看明白了,聽事情的時候要想想是否聽清楚了,待人接物時要考慮自己的臉色是否溫和,對別人的態(tài)度是否恭敬,說話時要考慮自己的心里是否忠誠,辦事的時候要在心里檢討是否認真,遇到疑難時應當考慮如何向別人請教,發(fā)怒時要想想可能會產(chǎn)生什么不良的后果,遇到財利時要想想自己是否應該得到。
顯然,這“九思”講的都是道德修養(yǎng)問題,它對于領導干部加強自身修養(yǎng)、錘煉良好作風和砥礪道德品質仍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值得學習和借鑒。
要學習“視思明、聽思聰”,修處事之德。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中,矛盾紛繁復雜,問題相互交織,領導干部要想理清發(fā)展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就必須善于分析、精于判斷,練就一雙火眼金睛,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努力提高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從而找準化解矛盾和解決問題的著力點。同時,作為領導干部,還須在“聽”上下功夫,要時刻牢記“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古訓,善于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既聽得進順耳之言,也聽得進逆耳之語,如此,方能培養(yǎng)自己聞過則喜、從善如流的氣度和胸襟,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要學習“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修待人之德。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在做群眾工作時要保持面色溫和、態(tài)度和藹、言語誠懇。領導干部雖身居官位,手握職權,切不可自以為是,高高在上,忘乎所以,對群眾冷若冰霜、麻木不仁、避而遠之,而應時刻保持一種平民的心態(tài),深入群眾,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冷暖疾苦,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滿腔熱情為群眾做好事,竭盡全力為群眾辦實事,做群眾的貼心人,從而在群眾心目中樹立起可親可敬的良好形象。
要學習“事思敬、疑思問”,修敬業(yè)之德。領導干部肩負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任,要時刻牢記宗旨,認真履行職責,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負其責,絕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官,不做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堅決反對失職瀆職、玩忽職守、貪圖安逸等行為,力爭把本職當作奉獻的平臺和敬業(yè)的舞臺,努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數(shù)去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針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問題,要勇于正視,敢于承認,真正拿出甘當小學生的勇氣和態(tài)度,不恥下問,虛心向他人請教,直至搞懂弄透,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努力做工作的行家里手。
要學習“忿思難”,修慎怒之德。慎怒既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美德。在現(xiàn)實生活中,領導干部要經(jīng)常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面對各種刺激、誤解和挑釁時,難免也有生氣發(fā)怒的時候,關鍵是要學會保持冷靜理智,提高自控能力,克制不良情緒,真正做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努力避免因感情用事而做出傻事、錯事和蠢事來。
要學習“見得思義”,修廉政之德。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黨性鍛煉,時刻繃緊黨紀國法這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