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蔣金團
在高中階段,解答物理學中動力學問題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采用牛頓運動定律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求解;第二種方法是采用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求解;第三種方法是采用功能關系求解。第一種方法與第三種方法的主要差別在于處理多過程問題時,牛頓運動定律只能根據不同階段的運動性質逐段求解,而功能關系既可以分段求解,也可以全過程求解,采用功能關系處理多過程問題往往有獨到之處。正因為如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依托相關的物理模型,深度培養(yǎng)學生的能量觀念,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做功的過程伴隨著能量的轉化,一個力對物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fā)生轉化,因此使用能量觀點解題時,首先,必須弄清楚各個力的做功情況。實際答題時,可按如下的步驟依次進行:(1)選取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先分析場力(重力、電場力、磁場力),接著分析彈力,最后分析摩擦力;(2)確定各個力的做功情況,若力與速度垂直則該力不做功,若力與速度同向或成銳角則該力做正功,若力與速度反向或成鈍角則該力做負功;(3)根據各個力的做功情況確定對應能量的增減情況及數值;(4)利用功能關系列方程求解未知量。
幾種常見的功能關系力做功能量的變化功能關系合力動能W合=Ek2-Ek1,合力做正功動能增加,合力做負功動能減少重力重力勢能WG=Ep1-Ep2,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彈簧彈力彈性勢能W彈=Ep1-Ep2,彈簧彈力做正功彈性勢能減少,彈力做負功彈性勢能增加
續(xù)表
( )
【解題總結】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點有三個:(1)準確地受力分析,弄清每個力的做功情況,進而確定合力做功屬于恒力做功還是變力做功,若為變力做功,則優(yōu)先考慮“動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尋找解題突破口。本題中的探測器受到月球施加的萬有引力,當探測器距離月球表面越來越高時,其所受的萬有引力逐漸減小,因此本題屬于變力做功問題,可選擇動能定理作為解題的突破口;(2)要充分利用題目中給出的引力勢能公式,根據功能關系算出萬有引力所做的功,探測器升高時,探測器的引力勢能增加,萬有引力做負功,萬有引力所做的功等于引力勢能的增加量;(3)深刻理解黃金代換式的橋梁作用。
【例2】將一小球從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設小球的動能為Ek,小球距離地面的高度為h,小球在上升過程和下落過程中的部分Ek-h圖像如圖1所示,已知小球所受空氣阻力大小恒定,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1
( )
A.從開始拋出到落回地面,小球損失的機械能為20 J
B.小球的質量為2 kg
C.小球受到的空氣阻力為1 N
D.若以地面為零勢能面,小球的最大重力勢能為60 J
【解題總結】本題以圖像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功能關系的理解及靈活應用。解答這類題,我們可按如下的步驟進行:(1)把圖像中的每個點和運動過程中的每個位置一一對應,實現圖像到運動模型的轉化。例如,圖像中的點(0 m,72 J)表示小球剛拋出時動能為72 J,而點(0 m,48 J)表示小球落回地面時的動能為48 J;(2)利用物理規(guī)律寫出圖像的表達式,把物理表達式和數學函數“y=kx+b”進行對照,找出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義,難點便可突破。例如,上升過程的物理表達式為Ek=-(mg+F阻)h+72 J,該函數斜率的絕對值表示上升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縱軸截距表示拋出時的初動能,下落過程的物理表達式為Ek=-(mg-F阻)h+(mg-F阻)H,該函數斜率的絕對值表示下落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縱軸截距表示“(mg-F阻)H”。
滑動摩擦力做功(W=Ffs)和摩擦生熱(Q=Ffs)是一對非常容易混淆的公式,學生之所以混淆在于他們沒有區(qū)分兩個公式中s的物理意義,事實上,只要準確把握好參照物,明確兩個s的物理意義,這個點是不難突破的。
(1)計算滑動摩擦力做功時,分兩種情況,若物體做單方向直線運動,公式W=Ffs中的s指的是物體的位移;若物體做的是往返型直線運動,公式W=Ffs中的s指的是物體的路程。
(2)計算摩擦生熱時,分兩種情況,若物體在運動的長木板上做單方向直線運動,公式Q=Ffs中的s指的是物體與長木板的相對位移;若物體在運動的長木板上做往返型直線運動,公式Q=Ffs中的s指的是物體與長木板的相對路程。
【例3】如圖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放置長木板B,在長木板的左側放置滑塊A,現用水平恒力將滑塊A拉到長木板B的右側,第一次將長木板B固定在地面上,此時滑塊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1,兩者間的摩擦生熱為Q1;第二次長木板B未固定在地面上,此時滑塊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2,兩者間的摩擦生熱為Q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2
( )
A.W1
