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紅 楊娜
成都市中和中學化學教師、校團委書記,先后獲得成都市高新區(qū)同課異構一等獎、輔導員技能大賽二等獎、成都市德育成果二等獎,曾榮獲成都市高新區(qū)“教壇新秀”“十佳團干部”等榮譽稱號。
工作8年來,在同事眼中,楊娜老師雖然性格大大咧咧,但是對待教學卻一絲不茍;在學生眼中,她上課風趣幽默、親和力強,作業(yè)還總“打5折”。
一、堅信化學是“有溫度”的學科
楊老師的碩士研究方向是含Si的化合物—分子篩,是石油催化裂化過程中重要的催化劑。天然分子篩在200多年前被科學家在火山口附近的湖泊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在于在高溫高壓的自然環(huán)境下Si、Al、O、Na等原子能夠逆熱力學定律自主生長成孔徑大小均勻且排列整齊的“籠”。自然科學的世界就是這么驚艷、富有魅力,讓人著迷。從1743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發(fā)現(xiàn)氧氣開始,人類對化學的科學探索從未止步,而化學學科的發(fā)展也一直促進著人類文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今天,我們的衣食住行早已與化學密不可分,時刻享受著學科發(fā)展的成果。楊老師說,她的愿望是通過三年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化學不僅在高考理綜中占有100分,它更是“有溫度”的學科,分子、原子世界是如此神奇和美妙,讓人震撼。而今天學生在課堂上習得的化學知識飽含了人類的曲折和智慧的探索過程,她相信,這些才能夠打動學生并且長久影響他們的學科素養(yǎng)。
2020年6月底,為了給緊張備考的高三學生緩解壓力,她給學生上了一堂特殊的實驗課“冰粉與化學”。當澄清石灰水加入到果膠溶液中的那一瞬間,帶正電荷的鈣離子靠著靜電引力連接起氫鍵并不豐富的半乳糖醛酸分子形成“蛋格”結構,冰粉就這樣成型了。在這堂特殊的實驗課上,曹同學負責搓冰粉籽形成果膠溶液,李同學負責配置一定濃度的石灰水溶液。全班同學將他們層層圍住,瞪大眼睛,靜靜地等待著奇跡的發(fā)生。果然,當石灰水加入的那一瞬間,果膠凝固,冰粉生成了。全班歡呼起來,迫不及待地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是一堂“減壓”課,除了氫鍵,便沒有太多知識性的教學目標和過程性的教學設計,她希望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實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微觀世界的神奇,理解化學與生活的美妙聯(lián)系,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看待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高考題中,第35題的倒數(shù)第二空“NH3BH3分子間存在? ? ? ?,也稱雙氫鍵”恰巧考查的是學生對氫鍵這個知識點的微觀、深層理解。
除了吃冰粉,在楊老師的課上,學生們還可以DIY護手霜。在高二學習必修5“有機化學基礎”,學生普遍反映官能團太多、方程式太多易混淆,感到課堂低效枯燥。為了讓學生形象地了解有機分子的結構,她設計一堂DIY護手霜的實驗課。課堂上,她從宏觀的乳化反應實驗現(xiàn)象入手,分析和講解了乳化劑的特殊結構,即一端含有親水基,另一端含有疏水基。
高中化學為什么難學?因為它是在分子、原子層面,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的學科。分子和原子是微觀的,我們?nèi)庋劭床灰?。化學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是人們在大量化學事實基礎上總結和提煉而成的抽象陳述,它們不及初中的燃燒爆炸、彩色沉淀、氣泡生成等大量有趣的實驗現(xiàn)象能夠引起學生視覺和心理的沖擊,從而激起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熱情。但在楊老師的課上,她總是想盡辦法讓概念、規(guī)律、公式等生動鮮活起來。
2016年6月,楊老師執(zhí)教的“乙酸”一課獲得成都市高新區(qū)同課異構大賽一等獎。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說,三尺講臺,聯(lián)系到孩子的生命歷程,上課的質(zhì)量就影響到孩子生命的質(zhì)量。珍視每一堂課,敬畏學科知識,楊老師一直秉承這樣的教育信仰,給學生們帶來“有溫度”的化學課。
二、堅信數(shù)據(jù)時代會打開教育新局面
在高考這座大山面前,很多教師都不可能放棄這條雖然“殘忍”卻“安全”的方法—刷題。尤其在高三的復習沖刺階段,教師和學生幾乎每天沉浸在題的海洋里。但是,教師在“做題—講題”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周期里還有創(chuàng)新和改革的空間嗎?除了鼓勵和陪伴,教師能給那些咬牙堅持刷題的學生帶來更專業(yè)和科學的輔導嗎?
