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 要: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有“天下第一才女”之稱,提出“詞別是一家”的主張。李清照的作品中常出現(xiàn)一個“愁”字,其前期愁情多為深閨哀婉、思遠懷人。南渡以后,家國破碎更兼伶仃孤苦,愁情日漸深重、日漸痛徹心扉。此外,李清照說“愁”,與前輩李溫秦柳等婉約詞大家頗有迥異之處。本文立足于南渡前后“易安愁”內(nèi)容與詞風的轉(zhuǎn)變,著眼李詞對前代婉約詞的增益補缺,試走進這位千古才女豐富細膩的內(nèi)心世界。
關(guān)鍵詞:李清照;宋詞;愁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薄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狈_《漱玉詞》,一個“愁”字貫穿易安居士生平。然而,同一個“愁”字在李清照不同人生階段卻承載著截然不同的分量。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縉紳世家,其父李格非位列“蘇門四學(xué)士”,官至禮部員外郎,其夫趙明誠亦是官宦之后、金石大家。家學(xué)淵源更兼天資聰穎,伉儷情深更添志趣相投,李清照的前半生不可謂不圓滿。早期易安詞清新靈動,詞風平和綺麗,所述之“愁”多為兒女情、閨中思,悲春傷秋,無事不愁,渾似“為賦新詞強說愁”。無奈天有不測風云,囿于黨政,金兵南下,流寓江南,明誠病死,再嫁非人,經(jīng)歷這一連串的錐心之痛,李清照詞風遂由明快清新轉(zhuǎn)入冷冽沉郁,“愁”之一字,分量日重,遂凝成《聲聲慢》開頭一連十四疊字的千古絕唱:“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盵1]
一、獨坐深閨強說愁
詩言志,詞抒情,如華茲華斯所說:“好詩均是詩人濃烈情感的自然流溢?!崩钋逭占词沁@樣一位抒情造境的大家,善于將內(nèi)心強烈而細膩的情感雜糅進藝術(shù)形象中去。
李清照早年訴愁腸的作品多見于新婚后、別離時。李清照與趙明誠新婚后情致相仿、趣味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藏品的收集整理,伉儷情深以詩詞唱和,“賭書消得潑茶香”傳為千古佳話。怎奈天不遂人愿,丈夫見罪于當朝權(quán)貴,屢次被外放任職,夫妻二人聚少離多,自幼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李清照如何耐得這般冷落,深閨凄冷,自是別有幽愁暗恨生?!凹拍铋|,柔腸一寸愁千縷?!崩钋逭罩笔阈匾埽瑢⑷崮c一寸與千縷愁絲放于一處比較,極言愁之長、愁之重、愁之驅(qū)不散剪不斷,給人以極強烈的壓抑感?!叭撕翁?。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望盡漫漫天涯路,卻不見明誠在歸途,盼歸而不得,無盡的離愁別緒涌上心頭,一個望眼欲穿、柔腸寸斷的深閨思婦形象已躍然紙上。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边@闕《醉花陰》屬李清照婚后不久所作。彼時,趙明誠左遷異地為官,又是一年重九,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開頭“薄霧濃云”四字便勾勒出一片陰沉沉的暗悶天氣,“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末句“卷簾西風”既平添三分凄冷蕭瑟,又描繪出作者恰在風卷起簾子時看到窗外黃花,睹物自傷,不由得唏噓:人較黃花更瘦,情感抒發(fā)真切自然,而非單純?nèi)溯^黃花更瘦的比擬。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毙禄檠酄柲銉z我儂,離別最惹佳人惱,一份相思倒惹得兩處閑愁,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只盼云中有寄錦書來,卻空等來花自飄零水自流。這時的李清照幾乎篇篇不離“愁”字,踏春賞花愁,秋游見月愁,白天“倦梳頭”愁,夜晚“涼初透”也愁。李清照此時愁雖愁,惱雖惱,卻畢竟尚沉浸在父蔭夫?qū)欀?,盡可肆意泛舟出游,“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只顧在湖光山色中盡情流連,歸來再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薄汗輕衣透。詞意文風仍自然顯露出貴家千金的閑適怡然之感和生活無慮之情。待日后千帆過盡,布衣蔬食,亦常斷炊,憶及二十年前的閨中愁緒,想來易安居士自己也常有“少年不識愁滋味”之嘆。
二、顛沛識盡愁滋味
