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哈代創(chuàng)作的那個年代,整個大環(huán)境對于性這個話題特別敏感,幾乎沒有人敢輕易提到這些。但時每個人都蠢蠢欲動。還沒有結婚的女生,在這個時候一旦偷食禁果,就會為人所唾棄。非常有趣的是大家對于男性倒不是那么苛刻,所以男人是一個處于絕對優(yōu)勢的位置。什么都不懂的苔絲在這樣一個時期遇到了亞力克,她的結局是令人惋惜且十分悲痛的。她被這個時代丟棄也被大家排擠,最后用非常極端的方式了解的自己的一生。在被強奸之后,苔絲遇到了那個最合適的理想伴侶。一見面兩個人便墜入愛河,一開始也非常美好。苔絲知道自己背負侮辱,在一波心里斗爭以后,還是想要與克萊爾共度余生。在她把這些東西和盤托出以后,天不遂人愿。她發(fā)現(xiàn)事情并非如此簡單,克萊爾在意苔絲的貞操。在結婚之后得知這件事,克萊爾一個人離開,留下苔絲一人。苔絲頓悟之決定踏上新的旅途,但天不從人愿亞力克又出現(xiàn)在他的生活里。沒有辦法,帶著往事又重新和亞力克走到一起。故事最后,她又想和克萊爾破鏡重圓。于是冒著坐牢的風險將亞力克置于死地,當然她的歸宿是警察的逮捕。既是情理之外也意料之中。本文試從幾個角度分析苔絲的命運,揭示了即使掙扎到最,卻也無法實現(xiàn)其作為女性的自由,最終無處可逃悲慘的命運。
關鍵詞:苔絲;克萊爾;命運;悲劇
作者簡介:楊惠津(1996-),女,漢族,福建省漳州市人,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國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30--02
1.引言
《德伯家的苔絲》是一部廣為流傳的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小說,既反映了社會底層的現(xiàn)狀,也折射了作者的情感。故事的主線是主任給苔絲悲慘的一生。許多年來,一些研究關于苔絲命運的學者如是說“貧困家庭的命運,是苔絲的悲劇命運的基礎,當時的社會背景,社會氛圍和不公平的社會制度是苔絲的悲慘根本原因;此外,這與她自己的個性是分不開的,因為她有抵抗一邊的命運不得不妥協(xié)的一方”(王婷,2019)。維多利亞女王統(tǒng)治的時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許多關于兩性的事物都不能放到明面上講,這會被認為是一種放蕩。與之構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不為人所知的黑夜世界里,這樣的色情小說被人們爭相傳閱,這樣的世界里必然隱藏著與白天世界呈現(xiàn)查出來的完全不同的事跡,因為女性地位的特殊性,說明了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也不會有人去破壞這個現(xiàn)狀和局面。原文里關于人物性格的描寫細致入微,用周圍環(huán)境烘托劇情的手法也得心應手。這也是哈代作品如此引人入勝的原因。
2.大環(huán)境和小家庭共同造成苔絲悲慘的一生
我們總說一個人的家庭影響一個人的童年,一個社會影響一代人的一生,這足以說明大小環(huán)境對一個人命運的塑造有多重要,苔絲也不例外。雙親的教育本身就是畸形的,苔絲父母從小對她的教育是狹隘的,不足以支撐她正確的三觀。這是她悲劇一生的基本原因。父母不能清楚認清現(xiàn)狀,又沒有能力改變貧困的生活,所以寄希望于苔絲,讓她到與她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里尋求愛情,以此妄圖改變社會地位。沒有詩書來填充自己的靈魂,也沒有豐富的閱歷作為加持,這種一開始就立不了足的幻想最后必定以失敗告終。而苔絲生來美麗,她遇到的上流社會的公子哥自然也垂涎她的美色。一開始便是亞克力,這個來自和自己不一樣階層的人,給她以各種誘惑。苔絲知道身上背負著父母對她的期待,所以她對亞克力也抱有幻想,導致自己一步步走入深淵。毫無疑問,她被亞克力玷污了,這是她所有不幸的開始,也是告別她過往身份的節(jié)點。她再無法回頭,開始帶著屈辱生活。在她被玷污以后,她離開了。她以為亞克力是深愛她的,從未想過這樣令人作嘔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連帶著整個家庭也受到其他人的擠兌與嘲笑。苔絲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雖然孩子最后并未成人,但是對于苔絲的心里和生理都帶來了莫大的傷害。她找到牧師想給孩子一個體面的葬禮,但遭到了拒絕,因為孩子無名無分是野孩子。到此,是苔絲的生活環(huán)境之于苔絲悲劇的開端。
3.克萊爾給了她最致命的一擊
想要遠離自己不堪的過往,只能離開從小到大生存的家,渠道沒有人認識的遠方??巳R爾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帶著所有她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巳R爾的身上滿足了她對配偶的要求。他們一見面便相互中意,在一起的時光在原文里描寫的非常優(yōu)美??諝馐翘鸬?,天空是藍的,連呼吸都是那么美好。彼此的心里都是相見甚歡喜。Alec第一次見到苔絲就被她的紅唇吸引。但是之后微妙的語言氛圍似乎也在表現(xiàn)某種東西。在行文里,天氣是多彩的,但空氣開始刺鼻了,之前的感受在悄悄的發(fā)生變化,很慢也很細微。他們相愛但是那些不堪回首的過去就有如黏黏的空氣那般令人不自在。在苔絲的心里是最難受的,她遇到了一個自己想共度余生的人,但是她不能她也不敢。這個賭注太大了。她不知道自己在克萊爾心里的地位能不能比克萊爾對他自己的愛,是不是能夠勝過戒律清規(guī)。但是最后苔絲選擇了坦誠,在步入婚姻的最后一夜,她思前想后,還是將心里所有和盤托出。陰差陽錯,克萊爾婚前并沒有看到信的內(nèi)容,進一步提升了故事的戲劇性。