這其實是她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困惑的問題,而這次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經(jīng)驗給她很大的啟發(fā)。結合對高中三個年級線上教學的問卷調(diào)查和個例訪談,她申報了市級課題“有效提升教學效益的混合式教學策略研究—基于線上教學的調(diào)查與思考”。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對線上教學認可度其實遠遠高于預期值,也愿意接受在日常教學中嘗試將信息化的手段運用于線下教學,形成混合式教學的新模式?;诖?,她和課題組其他成員一起以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實踐對象,嘗試以平板投屏、智能分組、搶答、答題分享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功能取代傳統(tǒng)的PPT演示、舉手抽問答題等環(huán)節(jié)。學生普遍反映課堂更加“有趣”,而這些信息化手段如果應用在試題講評課上則能夠發(fā)揮更大的優(yōu)勢。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教師能夠更加直觀、高效地掌握學生的對錯情況、知識盲點和漏洞。對比傳統(tǒng)的人工改卷和錯誤統(tǒng)計,這樣收集試卷反饋信息更加精準,使得試卷講評課更具針對性,也更高效。
她相信擁抱大數(shù)據(jù)時代,將信息化的手段有效運用到傳統(tǒng)課堂將會成為未來教師的發(fā)展趨勢,也將點燃課堂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引擎。今天,坐在教室里的學生生長在一個飛速變化時代,心理特征、認知基礎、興趣愛好都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楊老師認為,如果全部靠著上一屆或者上幾屆學生的教學經(jīng)驗來設計現(xiàn)在的課堂是行不通的。這正是教育信息化的意義所在,借助大數(shù)據(jù)的學習分析、知識圖譜、圖像表格等,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洞察學生的認知特征,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效能。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教師也能夠根據(jù)他們的認知特征、優(yōu)勢及短板等,提供更為精準的學習方案。簡單來說,就是教師講得更高效,學生練得更有效。學生作業(yè)少了,任務輕了,學習的體驗自然就愉快了,學習興趣也自然就提高了。
她計算過,從高一接手到高三畢業(yè),學生上化學課的時間是7000分鐘。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大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安排好這7000分鐘,讓他們既能夠取得滿意的分數(shù),又能夠培養(yǎng)起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崇尚真理的意識,為他們終身學習、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這正是楊老師正在實踐和探索的。
三、堅信教育可以點亮學生的夢想
工作8年,楊老師漸漸發(fā)現(xiàn),越深入越覺得惶恐,越思考越忐忑。如何處理好課上的40分鐘,話不多不少讓人如沐春風;如何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得知識的傳授、過程的探究、價值的引領不留痕跡且水到渠成。她覺得自己需要學習和專研的理論很多,而且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平靜而耐心的等待,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慢過程?;蛟S生命本就如此,無論你選擇什么職業(yè),成長的過程就是夢想突圍的過程,奮斗就應該是生命的底色,而她這樣的信念和價值觀也是在與學生相處的一點一滴中慢慢塑造的。
她執(zhí)教的第一個班級是初2017級14班,這是一個平行班。和“好學生”不一樣,這個班的學生學習基礎差,課堂紀律不好,時不時惹點麻煩事出來。剛接班的時候,她信心滿滿地想“改造”他們,可最后卻鎩羽而歸。她在2015年出版的校本教材《靜待花開》中《他們?yōu)槭裁茨敲磁涯妗芬晃膶懙溃骸八麨槭裁磿蛉耍克麨槭裁礇]有同情心?因為他們生長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他的爸爸打人,他的媽媽沒有給他愛。面對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我們又能做什么?簡單的說服教育顯得蒼白無力,只能等待和祝福?!?/p>
可是,楊老師的這一想法在遇到高2017級8班學生的時候發(fā)生改變。班上當時有一個女生,平時默默無聞,學習成績中下游,化學一般在40~50分徘徊。高一期末復習備考的時候,楊老師發(fā)現(xiàn)她自習課上感冒咳嗽很厲害。下課后,楊老師問道:“你要不要請假回去看看?不懂的題可以隨時找我?!绷顥罾蠋煕]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感動得哭了,沒想到自己成績不好,老師還能主動關注她,相信她,愿意幫助她。
還有一位男生高考錄取結果出來后第一時間發(fā)來QQ消息:“楊老師,你還記得我給你說過我要學化學專業(yè)嗎?謝謝您,是您教得好呀?!薄@一刻,她意識到,當你選擇這個職業(yè)的時候,就注定了你的人生會關聯(lián)到很多孩子的人生。一個陽光燦爛的笑容和溫柔堅定的鼓勵,就能點亮他們的世界,影響他們的未來。
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先生說過,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二三十年后,他們正好為中國的崛起而沖鋒陷陣,他們不是拿著機關槍,而是拿著博士的筆。楊老師說,身為基礎教育工作者,責任重大,因為今日教室里的孩子將守護我們的未來。她堅信,在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征程上,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負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作者單位:成都市中和中學)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