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浩璇
(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河南洛陽 471000)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簡·奧斯丁(Jane Austen)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確立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至今仍受到普遍歡迎。由于生活環(huán)境所限,她并沒有在作品中描繪一些宏大的社會場景或是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jié),而是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洞察力,幽默風趣、細膩明快的文筆以及輕松詼諧、理性自由的筆觸描繪了19 世紀英國社會的獨特風情。在整部小說中,她附著于人物背后,運用諷刺的筆調(diào)將小說主題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彰顯出理性的思考與批判。
1《傲慢與偏見》中的諷刺藝術
1.1.1 伊麗莎白
在《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這一角色代表著書題中之“偏見”。作者將她塑造成一個聰明伶俐,開朗活潑,伶牙俐齒的中產(chǎn)階級少女形象。在她身上,既存在著對于貴族階級錦衣玉食生活的向往,也存在著對下層階級的輕蔑與鄙視。以書中情節(jié)為例,在伊麗莎白最初遇見威克姆時,對其產(chǎn)生好感,盡管她并不知道威克姆的真實面目,但當姨媽認為這樣沒有家產(chǎn)的男子不值得托付終身時,伊麗莎白便克制自己的情感。盡管伊麗莎白這一角色的價值觀有一定傾向性,但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并不會認為該角色不討喜,而是覺得她理智現(xiàn)實,當斷則斷。然而,這種性格對她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書中,伊麗莎白被威克姆的花言巧語蒙蔽雙眼,偏信他對達西的流言中傷,不但拒絕達西的求婚,還大加指責他的品行。但是隨著達西的醒悟以及他對貝內(nèi)特家庭做出的犧牲,伊麗莎白意識到了自己的偏見,接受達西的第二次求婚,有情人終成眷屬。
奧斯丁在描繪伊麗莎白這一人物時,著力于讓其形象更加豐滿。在行文過程中,奧斯丁并未簡單定義伊麗莎白的性格,而是先通過展現(xiàn)其性格缺陷,再描述其性格發(fā)生轉(zhuǎn)變的過程,最后以伊麗莎白幡然醒悟后的思想與她最初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諷刺了她最初偏聽偏信,妄下斷言的人物性格。如此前后反差與對照,與文字上的諷刺相融合,塑造了一個既有優(yōu)點又不乏缺點的中產(chǎn)階級少女形象,其性格的全部發(fā)展過程可概括為:片面理智—偏見—克服偏見—全面理智,諷刺寓于其中,使其性格鮮明、形象立體。
1.1.2 達西
在《傲慢與偏見》中,男主人公達西這一角色則代表著書題中之“傲慢”,和伊麗莎白一樣,達西也是奧斯丁筆下的理想人物。達西是一個上層社會的貴族青年,他相貌不凡,知書達禮,家財萬貫。作者從其身世背景出發(fā),在達西登場之初就為其設定了生性傲慢,難以接近的人物性格。二人初見時,他對伊麗莎白吹毛求疵,萬分挑剔,這也是伊麗莎白對他產(chǎn)生偏見的起點。在之后的相處中,達西漸漸地對她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并向她求婚,但是他這傲慢的求婚卻遭到了伊麗莎白的斷然拒絕以及怒斥,這令達西詫異萬分。后來,達西檢討了自己,改變了自己的傲慢品性,想方設法地幫助伊麗莎白的家人,從而消除了伊麗莎白的偏見,讓她答應了他的第二次求婚。
與對伊麗莎白的描寫相似,奧斯丁通過對達西的性格轉(zhuǎn)變以及對伊麗莎白的態(tài)度反差進行諷刺,凸顯了達西的傲慢與驕傲。雖然小說前半部分中這樣的傲慢形象令人生厭,但與后文中其深情的態(tài)度進行對比后,則更顯達西的性格變化之巨,令讀者能夠跟隨故事發(fā)展,更加深刻地體會達西對伊麗莎白逐漸動情的過程。
