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永 洪 杜 俊 霖
自20世紀80年代我國實施村民自治制度以來,村級組織脫離原來的行政權力結構,成為農村的自治組織。從應然層面來看,在村民自治制度之下,村干部是村域公共權力的重要行使者,理應維護村莊和村民的利益。然而,從實然層面來看,在村干部身上發(fā)生的“微腐敗”或“小官巨貪”等腐敗現(xiàn)象卻一再出現(xiàn),導致村莊公共權力的行使背離了為村莊和村民服務這一目的。近些年來,學界從多種視角對村干部的腐敗問題進行研究。一是從文化層面的視角進行研究。趙秀玲認為,村干部腐敗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①徐銅柱、楊海鶯認為,村干部腐敗凸顯了鄉(xiāng)村法治文化的缺失。②二是從經濟收益的視角進行研究。段小力基于經濟學的分析,發(fā)現(xiàn)村干部腐敗是一種收益高于成本與風險的生產交易活動。③三是從政治生態(tài)的視角進行研究。侯紅霞認為,村級腐敗治理應優(yōu)化鄉(xiāng)村政治生態(tài)。④四是從村民自治的視角進行研究。翁鳴提出,遏制農村腐敗需要加強村民自治制度建設⑤;任中平、馬忠鵬認為,治理村干部腐敗應保障村民自治權利⑥;陳朋提出,解決村干部腐敗難題應在“四個民主”上尋求突破。⑦五是從資源與秩序的視角進行研究。徐銅柱建議從公共資源與鄉(xiāng)村公共秩序雙重維度來治理村干部的腐敗問題。⑧
綜上所述,既有研究從多種角度探討了村干部的腐敗問題,既豐富了該問題研究的理論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解決該問題提供了有效對策。但是,這些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過多地從社會文化不純、政治生態(tài)不良、制度建設不足等眾多外因方面來分析村干部腐敗的成因,而鮮有從村干部的利益訴求、角色扮演等內因方面來分析。因此,對村干部腐敗問題的研究仍有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空間。本文從社會角色沖突的視角來探討村干部腐敗問題,主要基于兩方面的理由:一方面,從目前村民自治的運行來看,村干部既要負責村莊的公共事務,又要完成上級政府交辦的大量行政事務,同時還要處理自己的家庭事務。這些事務導致村干部要同時扮演三種角色,集多種角色于一身往往使村干部陷入尷尬的角色沖突中。隨著精準扶貧的實施,大量扶貧領域中的腐敗問題呈現(xiàn)出來,其中,村干部是重要的腐敗主體。當前,學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村干部的角色沖突現(xiàn)象或者村干部的腐敗現(xiàn)象,未能將村干部的角色沖突與腐敗聯(lián)系起來進行研究。通常情況下,人們的行為會受到其所扮演角色的影響,一些角色扮演者的失范、越軌行為與其表達角色和處理角色沖突的能力密切相關。因此,從社會角色沖突的視角來分析村干部的腐敗問題在理論上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通過對曝光的村干部腐敗案例分析,發(fā)現(xiàn)一些村干部不惜違法亂紀,在行政事務中為自己謀利,或者在村莊事務中為自己謀利,這也表明村干部的角色沖突與腐敗行為的產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聯(lián)系。
“社會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與行為方式?!雹崽幱谏鐣械娜藗兌及缪葜鄳慕巧W源迕褡灾螌嵤┮詠?,村干部實際上扮演的角色與村民自治制度設計的初衷有所偏離。在村民自治背景下,雖然村干部很多時候在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的領導或指導下落實著行政性任務,但是在村莊治理結構中村干部不可能完全脫離村莊,仍然或多或少代表著村莊和村民的利益。同時還需注意的是,村干部作為理性人,不能把他們的角色完全歸屬于政府或者村莊,因為他們也在為自己家庭或與家庭關系網中的親戚、朋友謀利?,F(xiàn)實中,有的村干部鉆制度、法律和政策的空子,侵占村民集體利益,為自己或他人謀取利益,甚至走上了腐敗等違法亂紀的道路?;谝陨戏治觯疚恼J為,總體上,村干部扮演著政府意志的執(zhí)行者、村民利益的維護者以及家庭利益的實現(xiàn)者三種角色。
1.政府意志的執(zhí)行者
