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強健性細纖度三眠蠶新品種蜀細1號的選育

2020-11-22 03:30:04劉彬斌杜周和張智勇粟思源吳建梅劉俊鳳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20年10期
關鍵詞:纖度繭層生絲

劉彬斌, 杜周和, 張智勇, 粟思源, 吳建梅, 劉俊鳳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 蠶業(yè)研究所, 四川 南充 637000)

隨著國內外市場對絲綢產品需求的多樣化、高檔化,高品位生絲及超薄型絲織物所用的細纖度生絲需求量日益增加。三眠蠶品種的繭絲纖度細、繭絲纖度均方差小、凈度優(yōu),是生產高品位生絲的特殊用途品種,飼養(yǎng)三眠蠶是獲得高檔優(yōu)質細纖度生絲的重要途徑之一。三眠蠶全齡經過較常規(guī)四眠蠶短2~3 d,且沒有用工量最大的5齡期,用工量比常規(guī)四眠蠶節(jié)省約30%,且三眠蠶較常規(guī)四眠提早3~4 d上簇結繭,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業(yè)與養(yǎng)蠶的用工矛盾,有利于勞動力的調整和合理使用。三眠蠶的齡期經過短,食桑量少,同樣的桑園面積和同等的桑葉產量,通過實施良種+良法,總產繭量可與常規(guī)四眠蠶相當[1-2]。自陸雪芳等[3-4]研究三眠素人工誘導三眠蠶生產超細纖度生絲技術以來,蠶桑育種專家在三眠蠶的選育上進行了大量研究。何斯美等[1]成功選育出二元雜交細纖度三眠蠶品種853白和543B。吳陽春等[5-6]利用顯性三眠蠶育成細纖度雜交組合。賀一原[2]利用三眠蠶誘導劑金鹿三眠素將四眠蠶誘導成三眠蠶。郭定國等[6-9]利用現行生產用四眠蠶品種兩廣2號與三眠蠶品種853白、543 B通過雜交育種和系統(tǒng)選育獲得粵蠶細纖1號。為加速四川生產用蠶品種的多樣化以及適應國內外絲綢產品結構的調整,選育適應生產上推廣應用的細纖度三眠蠶品種,利用保育或引進眠性穩(wěn)定的三眠蠶土種大毛和LS2為父本,以經濟性狀優(yōu)良、繭絲量高、絲質優(yōu)、解舒絲長長、強健三齊的四眠蠶實用品種菁松、皓月為母本,采用雜交育種和系統(tǒng)選育的方法,歷時8~9年選育出綜合經濟性狀優(yōu)良、眠性穩(wěn)定的三眠蠶育種材料P035、P053、P055、P057、P059、P061、P077、H036、H088、H092、H102。經配合力及雜交組合篩選,選配出三眠蠶雜交組合“P061×H102”,于2019年通過四川省級品種審定[川蠶品審(2019)03號],定名為蜀細1號(P061×H102)。品種強健好養(yǎng),眠性穩(wěn)定,纖度細,繭絲質優(yōu),可作為繅制高品位細纖度生絲的原料繭在四川優(yōu)質蠶區(qū)推廣飼育。

1 品種選育及組配

1.1 親本材料與選配

利用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蠶業(yè)研究所收集整理、保存和引進的三眠蠶資源,從中篩選出眠性穩(wěn)定,具有顯性三眠特點的材料大毛和二毛,與經濟性狀好、繭絲量較高、絲質優(yōu)、解舒絲長長、強健三齊(孵化、眠起、老熟齊)的四眠蠶品種菁松和皓月雜交,采用雜交育種方法和配合系統(tǒng)選擇方法,及時淘汰不良基因多的蛾區(qū)和系統(tǒng),加速純化固定三眠基因,經9年18季育成P035、P053、P055、P057、P059、P061、P077、H036、H088、H092、H102等白繭或黃繭三眠蠶材料。以上材料均由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蠶業(yè)研究所保存并提供。