克萊爾是一個新興時代的年輕人。他接受文化的熏陶,并對身邊的事物時時抱著科學的眼光。他憧憬未來生活并且唾棄貧富差異。有著自己的計劃,希望能和自己愛的人擁有并經(jīng)營事業(yè)。所有美好的事物在苔絲身上他都能看到,簡直是完美化身。他愛苔絲身上呈現(xiàn)出來的美與純潔。他對苔絲是認真而非一時興起,所以在遭到回絕時并不氣餒,堅定地站在苔絲身邊。所有的堅持最后是值得的,苔絲如愿和他走到一起,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可能是因為克萊爾太愛苔絲了,在苔絲面對面說出了那些事以后,他覺得他接受不了苔絲。固有的封建想法也好,太愛苔絲也好,他最終選擇離開。對于苔絲來說,如果當時克萊爾看到了那封信選擇離開都沒有現(xiàn)在來的痛苦,她心里落差也不會這么大。因為這個時候她身邊只有克萊爾別無他人了。而且已經(jīng)結婚了,所以這一次的打擊對她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由里到外,徹徹底底。
4.個人性格才是女主人公悲劇的決定因素
苔絲這個最底層人物其實是當時社會絕大多數(shù)女性的縮影。她的家庭不富裕,造就了她的性格。雖然有著公主一般的美貌,但是也擺脫不了她低賤的出生。這種絕對的不平衡勢必帶來極端的惡果。即使她帶著一切美好的品質(zhì)往前走,這個社會也不會給她以善意。一開始對亞克力的信任,接著對克萊爾的交心都反映這女主人公的天真。她涉世不深,也不諳世事,也同樣在說明性格作用貫穿她的整個感情生活。她的媽媽告訴過她,男人一定會在意自己的聲譽,但是苔絲仍然要把真相告訴丈夫,并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克萊爾能不在意這件事,最后現(xiàn)實也給了她一個巴掌,側面反映其天真。她的命運是多舛的,家庭變故以及各方壓力使得她又重新回到亞克力的身邊。這個讓她步入深淵的男人又一次推了她一把。這個時候,苔絲覺醒了,我們無法評判她殺死亞克力這一選擇是對的還是錯的,我們只能說這個時期的苔絲是勇敢而決絕的。但這一刻她的心是屬于克萊爾的。
放到現(xiàn)如今的社會,每個人會同情苔絲的遭遇,時代是影響人的,時代也是決定人的。在那樣一個男強女弱的時期,我想說苔絲的結果并不出人意料,但確實在情理以外。如果說苔絲一生悲劇是由亞克力開始,克萊爾推進,那么最終就是結束于自己的性格。
5.結語
苔絲是無辜的這一說法或許有些片面,但是并不過分。她生性純良,無奈出生在這樣一開始父母就不能給予正確三觀的家庭里,這是其一。其二,也是苔絲本身性格所致,苔絲的悲劇是她信任別人的代價,如果她不告訴克萊爾,后面的故事也將改寫。其三,整個社會加劇在苔絲身上的東西太重了,時代對女性的苛刻,對女性的聲譽蓋過了對幸福的追求,甚至于壓死了最后一根稻草。哈代是成功的,所有他想表達的對于社會的控訴也好,對于苔絲的惋惜也好,從行文我們可以一行一行地讀出前后的反差。在環(huán)境的描寫上,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由點及線。描寫手法上也是成功的,當然立意上達到了目的,表達了哈代對于人文主義無限的追求。也是這也是這本書廣為流傳的根本原因,正如Wilfred L. Guerin說:“沒有任何文學作品僅僅是因為寫得漂亮就流傳后世的,一定是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有象征性”:“No literary work survives because it is merely clever, or merely well-written. It must partake somehow of the universal” (Guerin ,2004)哈代是清醒的:新鮮事物的出現(xiàn)勢必會對舊事物以抨擊,通過對苔絲命運的刻畫,抨擊了舊時代給人帶來的摧殘,表達了對于這個時代女性的同情與惋惜以及對新時代的向往。
參考文獻:
[1]Ndiaye L.Issaga.: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891) de Thomas Hardy et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69) de John Fowles. 2019, 8(6):104-111.
[2]WILFRED L.GUERIN,et a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4th? ?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4:334.
[3]馬源.從小說《德伯家的苔絲》看男權社會下的女性形象[J].海外英語,2020(02):244-245.
[4]蘇仕敏,李賀易.空間理論視角下《德伯家的苔絲》中的女性成長悲劇分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20,34(01):60-66.
[5]王婷.《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悲劇的分析[J].海外英語,2019(12):215-217.
[6]托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M].張谷若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