我國創(chuàng)設并實施村民自治制度的根本初衷是讓村民選舉自己的代理人(村干部)來管理村級事務性任務,而將治理農村的行政性任務由村干部上移到鄉(xiāng)鎮(zhèn)干部。但是,一方面,由于鄉(xiāng)鎮(zhèn)管轄的區(qū)域大、事務多、事情繁、任務重,而人員、財力及能力等有限,鄉(xiāng)鎮(zhèn)政府根本不可能進行有效治理。為了完成各項指標性任務,鄉(xiāng)鎮(zhèn)政府不得不將農村的行政性任務分派給村干部。因此,治理農村的眾多行政性任務仍舊是由村干部承擔。為了理清村委會與鄉(xiāng)鎮(zhèn)的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下簡稱《村組法》)規(guī)定村委會協(xié)助鄉(xiāng)鎮(zhèn)政府開展工作,卻又未對協(xié)助的范圍、限度、如何協(xié)助作特別的說明,這就為鄉(xiāng)鎮(zhèn)政府無休止地給村干部分配大量行政性任務埋下了根源。農業(yè)稅廢除以后,農村與城市的資源配置關系發(fā)生根本轉變,國家將從工業(yè)、城市中汲取的資源輸入農村。這表明國家權力配置農村資源,也意味著國家具有更大的能力改變鄉(xiāng)村社會以及村干部的行為。⑩另一方面,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村干部的經濟待遇嚴重依賴縣鄉(xiāng)財政。《村組法》規(guī)定,根據村民委員會成員的工作情況,給予適當?shù)墓ぷ餮a貼。在失去農業(yè)稅這一收入來源之后,為解決村干部的報酬,中央規(guī)定,“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和黨費補助等途徑,形成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村干部報酬和養(yǎng)老保險、黨員干部培訓資金保障機制”。全國各地結合實際情況,對村干部的經濟待遇作出相應的規(guī)定。事實上,農業(yè)稅取消以后,村干部經濟待遇的來源更加依賴于鄉(xiāng)鎮(zhèn)財政。為了獲得經濟報酬和相應待遇,村干部不得不接受鄉(xiāng)鎮(zhèn)政府交派的各項任務。此外,按照黨內法規(guī)和相關規(guī)章制度,村級黨組織成員要受鄉(xiāng)鎮(zhèn)黨委的領導、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在諸多方面受制于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的情況下,村干部勢必會更為明顯地成為政府意志的執(zhí)行者,或者說是國家利益的維護者。
2.村民利益的維護者
我國實施村民自治制度的初衷是將權力賦予農村,以此激發(fā)農村和農業(yè)發(fā)展的活力。正如鄧小平所說:“調動積極性,權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內容。我們農村改革之所以會見效,就是因為給農民更多的自主權,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比绻麢嗔ο路攀菫榱苏{動農民的積極性,那么村干部則是調動農民積極性的引領人和指揮者,因為權力下放到村莊,村干部是最重要的行使者。為了使村干部更好地為村莊服務,中央在制度設計上作了明確規(guī)定:第一,在村干部的產生上,村黨支部委員會是由黨員大會或者黨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則由村民民主選舉產生。第二,在對村干部的監(jiān)督上,根據《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的規(guī)定,村民黨員、村民群眾有權對村黨支部委員會成員進行監(jiān)督;根據《村組法》的規(guī)定,村民有罷免和舉報村民委員會成員的權利,涉及村民利益的公共事務應予以公開并接受村民的監(jiān)督。第三,在承擔的村級事務上,村干部負責處理本村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方面的事務。從這些規(guī)定來看,除了執(zhí)行黨和政府的意志之外,本村的公共事務是村干部工作的重心。第四,村干部還要負責調解村民的矛盾與沖突,維持村莊的良好秩序。從村干部的產生、監(jiān)督和承擔的事務來看,他們必然要為村莊和村民服務。因此,村干部理應是村民集體利益的維護者。
3.家庭利益的實現(xiàn)者
自古以來,家在人們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家不僅是人們情感上的依托,更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途徑,由家庭演化產生的家族、宗族、國家等各種社會體和政治體,在人類歷史演進過程中產生了重大影響。家庭成員與家庭不僅僅有著情感的聯(lián)系,更有著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聯(lián)系。因此,家庭成員的行為代表著家庭的意志?!拔覀冊酵白匪輾v史,個人,從而也是進行生產的個人,就越表現(xiàn)為不獨立,從屬于一個較大的整體:最初還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擴大成為氏族的家庭中?!贝甯刹坑凶约旱募彝?,他們的行為不能夠脫離家庭,而是會受到家庭關系與家庭利益的影響。從村干部群體的身份特征來看,他們大多數(shù)是本地土生土長的農民,除了村干部這一身份,他們大多還是自己所在家庭的頂梁柱。盡管村干部要忙于村莊事務,但是他們大多不脫離生產,要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和為家庭提供生活的物質基礎。