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壯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qū)珠江街第五小學)
體育游戲在小學的教育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定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還是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體育這門學科一直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培養(yǎng)勇于面對失敗、挫折、挑戰(zhàn)和知難而進的精神。在眾多學科教學中,它尤得學生的喜愛。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更尊重學生發(fā)展的個性、學科教學的科學性。體育教學也在摸索探究中更具人性化。最新頒布的《小學體育教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快樂體育教學的理念。
游戲,在現代漢語的詞條中給出的解釋是“娛樂活動,如捉迷藏、猜燈謎等。某些非正式比賽項目的體育活動如康樂球等也叫游戲”。可見,體育與游戲是密不可分的。而體育游戲,也叫活動性游戲,確切地說,它是將某種體育活動加上情節(jié)或規(guī)則,或以活動的結果作為判斷勝負的依據,來提高學生參加鍛煉的積極性的活動。
小學生的年齡在6~12歲,這是一個人生長的重要時期,不僅是快速增長身體,還是其對周遭環(huán)境的逐漸認知和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但這不是我們把課程開足,內容上全就能解決的問題。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會面對很多不擅長甚至是沒有見到過的體育運動內容和項目,有些項目固然對身心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但不能否認,在跑、跳、投的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枯燥的,需要重復多次才能有成效,甚至是需要經歷多次嘗試與失敗才能學會。那么,從兒童心理特征來看,這就需要體育課堂生動化、鮮活化。體育游戲恰恰能滿足學生快樂學習、教師變換多種教育教學模式等的不同需求。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游戲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中隨著快樂體育教學理念的大力推廣已經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得到滲透和編排。不論是課前的準備活動,還是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我們都會看到教師們精心設計的體育游戲。體育游戲的出現確實豐富了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是所有的游戲都適合帶入課堂,帶入課堂的游戲首先應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因為它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促進。如,低年級跳繩教學中,由于面對的學生年齡較小,協調性差,學習持續(xù)性弱,在手、腳、腦、眼的配合過程中,如果一味地示范與講解,效果并不顯著。而此時,引入體育游戲“拍手跳”“跳空繩”,解決這個教學難點則會事半功倍。引導學生徒手雙腳起跳后在騰空時拍手,看誰完成得多,解決學生由于年齡小而容易出現的手快腳慢或手慢腳快等手腳配合不協調問題。而“跳空繩”游戲可以分為學生單獨和群體兩種形式。學生左右手各持一繩,雙手同時搖繩,并腳跳。集體跳空繩,選派兩名學生站在場地中央甩長繩,其他學生看到繩并腳跳。十人一組,多人的同時起落跳,更容易讓學生掌握跳繩的節(jié)奏,解決手腳的配合問題。
體育游戲不僅能在教學的重難點突破中起到橋梁的作用,也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如折返跑教學,這項內容本身是相對枯燥的,更需要上課教師的精心設計。在教學時,結合垃圾分類的社會熱點問題,課前搜集舊礦泉水瓶,在瓶身上貼上電池、塑料袋、廢紙等不同的名簽,在跑道上設計投放點,結合折返跑內容,既豐富了折返跑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垃圾分類意識。這對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益的補充與拓展。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體育游戲的主要原因是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處于兒童期的學生能在樂中學。如教學技巧性很強的墊上前滾翻,在課前的準備運動和結束時的放松運動,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利用課上使用的墊子搭建不同形狀的小障礙,學生通過繞障礙跑,手腳并用快速爬過,跨越障礙等既可以豐富準備活動內容,又調動了學生全身的肌肉群,起到了在玩樂中達到熱身效果的作用。而這類的體育游戲與學生喜歡的真人CS游戲極為相似,通過巧妙分隊和墊子的搭建,我們會營造更具趣味性的課堂,學生能更加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是吸引學生參與的前提,只有學生樂于參與才能體現其重要作用。教師在設計游戲時,必須以群體性為依據,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這才是成功的體育游戲設計。
體育游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把握科學的教育理念,把體育游戲帶給課堂教學的影響更充分地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