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斌
《山東文學》創(chuàng)刊70周年,我與之相識也30多年了。猶記得上中學時,雖各種條件比當今時代差之遠矣,學校和鎮(zhèn)上竟然都有像模像樣的圖書室,并且都訂了不少的刊物,其中,就有《山東文學》。雖記不起翻看過的作品,卻對《山東文學》的封面印象深刻,白凈凈的底色,配著簡潔的小畫,現(xiàn)在想來仍是淡雅脫俗的樣子。我還記得當年常常騎了自行車,沿104國道北行五六里,到鎮(zhèn)駐地去借書還書。圖書室不大,大概也就兩間屋,我總是那兩間屋里唯一的讀者。
讀大學時,有了上規(guī)模的圖書館,讀書稍稍有了點自覺,我做過的一件令人奇怪的蠢事,就是連續(xù)多天耗在過刊室,找到了很多文學期刊的合訂本,把獲過全國優(yōu)秀中短篇小說獎的作品全部讀了一遍。那時還沒設立魯迅文學獎,這個獎就是當年的最高獎項,獲得此獎的作品大都集中在《人民文學》《收獲》《當代》等名刊大刊上,所以并不難找。不過也有少數(shù)幾篇發(fā)在省級刊物上,其中就包括張煒的短篇小說《聲音》,發(fā)在1982年的《山東文學》。因過刊不予外借,我只能從滿是灰塵的書架里找出那些用牛皮紙裝訂的老刊物,然后伏在桌上,按手里的清單查找目錄,找到后便埋頭讀之。我還記得當年的情景,館里的老師常會對著這個被故紙堆淹沒的學生發(fā)笑,當然我覺得那肯定不是嘲笑,他只不過是發(fā)現(xiàn)了稀有動物——在那間不大的閱覽室里,我是他的唯一的讀者。
若干年后,我寓居濟南,曾在洪家樓南路10號住了兩年。那是一座三層小樓,原是省作協(xié)的辦公場所。因閑置多年,小樓很顯破舊。我就住在二樓,清理出了兩間屋子,竟是一個套間,雖然簡陋,對我來說也夠奢侈了。后來才聽說,我住的房間便是當年《山東文學》的編輯部,心中不禁肅然:從前讀過的好多作品就是從這里出爐的啊!那時我正兼職編輯,有時候就是在這個房間里讀稿編稿,讀書寫作,露臺外的街上常有賣豆腐的敲起嗙嗙的梆子聲,晚上還常有一個醉鬼發(fā)酒瘋,一想到自己坐擁的曾是一方文學重鎮(zhèn),便也感到心事浩茫起來,好像你所看到的一切皆是黃金世界,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山東文學》舊址,也許我是幸運地獨享過一個套間的唯一讀者。
不僅如此,在舜玉路40號的辦公樓上,作協(xié)的幾家下屬單位同在四樓。我也得以和《山東文學》的同事們比鄰而居,在那條長長的走廊里,常會與一些清朗的面孔不期而遇,因為有了這樣一本雜志,仿佛整個樓層的空氣都詩意起來。讓我更感榮幸的,《山東文學》還像一座敞亮的高臺,常常助我佑我,讓我得以驕傲地放飛文字,留下了許多難以忘懷的寶貴記憶。我生性散淡,總是懶得投稿,甚至懶得多寫??v是這樣,回頭去看發(fā)表過的東西,《山東文學》竟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即便數(shù)量不是最多,卻也相當可觀,尤其是對我個人來說,有些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比如,我寫的第一篇山東青年作家論,就是在《山東文學》1999年第1期發(fā)表的《回望農村——讀張繼》。我在省內刊物發(fā)表的第一篇小說,是刊于《山東文學》2003年第10期的《啞巴歌手》。我的第一篇較有影響的評論文章,則是在《山東文學》2004年第1期發(fā)表的《承受與掙扎——余華小說論》。而且,既發(fā)表過我的小說,又發(fā)表過我的評論的刊物,《山東文學》大概也是唯一一家。
近幾年,《山東文學》換了新的掌門人,刊物的面貌也為之一新。主編劉玉棟先生不僅是一位響當當?shù)奈膶W編輯,更是一位實力雄健的小說家,有他坐鎮(zhèn)的《山東文學》,果然重現(xiàn)強勁勢頭,在當前文學期刊日漸式微的形勢下,邁出了勇猛向前的堅實步伐。受了這種感染,我與《山東文學》更是親近,也更增加了與之同嘯的熱情。所以我亦感到備受抬愛,每年總會有一兩篇稿子見諸《山東文學》。對我來說,《山東文學》就像一處向陽的坡地,可以讓你迎風奔跑,也可以讓你流連徜徉在無邊青蔥之間。也許,有這種感覺的作者,我并非唯一一個。
一個文學刊物,恍然走過了70年,對無涯之天地只是一瞬,對短暫之人世卻近乎一生。70年時光,足以老去幾代人的青春,亦足以成就幾代人的夢想。70歲的《山東文學》,800余期詩文佳宴,回首仍見青未了,展卷便是萬里江山。愿《山東文學》承齊魯風脈,揚中國氣派,成不朽之盛事,筑萬仞之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