作為家庭的一分子,村干部也承擔著滿足家庭生活需要的責任。而且由于血緣、地緣以及業(yè)緣等關系的交織,村干部的行為會受到來自父親、母親、妻子、兒女、親戚甚至近鄰的影響,村干部受這些因素影響后的行為,則會既非代表政府的利益,也非代表村民的整體利益,而是代表家庭的利益。從利益性質上來劃分,家庭利益相較于國家利益、集體利益這兩種公共利益而言,則屬個人利益或私人利益。村干部在實現(xiàn)家庭利益時有所區(qū)分:一是實現(xiàn)自己的核心家庭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村干部謀取利益的動力更強,謀取的利益也更多,此時的村干部儼然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二是實現(xiàn)與自己核心家庭有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之下,要么有親情的聯(lián)系,要么有利益的交換或者輸送。村干部會根據親情的疏遠程度與利益的多少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從近些年查處的村干部腐敗案例來看,絕大部分都存在以權謀私行為。
當一個人在扮演同一種角色時,他始終都專注于這一角色;當他同時扮演多種角色,并且這些角色與身份的要求出現(xiàn)對立時,他就處于不同角色期待的沖突中。然而,要完全滿足不同角色期待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村干部就可能陷入角色沖突的困境進而導致角色扮演的失敗。當角色沖突發(fā)生時,“角色扮演者就可能會做出取舍、妥協(xié),或是產生自我保護、自利行為”。村干部在我國村民自治實踐中同時扮演著多種角色,因而常常陷入政府行政事務、村莊公共事務以及家庭私人事務三類承擔者的角色沖突中。當出現(xiàn)角色沖突時,他們可能會利用自身的權力、威望以及關系,攫取不正當利益。本文選取了2015—2020年四川省部分被查處曝光的村干部腐敗的典型案例,通過案例分析來揭示村干部如何因社會角色沖突而產生腐敗行為的。
1.政府意志執(zhí)行者與家庭利益實現(xiàn)者角色沖突中的腐敗
在壓力型體制下,政府的各項任務通過層層分派、層層執(zhí)行的方式得以貫徹落實。在農村,政府的各項任務必須依靠村干部來完成。村干部在承擔政府分配的行政性任務時就代表了政府利益。郭斌、寧澤逵經過實證調查之后發(fā)現(xiàn),村干部在從事的所有事務中,國家事務占比最高。村干部的行政化趨勢更是提高了這一比例。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的利益觀念發(fā)生了變化,即由以前的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至上而忽視個人利益,逐漸轉變?yōu)橐試依婧图w利益為重但也兼顧個人利益。這種利益觀念的轉變不僅體現(xiàn)在普通村民身上,也體現(xiàn)在村干部身上。具體而言,村干部出于保護與擴張個人利益的考慮,在統(tǒng)籌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時,很容易向后者傾斜,甚至借國家利益之名而謀個人利益之實,國家利益僅僅成為空殼。目前,我國絕大部分村干部的家庭仍然位于他所任職的村莊,這種情況會讓村干部在工作中不得不考慮家庭利益。加之很多村干部是家庭的頂梁柱,他們的酬勞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雖然近年來村干部的經濟待遇有所增加,但是與外出務工或就地經商等所獲得的報酬相比,其收入并不夠高,不能很好地滿足家庭開支的需求。村干部既是農村中執(zhí)行公共政策、安排公共項目、分配公共資源等政府意志貫徹的最基層負責人,也是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理性農民。在擔任村干部但收入并不高的情況下,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有的村干部就會在執(zhí)行政府行政任務時私下?lián)迫『锰?,有的甚至不惜借助非法手段為家庭謀利益。
村干部在我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一方面,他們不是國家公務員,不僅經濟待遇總體較低,而且社會地位也不高,這在中西部地區(qū)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另一方面,村干部卻成為許多人競相爭奪的目標。甚至出現(xiàn)一些地方的經濟精英也積極參與村干部的競選,形成“富人治村”的治理格局。相關調查顯示,在村干部腐敗的突出問題中,44.8%的農村受訪者認為是拉票賄選、買官賣官。如果說一些經濟精英積極競選村干部是出于鄉(xiāng)土情結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此來建設和發(fā)展自己所在村莊,那么那些通過拉票賄選的方式積極競選村干部的經濟精英之目的,就可能不是為了推動村莊的發(fā)展,而是為了謀取家庭私利。在當前國家加大對農村投入力度的背景下,大量扶貧款、專項資金等國家資源會成為一些村干部攫取個人利益的重要目標。一旦缺乏有效監(jiān)管,有的村干部就會想方設法地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家庭謀取私利。