1.1.3 貝內(nèi)特夫人
在塑造貝內(nèi)特夫人這一形象的過程中,奧斯丁通過直接和間接兩種諷刺手法以及對前后反差和對照的描寫,使相關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笑料百出,更豐富了故事的多樣性。
貝內(nèi)特夫人一直自認為神經(jīng)質(zhì),但是又對自己的做事方式充滿自信,盡管經(jīng)常被貝內(nèi)特先生嘲笑,卻渾然不知。例如,文中提到,當賓利租下內(nèi)瑟菲爾德莊園的時候,貝內(nèi)特夫人就把他看做了是女兒們的福氣,立刻出謀劃策,將女兒們好好收拾一番后拜訪這位新鄰居,以期自己的某一位女兒嫁給這位大富翁,從而過上奢華的日子。貝內(nèi)特先生取笑自己的夫人沒有頭腦,說:“我看沒有那個必要。你帶著女兒們?nèi)ゾ托欣?,要不你索性打發(fā)她們自己去,這樣或許更好些,因為你的姿色并不亞于她們中的任何一個,你一去,賓利先生倒作興看中你呢。”此處,貝內(nèi)特先生的話語中將妻子與女兒的美貌進行對比,已經(jīng)是在諷刺夫人的無知與貪婪,但是貝內(nèi)特夫人絲毫沒有察覺到丈夫話中的諷刺之意,依然接著說:“親愛的,你太抬舉我啦。我以前確實有過美貌的時候,不過現(xiàn)在卻不敢硬充有什么出眾的地方了。一個女人家有了五個成年的女兒,就不該對自己的美貌再轉(zhuǎn)什么念頭了?!眾W斯丁雖沒有直接對貝內(nèi)特夫人的想法進行描述和評價,卻通過簡單明了地對夫妻對話的描寫,間接諷刺了貝內(nèi)特夫人的自大與愚蠢,將一個愚昧無知卻又貪圖利益的女人形象完整地展現(xiàn)了出來。
隨著女兒的戀愛和出嫁,貝內(nèi)特夫人這一人物形象則更顯滑稽。得知女兒和別人私奔時,貝內(nèi)特夫人急得只能臥床休息,但在得知他們已經(jīng)完婚后,她立刻一掃病態(tài),紅光滿面。貝內(nèi)特夫人最先考慮的不是女兒的幸福,而是感嘆女兒終于找到了歸宿。當伊麗莎白告訴她達西求婚時,“貝內(nèi)特太太乍聽到這條消息,只是靜靜地坐著,一句話也說不出。雖說她遇到對家里有好處的事,或者有人來向女兒求愛之類的事,反應向來都不遲鈍,但這次硬是遲疑了半天,才聽懂了女兒的話。她最后終于清醒過來,在椅子上坐立不安,忽而站起來,忽而又坐下,忽而詫異,忽而又為自己祝福?!贝颂?,奧斯丁又使用了直接描寫,通過對貝內(nèi)特夫人一系列神態(tài)以及思想上的轉(zhuǎn)變過程的描寫,體現(xiàn)出了貝內(nèi)特夫人對嫁女求榮的殷切期盼。作者先寫其遲疑,再寫其考慮“多少好處”,以前后反差的形式諷刺其對嫁女的渴望更甚于對女兒幸福的關心,將貝內(nèi)特夫人虛榮的內(nèi)心描寫到了極致。
1.1.4 凱瑟琳夫人
在《傲慢與偏見》中,奧斯丁對凱瑟琳夫人的形象描寫也十分有特點。諷刺之一在于她的外在與內(nèi)里的反差:她是達西的姨媽,尖酸刻薄,居住在氣勢磅礴,金碧輝煌的公館之中,無數(shù)華麗的衣裙卻遮掩不住她那滿腹的心機。諷刺之二在于她的待人接物:她滔滔不絕,不論談論何事,都斬釘截鐵,不容置喙。面對各路人馬的吹捧時,她非但沒有厭煩的神色,反而非常滿意,露出仁慈地微笑。她一會兒打發(fā)客人們看風景,一會兒安排柯林斯的家務事,巧妙地諷刺了凱瑟琳夫人的自高自大、專橫跋扈,人物形象被刻畫的入木三分。諷刺之三在于她行為的陰差陽錯:她對達西充滿好感,希望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達西。當她得知伊麗莎白已經(jīng)愛上了達西的時候,從中作梗,宣布了達西已有婚約的消息,使伊麗莎白陷入絕望之中。幸運的是,凱瑟琳夫人與伊麗莎白的談話傳到了達西的耳中,得知伊麗莎白對自己態(tài)度已發(fā)生轉(zhuǎn)變,才進行了第二次求婚。從這個角度來說,凱瑟琳夫人這一丑角恰恰起到了“媒人“的作用,令讀者拍手叫絕。三層諷刺塑造出凱瑟琳夫人的形象,陰差陽錯式的設計更顯諷刺之感。
《傲慢與偏見》中,奧斯丁樂于用諷刺的手法描繪人物語言,這種幽默風趣的刻畫使得人物形象進一步深刻。當貝內(nèi)特夫人為自己女兒相中的好夫婿柯林斯與夏洛蒂結(jié)為連理時,她氣得臥病在床,可當嘉丁納夫人來拜訪時,她卻能眉飛色舞地談道:“你來得正是時候,給了我極大安慰,你講的那些事,像長袖子什么的,我真喜歡聽。”從被女兒嫁不出去這一現(xiàn)實打倒,到與弟媳談論時興的穿衣風格,一幅神經(jīng)無常,自相矛盾的糊涂嘴臉被塑造出來。讀者不由從中感到荒謬與可笑,一場重病怎么能被當時流行的時裝打扮給“治好”呢?
