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我的女兒,十三歲上初中的小年斬釘截鐵地對我說:我不喜歡某某某。
這么激烈嗎?我微微一驚。
小年說:誰都喜歡被人羨慕,但總拿自己的事情說叨,或者刻意說反話來體現(xiàn)自己的優(yōu)越感,會讓人頭疼又無語。某某某正是如此。有一次考試,她的成績排名是全校前十,所有人都夸贊她,她卻扯著嗓子大喊:“不是吧?我考得很差呢!分數(shù)很低了?!彼查g,她周圍好幾個同學撇了撇嘴,默默地離開。還有一次課間,大家一起討論喜歡的食物,當一位同學說喜歡抹茶味的哈根達斯時,她忽然插話:“哦!哈根達斯???我家冰箱里都堆滿了,我都快吃吐了,現(xiàn)在這個對我毫無吸引力?!闭f喜歡哈根達斯的女生一臉郁悶,不知所措,其他人也不接話,空氣中彌漫著尷尬。某某某總是這樣顯擺,讓大家無所適從,她估計也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被厭惡……
小年最后說:我怎么才能讓她改掉這個毛病呢?
她問得很認真。就像不久前,有個年輕的熟人認真地問我:我怎么覺得我在群里一發(fā)言就冷場?我覺得他們好像不太喜歡我。
我差點兒沖口而出:你的感覺沒錯。
熟人有個毛病,就是很自然、全方位地炫耀自己、否定別人,自然到了她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什么。
A說:我給你們推薦個薯片。
她說:國產(chǎn)的呀?國產(chǎn)的不能吃,薯片我從來只吃日本產(chǎn)的。
B說:我最近瘦了哦,我的腰圍只有68了。
她說:不能光看腰圍,還要看胸圍,我的胸圍是……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和某某某一模一樣?
唯一的區(qū)別是,某某某尚一無所知,而這個年輕的熟人,看見了周圍的沉默,觸摸到了空氣里的冰。
小年問我:那你和她說了什么?
我什么也沒說。
我也曾是個自恃高明的家伙。有人說,我當時有個口頭禪:不是。
不管人家說了啥,我本能反應就是先否定他/她,再說自己的。
有時候,我說完了,人家——已經(jīng)忍了半天——說:這不是一個意思嗎?
我又為自己辯解:不是。我是什么什么……意思。
再回想起來,我得承認背后的動因只是想刷存在感:我不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我有話要說;也是要刷優(yōu)越感:我比你們聰明,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多少也有表演性在里面:仿佛隨時有觀眾,我一開口就是即興演出,每15秒都有一個包袱。說話不是說話,是當作脫口秀。
我用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這樣做有多愚蠢。
我能保證自己永遠是對的嗎?簡直是送上門去給人當笑柄。
我漸漸學會了當一個不走心的聽眾:人家的話,愛聽我就多聽點兒,不愛聽我就不聽;我自己的話,只是陳述觀點和想法,不針對任何人——除非我真的想攻擊;如果你想聽我的真知灼見,你得付錢。
既然如此,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年輕的熟人能覺悟到這一步,已經(jīng)是好的開端了。也許她也會慢慢地、很艱難地調(diào)整自己的說話方式。
當然也可能一輩子調(diào)整不過來——一定有獨特的環(huán)境、獨特的養(yǎng)育方式,讓她成為獨特的自己,她有權利保持她的獨特,外人不必置喙。
我對小年說:有些事,由他去吧。她說她的,你充耳不聞就是。甚至,這件事對你是有益的:你知道你討厭什么樣的人,恰足以讓你不會成為這樣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也許過些年,你認出她言談里的真知灼見,不討厭她,甚至欣賞她也未可知。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