2.村民利益維護者與家庭利益實現(xiàn)者角色沖突中的腐敗
事實上,村干部擁有根據村莊公共利益或者自己家庭利益的權衡來安排公共事務和私人事務的自由度,也就是村莊的“自由政治空間”。在村民自治中,正是這種“自由政治空間”的存在,使得一些村干部在各種村莊公共事務和家庭私人事務的決策、管理等活動中,陷入村民利益維護者與家庭利益實現(xiàn)者的矛盾沖突中。事實上,村民利益與家庭利益之間的矛盾時有發(fā)生。國家惠民政策覆蓋的范圍一般情況下都是面向村莊所有人,并沒有規(guī)定村干部及與村干部有利益關系的人不能參與。只要符合條件,所有人都可以積極爭取。村干部是農村的精英,在實際工作中他們比普通村民擁有更豐富的信息和資源。換言之,和普通村民在權力、人脈、關系和信息上的比較上,他們占絕對優(yōu)勢。由于信息的不對稱與權力的不對等,村干部及其利益相關的人往往能夠爭取到好處,而那些本該惠及的人卻“漏掉”了,導致政策實施在農村出現(xiàn)偏差。
村干部作為村莊公共事務的管理者,理應也是村民利益的維護者。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部分村干部已經成為侵占村莊集體經濟和損害村民利益的主體。近年來,在新農村建設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各級政府普遍支持企業(yè)下鄉(xiāng)、資本下鄉(xiāng)和能人回鄉(xiāng)。在此背景下,一些在外通過務工、經商等方式富裕起來的農村能人,根據國家政策持資本、借地緣回鄉(xiāng)開辦企業(yè)、發(fā)展養(yǎng)殖或種植,搖身一變成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者或負責人。這些農村精英在經濟上發(fā)展起來之后,更愿意以能人身份競選村干部。這些人當上村干部后,在現(xiàn)實中卻產生截然不同的兩種情形:一是大多數(shù)此類村干部在村莊內積極干事創(chuàng)業(yè),為鄉(xiāng)村振興做出了突出貢獻;二是部分此類村干部卻貪污腐敗,侵害村民利益,成為“害群(眾)之馬”和影響農村經濟發(fā)展的負面因素。這部分村干部為什么會出現(xiàn)腐敗行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作為村民利益維護者與家庭利益實現(xiàn)者的角色產生了沖突。當村民集體利益與家庭私人利益相沖突時,在缺乏完全有效監(jiān)督的情況下,“理性化小農”的謀私利行為就會增多,本應維護村民集體利益的天平就會向攫取家庭私人利益方面傾斜。特別是在當今村支部(村黨委)書記與村主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或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肩挑體制”下,那些既是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或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又是回鄉(xiāng)能人參加競選上臺的村干部,在面臨村民集體利益與自身所代表經濟組織或家庭組織利益產生沖突時,在思想境界不高和法律意識不強的情況下,更容易暴露其“逐利者”本色,通過損公肥私來確保公司利益,用公權來維護家庭利益。比如,2016年,四川省廣漢市高坪鎮(zhèn)金九村村主任劉某(該鎮(zhèn)回鄉(xiāng)經濟能人),利用其負責該村民政工作的便利,截留他人低保金10600元歸自己家人使用。案例表明,一些村干部在為村民服務的過程中,同時也在攫取、侵占村莊和村民利益,村干部的公共身份演變成了他們謀取私利(家庭利益)的外衣。誠如有學者指出,人的自利性決定了其在日常的工作中難免會考慮自身利益以及與自己有著密切關系人的利益,利用其掌握的公共權力謀取個人私利。在村干部身份的掩蓋下,大量村莊資源和項目會由他們經手并落實,這種優(yōu)勢為他們提供了侵占、攫取村民利益的便利。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認為,社會角色沖突在很大程度上是誘發(fā)村干部腐敗的主要原因。根據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古德(W. G. Good)解決角色緊張理論的啟示,治理村干部的腐敗問題,首先需要解決好村干部的社會角色沖突。截止到目前,學術界和實務界提出了解決村干部社會角色沖突的兩條可參考的路徑。一是村干部“專職化”,即村干部成為村莊專職化的當家人;二是村干部“公職化”,即村干部參照公務員進行管理。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全面推進村干部的“專職化”或“公職化”在我國條件尚不具備,時機也尚不成熟。本文認為,在承認村干部社會角色沖突客觀存在的前提下,可采取以下幾項措施來加強對村干部腐敗的治理。