當貝內(nèi)特夫人得知柯林斯要來拜訪時,第一反應就是痛斥這“討厭的家伙”,貝內(nèi)特夫人這樣描述他:“我認為,他給你寫信本身就很不禮貌,又很虛偽。我就恨這種虛偽的朋友?!笨僧斂戳丝铝炙沟男藕?,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嫁女兒的方式保護財產(chǎn),立刻改變了心跡:“他講到女兒們的那幾句話,倒還說得不錯。要是他當真想給她們補償,我絕不會阻攔他?!绷攘葦?shù)語,將貝內(nèi)特夫人反復無常,追求富貴的心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再看柯林斯的信:“倘若你不反對我踵門造訪,我建議于11 月18 日星期一四點鐘前來拜謁,抑或在府上叨擾至下星期六為止”??铝炙沟臅排c其他人的書信不同,佶屈聱牙,一幅彬彬君子的樣子,但其人矮小猥瑣,固執(zhí)古怪,人物的語言與形象形成鮮明對比。而后文不論是他向伊麗莎白強調(diào)自己的身份地位,與凱瑟琳夫人要關系要好,還是他求婚不成,被打發(fā)走時仍要送謝函,都充分反映出這個人物的妄自尊大和愚笨。細看他的言論:“我這次并不責怪你冷酷無情,因為我知道,你們女人照慣例總是拒絕男人的第一次求婚,你剛才說的話也很符合女性的微妙性格,足以鼓勵我繼續(xù)追求下去?!边@樣盲目無知的話語更體現(xiàn)出此人的妄自尊大,“當局者迷”式的諷刺為小說平添一份戲劇色彩。
奧斯丁在設計《傲慢與偏見》中的情節(jié)時,匠心獨運,在多處體現(xiàn)了自己的諷刺。如柯林斯向伊麗莎白求婚的鬧劇,他結(jié)婚的理由簡單地可怕:“他現(xiàn)在有了一幢舒適的房子,一筆可觀的收入,便想結(jié)婚了?!碑斔麃淼截悆?nèi)特家時,最先看中了簡,但當貝內(nèi)特夫人透露出簡早有安排,他便迅速將視線放在了伊麗莎白身上??梢姡慕Y(jié)婚并不關乎愛情,一切只是因為時機到了。當伊麗莎白拒絕求婚時,他還自負地認為這只是年輕小姐的小把戲,繼續(xù)厚臉皮地分析自己作為夫婿的種種優(yōu)勢,固執(zhí)的舉動令人啼笑皆非。
除此以外,在對貝內(nèi)特夫人進行描寫時,作者也通過設計頗具諷刺意味的情節(jié),使其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書中描寫每當有上流社會的宴會時,貝內(nèi)特夫人便帶著五個女兒出入其中。剛剛選好賓利做自己的好女婿,卻被達西阻止,希望落空;另一個看上的女婿柯林斯也被夏洛蒂“搶走”;加之小女兒莉迪亞和威克姆私奔,情節(jié)一下跌入谷底。但好在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達西的幫助下,莉迪亞與威克姆完婚,賓利與簡經(jīng)過一番波折,重修舊好,伊麗莎白也找到了英年才俊,過上了富貴生活。三個女兒都找到了歸宿,貝內(nèi)特夫人的人生目標也完成大半。貝內(nèi)特夫人不被眾人看好之心愿竟在高潮迭起的情節(jié)中得到了實現(xiàn),如此陰差陽錯,一波三折,充滿了諷刺意味。
愚昧專橫的凱瑟琳夫人在得知伊麗莎白和達西之事時,怒不可遏地親自上門羞辱伊麗莎白,以期能阻止二人的婚姻,但諷刺的是,她的一番侮辱并沒有使機智勇敢的伊麗莎白畏縮,反而讓自己碰了一鼻子灰。此事傳到達西耳中,更是讓他明白了伊麗莎白的心意,互通款曲,成就一段美好的佳話。情節(jié)的反差盡顯諷刺效果,將她的盛氣凌人、不可一世鮮明地描繪出來,表達了奧斯丁對這位有著舊婚姻觀的凱瑟琳夫人的諷刺。
在《傲慢與偏見》中,奧斯丁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19 世紀初的社會生活,通過諷刺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了其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將諷刺藝術滲透在人物形象、人物語言、情節(jié)設計等方方面面?!叭S刺”是奧斯丁小說創(chuàng)作中所使用的最為犀利的武器,她在寫作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將理性的哲思賦予其中,開創(chuàng)了英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