金人的鐵蹄踏破了詞人恬淡溫馨的生活,在飽嘗家國之悲、喪夫之痛、顛沛之苦后,易安詞中描繪的“愁”由輕靈可愛日趨悲切凝重[2]。譬如流落江南之際所做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此兩句一改《漱玉詞》中一貫的婉轉(zhuǎn)含蓄詞風,縱筆直言南遷以來悲苦心境,胸中凝郁著的無盡痛苦,無窮凄楚噴涌而下。愁本無形,不可觸及,但末句“恐舴艋舟,載不動愁”變虛為實,滿腔愁緒,舟兒也難載得動,愁之濃、悲之切著實深入人心。
再有:“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取尋??谡Z入詞,遣詞造句看似心平氣靜,卻于平和處顯現(xiàn)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霸嚐簟薄疤ぱ本撬未⑹?,李清照甚愛之,遙記得“中州盛日……簇帶爭濟楚”,如今卻只覺得“無意思”“沒心情”。遙想昔年盛況,更襯當下荒涼:愛人已逝,與愛人一同收集的金石、畫卷遺落殆盡,更兼流落異地,“憔悴又凋零”,天涯無處是吾鄉(xiāng)。一個形單影只、年衰神倦、流離顛沛的女詞人形象宛若面前。
南渡以后,“易安愁”的內(nèi)容與深度為之一大變,由獨坐深閨的閑愁、思念丈夫的離愁變成家國破碎的哀愁、顛沛坎坷的悲愁,如《南歌子·天上星河轉(zhuǎn)》中所傾訴:“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币股罴拍H,悠悠往事浮上心頭,當初泛舟把酒、踏雪尋歡無憂無慮的日子,真恍如隔世矣。此時李清照的三千丈“愁”腸,與當初望斷天涯路的深閨思婦愁已遠不可同日而語。
三、別有一番“易安愁”
李清照寫愁,與前人婉約詞多有不同之處。易安之前,婉約詞多為男子做閨音,由男性立足女性角度描寫瓦舍勾欄的俗情幽懷,多閨門淫褻之語、纏綿悱惻之事[3]。如膾炙人口的《雨霖鈴·寒蟬凄切》一詞,柳三變流連煙花酒肆,縱情“倚紅偎翠”“淺斟低唱”,分離時“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措辭悲則悲矣,煙花柳巷紅塵客,終歸帶些逢場作戲模樣,不似情之所至、真心流露。而李清照則立足自身女性本位,“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盡顯思遠之情,又合嬌羞之態(tài),情之所至,自然而發(fā),抒發(fā)愛情悲歡,既點愁緒又不落前人艷俗窠臼,既寫盡哀思又毫無矯揉造作之感。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一叢花·年時今夜見師師》《滿庭芳·山抹微云》等描寫女性離愁別緒的秦柳佳作相比,易安詞以女性身份寫女性角色,更添三分細膩、三分入骨。
易安愁與前人的不同亦體現(xiàn)在格局立意上。李清照生于閨閣卻不囿于閨閣,易安詞不只是喟嘆自身的不幸境遇,更著眼江山社稷,將個人身世之嘆與國家民族的災(zāi)難凝結(jié)在一起。李清照詩詞時常有深切凝重的家國之憂、鞭辟入里的時局見解,不似前輩婉約詞多集墨于男女私情、閨房幽怨。如“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此詞明寫夢中見天帝的虛幻鏡像,暗諷刺南宋皇朝偏安一隅、社會腐化的現(xiàn)實情景,大氣磅礴,格調(diào)恢宏,全詞“無一毫粉釵氣”“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飽含詞人對社會黑暗現(xiàn)實的強烈憤懣和深切憂思。又如“西蜀萬里尚能反,南內(nèi)一閉何時開?可憐孝德如天大,反使將軍稱好在”。(《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報國壯志慷慨激昂,格調(diào)境界,較之春花秋月李后主、山抹微云秦相公,實是巾幗壓倒須眉了。
李清照少年富貴閑適,暮歲飄零悲愴,歷盡國破家亡之悲、漂泊伶仃之苦、金釵換酒之窘、鋃鐺入獄之凄……“易安愁”遂由閨閣幽怨轉(zhuǎn)為家國沉吟,由惆悵哀婉趨于萬念俱灰。“國家不幸詩家幸”,一如雪萊所說:“最不幸的人被苦難哺育成了詩人,他們將從苦難中習得的東西以詩歌授予別人?!弊钫鎸嵉纳畛恋砗颓Ч挪排奶熨x文情撞個滿懷,最終成就了這份愈久愈醇的易安愁。往事越千年,“易安愁”以其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卓越的美學(xué)價值、直擊人心的文字、細膩哀婉的情感繼續(xù)撥動著后人的心弦。
參考文獻
[1]李清照.李清照詩詞全集[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16–19.
[2]薛文竹.李清照詞之愁因探析[J].名作欣賞,2019(26):143-144.
[3]童志國.古典詩詞中那些動人的“愁”[N].語言文字報,2020–06–1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