1.建立健全村干部責任清單制度
沒有健全的制度,權力沒有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腐敗現(xiàn)象就控制不住。建立健全村干部責任清單制度,既是在對村干部工作事務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合理界定村干部的職責與權限,也是從源頭上防治村干部腐敗的重要舉措。村干部責任清單制度可以厘清村干部的行為范圍,明確村干部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具體來說,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科學編制村干部責任清單。將涉及村干部的各項工作進行梳理,編制成簡單易懂、條理清晰的責任清單。在清單上,既要對村干部應該積極涉及的工作進行明確規(guī)定,又要明確村干部不能涉及的事務。
二是加強對村干部責任清單運行情況的監(jiān)管。在村干部責任清單運行過程中,由村民組成的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具體負責監(jiān)督。如果村民及其監(jiān)督代理人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成員發(fā)現(xiàn)村干部未按責任清單操作時,有權及時提出并同時向上級報告。
三是要將責任清單執(zhí)行情況納入村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己私Y果必須與村干部的獎懲、待遇、評獎、評優(yōu)以及未來繼續(xù)選任等掛鉤。對沒有嚴格執(zhí)行責任清單規(guī)定并考核稱職或合格的村干部,應視情節(jié)輕重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
2.加大對村干部權力行使的監(jiān)督力度
一是強化上級、同級和下級對村干部的監(jiān)督。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要行使好對村干部監(jiān)督的權力,利用好巡察、檢查和審計等監(jiān)督形式,督促村干部清正廉潔,真正成為村民眼中的好干部。健全并嚴格落實村干部內部民主決策機制,凡屬重大決策和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情,都必須經村兩委集體討論或召開村民大會決定。
二是嚴格執(zhí)行村務信息公開制度。凡是涉及村內重大決策、項目安排、資金使用、財務收支等公共事務的,都必須通過公示欄、電子屏、微信以及QQ等平臺定期向全體村民公開,及時接受村民監(jiān)督。
三是不斷強化村民監(jiān)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村干部的廉潔情況如何,他們最有發(fā)言權。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村民的意見建議,特別是要保護敢于檢舉村干部貪腐行為的村民。
四是嚴格落實市縣黨委巡察制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边@是黨內監(jiān)督在農村基層的延伸,對農村腐敗治理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要通過巡察制度有效治理農村基層腐敗,必須著力抓好兩個方面:一方面,巡察工作覆蓋面要廣。開展巡察工作要做到全覆蓋,絕不能留下死角和空白,特別是要重點巡察容易引發(fā)村干部貪腐違紀違法的領域和節(jié)點。另一方面,巡察結果要及時反饋。對于巡察中發(fā)現(xiàn)存在問題的村干部,巡察組要及時向相關組織反饋并提出處理意見。
3.加大對村干部腐敗行為的懲處力度
一是建立黨紀與法律聯(lián)動的懲處制度。對查出問題的黨員村干部,不僅要給予黨紀處分,而且要給予法律上的處理。例如,對腐敗但未構成犯罪的黨員村干部,既要給予黨紀處分,也要依據法律啟動罷免程序;對腐敗且構成犯罪的黨員村干部,既要進行黨紀處分和罷免,也要將其移送司法機關。同時,在此基礎上,在于紀于法有據的前提下還應當給予相應的經濟懲罰。
二是建立健全村干部腐敗的曝光警示制度,將被查處的村干部作為反面典型教材,在有效保護其隱私的前提下進行曝光,形成威懾力量,以便警示和教育其他村干部。
4.提高與村干部責權利相匹配的待遇
一是提高村干部的工資待遇,讓他們感覺到經濟上有甜頭。各地應該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探索制訂和實施符合本地實際的工薪待遇福利制度。具體怎樣實施,還應該視當?shù)亟洕l(fā)展水平、村莊集體經濟發(fā)展程度、村干部個人的工作能力和貢獻而定。
