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鷹
東漢時期有個年輕人叫孟敏,因家境所迫,他整日挑副擔(dān)子走街串巷地叫賣甑(一種陶制的器皿)。有一天,又餓又累的他一不小心,肩上的荷擔(dān)滑落墮地,把一擔(dān)甑摔得稀爛。街市上人都圍攏過來,想勸勸這位賣甑人。可孟敏二話不說,頭也不回地離去。有人追上去問他:“甑破可惜,何以不顧?”他淡然回答:“甑已破矣,顧之何益?”當(dāng)時有個銀須老者感慨:此年輕人心胸了得,必成大氣候。后來孟敏果然成了東漢的大臣。
甑再珍貴再值錢,但已經(jīng)摔破,是無法改變的事實(shí),也再心疼如焚,沒有什么益處,不如打起精神,坦然面對,而后再去解決因甑破帶來的種種問題。正是這樣的心態(tài),才使孟敏脫離困境,從“疑無路”走到“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