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教育局
課程改革有力推動了素質教育能力的提升,促進了教育工作者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給學校教育、課堂教學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但從課堂教學實踐來看,囿于傳統(tǒng)思想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還存在各種的誤區(qū)。那么,如何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改革呢?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變革,而不是對傳統(tǒng)教育的簡單修補。新課程改革無論是其理論基礎還是實踐基礎都與傳統(tǒng)教學有很大的區(qū)別,其核心就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課程實施上,注重教學雙方在平等基礎上的對話與溝通,使學生在體驗性、探索性的框架下進行自主性學習,并且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要把學生的學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以學定教,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進行教學設計,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研究教材、研究學生上。教師的備課已不是傳統(tǒng)的將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內容設計好后照本宣科,而是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和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進行預設。課堂教學的過程已不是簡單地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獲取新知,是學生自己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探索實踐過程;是教師激活學生思維靈感、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考習慣、拓寬學生視野的過程。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養(yǎng)成健康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核心目的,擺脫不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窠臼,根據學生的認知在課堂中拓展、延伸,不可急功近利。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灌輸,而是激活學生思維火花,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釋放學生活力的過程。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師生之間互相理解,人際關系和諧。要改變傳統(tǒng)師道尊嚴的舊思想,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教學之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一定會有許多思想的火花產生,這些思想的火花正是課堂生成的前提。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發(fā)揮好這些資源的作用,讓課堂生成有一定的張力,有一定的回旋余地,而不是確定無疑的、整齊劃一的。
課堂教學不僅僅學習固定知識,而是讓學生到廣闊的天地中自由翱翔。課堂是學堂,是學生思維的場域,讓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認知能力得到提升的場所。因此,課堂教學需要放開學生,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時間,給學生的思維一定的自由空間,相信學生能愉快地完成教學活動中的任務。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以知識傳授為目的。課程改革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知識的建構是學生自主建構與外部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成果,自主性是其核心理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重視給學生傳授知識,讓學生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來理解知識,想盡辦法讓學生接受死板的知識,往往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的特點,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求統(tǒng)一,必然限制學生的思維,束縛學生的手腳。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培養(yǎng)絕不是通過標準答案能培養(yǎng)出來的。教育不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一個有個性、全面發(fā)展的人。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后,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成效,這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阻礙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主觀原因還在我們教師自身。一方面是教師的素質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他們在課改面前感到力不從心。許多教師走上教師工作崗位之后不再繼續(xù)學習,教育思想逐漸落后甚至陳舊。教師的素質不提升,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課堂中更是瞻前顧后,不敢放開學生。生怕放開學生后,學生會成斷線的風箏,難以駕馭,也會出現一放就亂、一收就斷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教師對課改理念認識不足。課堂教學改革理念先行,思想是,行動的向導,理念不發(fā)生變化,行動很難發(fā)生變化。而現實是許多老師的理念還沒有從根本上轉過來,還抱著傳統(tǒng)的一套東西不放。許多教師不愿意學習教育理論和專業(yè)知識,平時也不主動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專業(yè)知識不足,教學方法陳舊,無法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當前,考試從知識考察到能力考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我們只有勇立潮頭,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勇于在實踐中探索,革新自己的理念,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新課改的落實才不會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