二是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讓他們感覺到政治上有奔頭。提升村干部的待遇水平,僅僅提高工薪待遇遠遠不夠,還應在政治待遇上著手,讓村干部的職業(yè)發(fā)展有希望。具體而言,應重視村干部合理的政治待遇要求?!敖∪珡膬?yōu)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xiāng)鎮(zhèn)領導干部、考錄鄉(xiāng)鎮(zhèn)機關公務員、招聘鄉(xiāng)鎮(zhèn)事業(yè)編制人員制度。”對任職時間較長、群眾認可度高、工作能力強,對村莊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村干部,組織人事部門可以結合上級部門推薦、組織考察、村民評價,將其錄用為國家公職人員。此外,對政治素質較好、工作能力較強、愿為群眾干實事的村干部,應積極推薦他們成為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地方也要積極轉變觀念,任人唯賢、任人唯實,努力做好村干部的選拔與培養(yǎng)工作。
注釋
①趙秀玲:《村干部腐敗的社會文化因素探析》,《東岳論叢》2016年第7期。②徐銅柱、楊海鶯:《鄉(xiāng)村治理中法治文化的缺失與建構——兼論村干部腐敗的治理》,《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③段小力:《村官腐敗的經濟原因及預防對策》,《前沿》2009年第1期。④侯紅霞:《政治生態(tài)視閾下村級腐敗治理的經驗與啟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⑤翁鳴:《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加強農村廉政建設》,《前線》2008年第9期。⑥馬忠鵬、任中平:《村民自治視域下村干部腐敗的成因及治理》,《領導科學》2018年第11期。⑦陳朋:《村干部腐敗新特征及民主治理路徑》,《理論探索》2018年第6期。⑧徐銅柱:《資源與秩序雙重維度下的村干部腐敗及其治理研究》,《社會主義研究》2020年第1期。⑨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55頁。⑩景躍進:《中國農村基層治理的邏輯轉換——國家與鄉(xiāng)村社會關系的再思考》,《治理研究》2018年第1期?!吨泄仓醒腙P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光明日報》2008年10月20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2頁?!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頁。龔春明:《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村干部角色及“無為之治”——以贛東D鎮(zhèn)鄉(xiāng)村為例》,《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王海軍、簡小鷹:《土地流轉背景下的村干部角色沖突與調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郭斌、寧澤逵:《村干部角色代理權重的實證分析——基于陜西省M縣的104個村干部的問卷調查》,《農村經濟》2011年第3期。周易:《80.9%農村受訪者對今年農村反腐工作充滿期待》,《中國青年報》2016年4月15日。楊善華:《家族政治與農村基層政治精英的選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個分析框架》,《社會學研究》2000年第3期。付英:《村干部的三重角色及政策思考——基于征地補償?shù)目疾臁?,《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李芳、陳華娟:《新時代反腐敗斗爭中防止利益沖突制度建設路徑探析》,《探索》2018年第2期。古德所說的角色緊張,實際上和本文所說的角色沖突并無本質區(qū)別。古德認為,角色緊張有害個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解決角色緊張問題,應該從各種互為交叉的角色中掙脫出來,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到那些對自己更有價值的角色上。參見童星:《現(xiàn)代社會學理論新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95頁。徐珂:《后農業(yè)稅時代呼喚村干部專職化》,《人民論壇》2008年第3期。曾軍提出村委會準政權化的設想,把村委會轉變?yōu)檎嘟M織,置于鄉(xiāng)鎮(zhèn)政權的直接領導之下,參見曾軍:《村委會準政權化設想初探》,《社會主義研究》1997年第5期。還有學者探討了村干部公職化的問題,參見陶振:《村干部公職化管理的多重維度》,《重慶社會科學》2016年第7期。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7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光明日報》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