1.2 選育經過

2006-2007年春季配制中系育種材料菁松×二毛和日系育種材料皓月×LS2,F1~F3代采用多蛾混合育(蟻量育),使其基因充分重組,防止優(yōu)良性狀丟失。混合育重點進行個體選擇,淘汰繭色雜、發(fā)育過快和過慢、繭形過大和過小、繭層率過高和過低的個體,以繭質、繭形、繭色為主并結合選擇早上簇、發(fā)育經過較快且性狀優(yōu)良的三眠蠶個體進行留種,隨機交配采種。F4~F9代單蛾育同蛾區(qū)交配采種,F10~F18代單蛾育異蛾區(qū)交配采種。單蛾育時以蛾區(qū)選擇為主,選擇三眠性穩(wěn)定(三眠蠶率100%)的蛾區(qū)擬留種,再結合繭絲質量重點選留綜合性狀優(yōu)且發(fā)育較快的蛾區(qū)中優(yōu)良個體稱量,保留生命率高、抗逆性強、經過齊快、遲小蠶少、繭形繭色好、普繭率高、全繭量、繭層量、繭層率較高的蛾區(qū)為留種區(qū),再從留種區(qū)中選擇繭形、繭色、繭質等優(yōu)良的個體制種繼代。繼代種繭個體一般采用目測和手感方法進行選擇,選擇優(yōu)良種繭雌雄個體各15~20粒進行制種繼代。種繭重控制在蛾區(qū)平均個體重的(±0.05)g,繭層量、繭層率高于平均值,制種時選擇各指標較優(yōu)的個體進行分級對號交配。蛾區(qū)選擇時,抗性指標高于蛾區(qū)平均數、死籠率低于蛾區(qū)平均數,且嚴格選擇優(yōu)良個體同蛾區(qū)(或異蛾區(qū))交配繼代。

春季氣候、飼料條件較好,除眠性選擇外,著重繭絲質的選擇;夏秋季高溫多濕或高溫干燥,飼料差,除眠性選擇外,著重體質、兼顧繭絲質的選擇,如此使品種的繭絲質量性狀和體質強健性充分展示,利于選擇和固定優(yōu)良性狀,選育中系材料至F11代與日系材料至F9代時進行一代雜交配合力測定,組配雜交組合28個,經比較試驗,篩選出雜交優(yōu)勢較強、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雜交組合P061×H102。在選育后期加大對P061和H102材料純選改良提高的力度,使該雜交組合的體質與眠性以及繭絲質量在更高水平上得到統(tǒng)一。

四川優(yōu)質蠶區(qū)春季溫度較低,故春蠶在室內飼養(yǎng),小蠶期溫度設置為26~28℃,相對濕度85%~90%;大蠶期環(huán)境設置為溫度24~26℃,相對濕度75%~80%。夏秋蠶期在自然條件下飼育。1~2齡給予實熟偏嫩良桑,每日給桑2次;3~4齡不選葉,桑葉老嫩搭配,每日給桑3次。

2 選育結果

2.1 創(chuàng)新三眠蠶材料的實驗室飼養(yǎng)成績

通過雜交與系統(tǒng)創(chuàng)新的三眠蠶材料P035、P061、P077、H036、H102均已完成第18個世代的培育選擇。從表1看出,P061和H102的飼育成績較好,兩者的全齡經過比其他材料短2~4 d,蟲蛹生命率較其他三眠蠶材料高9~27百分點,兩者的三眠率均在98%以上,全繭量和繭層率相差不大。

表1 三眠蠶育種材料的飼養(yǎng)成績(2017年)

2.2 優(yōu)質雜交三眠蠶組合

根據實驗室飼養(yǎng)成績(表2和表3),雜交組合P061×H102表現出強健性、產繭量較高、纖度細、絲質優(yōu)、容易飼育等優(yōu)勢。將雜交組合P061×H102進行3年5季(2015-2017年)實驗室飼育結果(表3,表4)表明,該組合全齡期經過比對照種(夏芳×秋白)短86 h;全繭量、萬蠶產繭量、繭層率和解舒絲長分別比對照低0.56 g、4.60 kg、0.13百分點和166.4 m,這些差距主要由三眠蠶眠性特征造成(三眠蠶品種全齡經過短,食桑少,故蠶繭小、蠶繭產量低);健康性比對照種稍高,其4齡結繭率、蟲蛹生命率分別比對照高0.81百分點、3.30百分點,鮮毛繭出絲率、解舒率分別比對照高0.26百分點、2.98百分點;繭絲纖度為2.225 D,極易繅絲配繭;繭絲纖度綜合均方差較對照種低21.70百分點;凈度為93.4分。

綜合分析,雜交組合P061×H102的繭絲質無論春季還是秋季均表現出解舒率高、繭絲纖度細、繭絲纖度均方差小、凈度優(yōu)、眠性穩(wěn)定(三眠率≥98%)的特性,可作為四川省首對特殊用途的細纖度三眠蠶儲備品種,具有春季和秋季蠶期推廣的潛力。