C.W1 【解析】長木板B固定時,滑塊A的位移和相對B的位移大小都等于板長;長木板B未固定時,滑塊A運動以后,長木板B在滑動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運動,此時滑塊A的位移大小大于板長,而相對位移大小仍然等于板長。因為滑動摩擦力做功與位移有關,第二次過程的位移大小較大,則W1 【解題總結】解答本題的關鍵點是“兩個區(qū)分”,首先,要區(qū)分“位移”和“相對位移”,計算滑塊的位移時,以大地作為參考系,而計算滑塊的相對位移時,以長木板作為參考系;其次,要區(qū)分“滑動摩擦力做功”與“摩擦生熱”,滑動摩擦力做功與位移有關,而摩擦生熱與相對位移有關。 【例4】如圖3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質量為m=4 kg的長木板,在長木板的右端放置質量為mA=1 kg的滑塊A,在長木板的左端放置質量為mB=5 kg的滑塊B,兩滑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1=0.5,長木板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0.1。某時刻兩滑塊以相同速率v0=3 m/s相向運動,兩滑塊相遇時,A與長木板恰好相對靜止,當地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圖3 (1)滑塊B開始運動到滑塊B與長木板相對靜止時,滑塊B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生熱; (2)滑塊A、B開始運動時兩者之間的距離。 【解析】(1)以水平向右為正方向,在滑塊B開始運動到滑塊B與長木板相對靜止的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滑塊A的加速度為aA=μ1g=5 m/s2 滑塊B的加速度為aB=-μ1g=-5 m/s2 長木板的加速度為 以長木板作為參考系,對于滑塊B,有 相對初速度為vB0相=v0=3 m/s 從滑塊B開始運動到滑塊B與長木板相對靜止,所用的時間為 滑塊B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生熱為 Q=μ1mBg·xB相=15 J (2)在滑塊B開始運動到滑塊B與長木板相對靜止的過程中,以長木板作為參考系,對于滑塊A,有 相對初速度為vA0相=-v0=-3 m/s 此過程中,滑塊A的相對末速度為 vA1相=vA0相+aA相t1=-2 m/s 此過程中,滑塊A的相對位移為 滑塊B和長木板共速之后,設兩者組成整體的加速度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因為|a′|<μ1g,說明滑塊B和長木板共速之后,兩者將一直保持相對靜止。 在滑塊B和長木板相對靜止到滑塊A和長木板相對靜止的過程中,以長木板為參考系,對于滑塊A,有 兩滑塊開始運動時,兩者間的距離為 【解題總結】本題以“滑塊—長木板模型”為載體,考查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摩擦生熱等核心知識點的綜合應用能力。處理“板塊模型”時,運用“相對運動”解題往往有獨到之處。實際解答時,按如下的步驟進行:(1)分別對滑塊和長木板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受力情況確定運動情況,需要說明的是當滑塊和長木板共速時,一定要用最大靜摩擦力來判斷摩擦力的突變情況;(2)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分別算出滑塊和長木板的加速度;(3)以長木板作為參考系,利用公式“相對量=研究對象的量-參考系的量”計算滑塊的相對初速度、相對末速度、相對加速度和相對位移等運動量,需要說明的是,計算相對運動量時,矢量的方向必須參與運算,此時規(guī)定矢量的正方向顯得尤為重要;(4)將相對運動量代入運動學公式,以時間為橋梁,將滑塊和長木板的運動學方程聯系在一起,便可聯立求解。 “彈簧模型”是考查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良好載體,從力的角度講,彈簧的長度發(fā)生改變時,它對物體施加的是變力,力的變化往往涉及臨界問題和極值問題,這就能很好地考查學生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動力學問題的能力;從能的角度講,彈簧的長度發(fā)生改變時,必然涉及彈性勢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間的轉化,這就能很好地考查學生應用能量觀點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例5】如圖4所示,豎直平面內固定著一個半徑為R=1 m的半圓形軌道,該軌道與光滑水平面在B點平滑連接,水平面左側的墻上固定著一個輕質彈簧,一質量為m=1 kg的滑塊將彈簧的右端壓縮到A點后由靜止釋放,滑塊脫離彈簧后經過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為自身重力的8倍,之后沿著軌道向上運動恰能通過最高點C,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10 m/s2,求: 圖4 (1)彈簧的右端位于A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Ep; (2)滑塊從半圓形軌道的最低點B運動到最高點C的過程中,滑塊與軌道之間的摩擦生熱Q。 【解析】(1)設滑塊經過B點時的速度為vB,此時受到的支持力為FN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FN=F壓=8mg 聯立各式得Ep=35 J 滑塊從半圓形導軌的最低點B運動到最高點C的過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聯立各式得Q=10 J 【解題總結】(1)彈簧將滑塊推出時,滑塊受到的合力是變力,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并不適用,此時往往利用功能關系尋找突破口;(2)滑塊在軌道上運動時,滑塊做的是變速圓周運動,在圓周運動模型中,涉及某個位置的信息時,列向心力的來源方程,涉及研究對象從某個位置運動到另一個位置的過程問題時,列動能定理方程或能量守恒定律方程。 【例6】現有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星球A和B,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彈簧分別豎直固定在兩個星球的水平桌面上,再將兩物體P和Q分別輕輕放到星球A和B上彈簧的上端,兩物體的加速度a與彈簧的壓縮量x之間的函數關系分別如圖5中的實線和虛線所示,已知星球A的半徑是星球B的半徑的3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5 ( ) A.星球A和星球B具有相同的密度 B.物體P和物體Q的質量之比為3∶1 C.下落過程中,物體P和物體Q的最大動能之比為1∶4 D.下落過程中,物體P和物體Q的最大位移之比為1∶4三、與彈簧有關的能量守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