表2 三眠蠶雜交各組合的實驗室飼養(yǎng)成績

表3 三眠蠶雜交各組合的絲質性狀

表4 雜交組合P061×H102的實驗室飼養(yǎng)成績

表5 雜交組合P061×H102的絲質性狀

2.3 雜交三眠蠶組合P061×H102親本的選育

從2006-2007年春季開始,中系三眠蠶親本P061 (菁松×二毛)及日系三眠蠶親本H102(皓月×LS2)分別選育18代和16代,遺傳性狀均已穩(wěn)定,二化、三眠,中系為素斑蠶,日系為普斑蠶。從表6和表7看出,中系P061全齡經過22~24 d,日系H102全齡經過22~25 d,孵化、眠起齊一,強健好養(yǎng),繭絲質優(yōu)。

表6 中系親本P061系譜選育經過

表7 日系親本 H102系譜選育經過

2.4 P061×H102的雜交種性狀

P061×H102系為中×日二元雜交種,二化性,三眠。正交蠶卵為灰綠色,卵殼淡黃色;反交蠶卵為灰褐色,卵殼白色。蟻頭數2 400頭/g左右。正交蟻蠶黑褐色,較文靜;反交蟻蠶暗褐色,具有較強的逸散性;壯蠶體色均為青白色,正反交均為普斑蠶。蠶體中等偏細,行動活潑,食桑較活潑,但食桑量較常規(guī)四眠蠶品種少,各齡期發(fā)育及眠起整齊,發(fā)育快。老熟齊涌,營繭快,多營中上層繭;熟蠶背光密集性強,如簇室光線明暗不均勻或上簇過密,則易結雙宮繭;繭形長橢圓,中等偏小,繭粒數640粒/kg左右,大小均勻,繭色潔白,縮皺中等偏細,產量穩(wěn)定。全齡經過約20 d,全繭量約1.50 g,繭層率約22.21%,繭形勻整,繭絲纖度細(2.225 D);絲長、解舒率、凈度、鮮毛繭出絲率等絲質性狀優(yōu)良。

2.5 P061×H102的省級鑒定及農村基點飼育鑒定

2.5.1 省級鑒定成績 2018年在四川省閬中蠶種場、三臺蠶種場、蘇稽蠶種場、蠶業(yè)所、涼山州蠶種場等5個蠶品種實驗室鑒定點同時進行春秋2批次實驗室共同飼育結果(表8、表9)表明,三眠蠶組合P061×H102的實用孵化率和三眠率春季分別為96.58%和99.98%,秋季為96.82%和99.87%。從表8和表9可知,三眠蠶組合P061×H102的健蛹率、繭絲長、纖度、解舒率、清潔等主要經濟性狀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三眠率在99%以上,繭絲纖度春季2.244 D,秋季1.977 D。

表8 雜交組合P061×H102的省級飼養(yǎng)成績

表9 雜交組合P061×H102的省級飼養(yǎng)的絲質性狀

2.5.2 農村基點飼育成績 2018年度,雜交組合P061×H102分別在四川寧南縣、高縣、樂至縣、涪城縣、南部縣、榮縣等6個農村基點同時進行春秋2個批次農村生產鑒定結果(表10)表明,蠶兒體質強健、發(fā)育快而齊、省桑、結繭快、蠶繭顆粒勻整、三眠性穩(wěn)定、絲質成績優(yōu)等特點,尤其是全齡經過短、眠起處理次數少的優(yōu)勢,可以實現1、2、3齡工廠化共育,大蠶期無眠起處理的輕簡化養(yǎng)蠶新模式,可有效提升蠶繭生產效率,降低蠶農大蠶期的勞動強度和桑葉用量。

表10 雜交組合P061×H102在四川農村基點的飼育成績(2018年春季和秋季)

3 結論與討論

在家蠶新品種組配和培育過程中,考慮到國內外市場對高品位生絲及超薄型絲織物所用的細纖度生絲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加之四川沒有自主選育的實用型三眠蠶品種,直接引用又存在區(qū)域適應性等問題,在親本材料選擇時融入穩(wěn)定三眠性、繭絲質優(yōu)及強健性血緣,選育出的組合P061×H102在實驗室共同鑒定和農村生產飼養(yǎng)的結果都表明,其強健性好、眠性穩(wěn)定、三眠率高、齡期經過短、葉絲轉化率高的優(yōu)點,尤其是絲質成績優(yōu)(纖度細和凈度優(yōu)),適宜繅制高品位細纖度生絲。在四川及長江流域,為保證三眠率≥98%,保證三眠蠶的繭絲質優(yōu),農村大規(guī)模推廣三眠蠶飼養(yǎng)時,建議選擇在春季或夏季,避免在秋季飼養(yǎng),并配備相應的飼養(yǎng)設備和技術。

在親本材料的選擇中,中系以“二毛”為母本、“菁松”為父本雜交選育固定的華系品種。日系以“LS2”為母本、“皓月”為父本雜交選育固定的日系品種?!岸焙汀癓S2”均為眠性穩(wěn)定的三眠蠶土種材料;“菁松”和“皓月”為經濟性狀好、繭絲質優(yōu)、強健三齊的四眠蠶品種;親本間遺傳背景差異較大,三眠對四眠為顯性,在三眠蠶品種交四眠蠶品種的雜交后代要固定純合顯性三眠基因存在一定的難度。在組合P061×H102選育過程中,為了加快三眠基因的純合速度,選育早期重點個體選育,選擇三眠率100%的個體制種;選育后期著重蛾區(qū)選育,首先選擇三眠眠性穩(wěn)定(三眠蠶率100%)的蛾區(qū)擬留種,再結合繭絲質量重點選留綜合性狀優(yōu)秀且發(fā)育較快的蛾區(qū),采用1雄交2雌測交方法制種。P061×H102親本間遺傳背景差異大,綜合經濟性狀明顯提高,保證了一代雜交種的雜交優(yōu)勢強、眠性穩(wěn)定、性狀穩(wěn)定、蠶體大小一致、發(fā)育整齊、繭形勻整的特點,同時也提高了一代雜交種絲質性狀的穩(wěn)定性。

雜交組合P061×H102齡期經過短(較常規(guī)四眠蠶品種短2~3 d)、食桑量少,感染發(fā)病率低,繭絲纖度細(2.244 D)、纖度均方差小(0.203 D)、凈度優(yōu)(95.14分)等特點。該品種的育成投入使用有利于多批次滾動養(yǎng)蠶模式的推廣,有利于實現1、2、3齡工廠化共育,大蠶期無眠起處理的輕簡化養(yǎng)蠶新模式;助力養(yǎng)蠶勞動力的合理調配使用,可比常規(guī)四眠蠶品種節(jié)省養(yǎng)蠶用工30%左右;繭絲質優(yōu),是生產高品位生絲的特殊用途品種。三眠蠶雜交組合P061×H102于2019年3月8日通過省級鑒定,定名為蜀細1號,是四川省首對通過審定的細纖度三眠蠶新品種,對促進四川蠶業(yè)提質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纖度繭層生絲
家蠶繭絲纖度遺傳基礎研究進展
蠶學通訊(2022年2期)2022-11-22 23:58:47
自動繅絲機的“三線”對生絲纖度偏差的影響
柞蠶秋繭繭層厚度抽樣測量
遼寧絲綢(2021年1期)2021-05-12 06:19:52
高原蠶區(qū)家蠶繭層率遺傳分析
農學學報(2020年6期)2020-06-29 12:09:00
繭絲纖度曲線函數模型的構建與分析
絲綢(2018年11期)2018-09-10 01:45:45
鮮繭生絲與干繭生絲含膠率試驗比對
絲綢(2017年7期)2017-07-31 17:10:14
781A和781B原原種繁育成績比較分析
重慶市纖檢局開展2016年春繭收購執(zhí)法檢查
中國纖檢(2016年8期)2016-10-22 11:39:48
鮮繭生絲與干繭生絲理化性狀的比較研究
蠶桑通報(2016年4期)2016-07-18 11:38:35
QDJ920-II生絲纖度機改造后纖度檢驗測試數據分析
蠶桑通報(2016年3期)2016-04-15 07:11:30
五莲县| 新龙县| 汕尾市| 昌吉市| 西和县| 永德县| 精河县| 黔南| 阿拉尔市| 东方市| 石门县| 毕节市| 砀山县| 永泰县| 中西区| 连平县| 宣武区| 徐州市| 若尔盖县| 桃江县| 米易县| 巴林右旗| 无棣县| 新津县| 淅川县| 盈江县| 三门峡市| 屏山县| 新化县| 临颍县| 建平县| 嘉定区| 汾阳市| 晋江市| 特克斯县| 白玉县| 台东县| 北碚区| 平江县| 固阳县|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