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磊
[摘要] 目的 探究生化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臨床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該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為研究組,另選同期健康體檢者82名為對照組,分別對兩組進行血尿素氮(BUN)、肌酐(Cr)、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RBP)、血胱抑素C(CysC)等生化指標檢測,分析各項指標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臨床診斷的臨床價值。結(jié)果 研究組檢測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CysC+RBP+Cr+BUN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為95.1%,均高于單項指標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結(jié)論 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及早進行相應(yīng)的指標檢測,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預(yù)后。
[關(guān)鍵詞] 生化檢測;糖尿病腎病早期;臨床價值;臨床應(yīng)用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9(a)-005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iochemical detection for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82 case with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8 and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82 peple with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Creatinine (Cr), retinol-binding protein (RBP), blood cystatin C (CysC) and other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ach indicator in the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Results The detection index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CysC+RBP+Cr+BUN combined detection was 95.1%,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positive rate of individual indicator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index dete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Biochemical testing;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Clinical value; Clinical application
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公共健康問題,隨著疾病的進展不僅對患者的心、腎、眼等臟器造成損傷,還會影響患者的機體代謝功能[1-2]。長期的代謝紊亂造成患者腎實質(zhì)的損傷,導(dǎo)致糖尿病腎病的形成,隨著病情的進展,引起慢性腎衰竭、腎動脈硬化及尿毒癥,增加患者病死率[3-4]。糖尿病腎病為臨床多發(fā)的糖尿病并發(fā)癥,易引發(fā)尿毒癥,病情嚴重者會有生命威脅。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無特殊臨床表現(xiàn),因此早期進行生化指標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具有重要價值,能夠及早的了解疾病發(fā)展程度,為進一步的診治提供有力依據(jù)。同時通過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早期診斷與合理治療能延緩患者的病情發(fā)展。該次研究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82例糖尿病早期患者與82名健康體檢者,對生化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的應(yīng)用及價值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為研究組,另選同期健康體檢人員82名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男性41名,女性41名,年齡28~72歲,平均年齡(50.0±3.2)歲。研究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齡29~74歲,平均年齡(51.5±2.0)歲。研究組納入標準:均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無原發(fā)性腎病;無心臟、甲狀腺疾病;無惡性腫瘤;近期未曾使用激素類藥物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表現(xiàn)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該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已獲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樣本采集 ?采集受試者次日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進行高速離心,分離血漿,取得上層血清,儲存于-35℃處備用待檢。同時用一次性尿杯采集清晨中段尿待測。
1.2.2 檢測方法及設(shè)備 ?該次采用AMS-3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指標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RBP)、血胱抑素C(CysC);采用速率法檢測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普通采血管及一次性尿杯采用江西長青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以上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操作。
1.2.3 各項指標正常值 ?BUN正常參考范圍為3.2~6.0 mmol/L;Cr正常參考范圍為44~133 μmol/L;RBP 正常參考范圍為20~70 mg/L;CysC正常參考范圍為0.51~1.09 mg/L。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BUN、Cr、 RBP、CysC檢測指標水平;觀察研究組生化指標單獨檢測與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研究數(shù)據(jù)運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與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結(jié)果
2.1 ?觀察兩組受試者檢測指標水平
結(jié)果表明,研究組檢測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研究組生化指標單獨檢測與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
結(jié)果示CysC+RBP+Cr+BUN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為95.1%,均高于單項指標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發(fā)展到晚期極易發(fā)生的一種慢性微血管病,主要以腎小球周圍出現(xiàn)嗜酸性結(jié)節(jié)為主要病理特征,臨床主要以高血壓、蛋白尿、貧血及腎功能代謝障礙等為主要表現(xiàn)[5]。糖尿病腎病在臨床中治療難度大,預(yù)后效果差。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應(yīng)早期診斷并進行有效的治療,則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預(yù)后,保障患者生命質(zhì)量[6]。但在疾病早期往往因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檢測指標提示病情的進展,所以導(dǎo)致大部分患者出現(xiàn)腎衰竭、尿毒癥等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給患者生命質(zhì)量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該次研究通過對比兩組患者各項檢測指標的水平,發(fā)現(xiàn)各項生化指標水平可以用于判斷糖尿病腎病的病變進程。現(xiàn)階段對糖尿病腎病檢測指標中Cr常用于早期篩查,是最重要的一項檢測指標。若Cr水平持續(xù)升高,肌酐清除率明顯下降,表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腎小球濾過功能存在嚴重損害,是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有效指標。有研究表明,血清CysC水平高低與糖尿病腎病有關(guān)聯(lián)[7-8],它是有核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堿性蛋白質(zhì),CysC作為一種非糖基化的蛋白質(zhì),其分子質(zhì)量極為微小,在穿過屏障時幾乎不會受到任何阻礙,腎臟近曲小管中的上皮細胞將會對血清CysC進行降解、重吸收,血清CysC可以不受炎癥或肥胖的影響,可直觀地了解糖尿病腎病患者腎臟發(fā)展情況。RBP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種轉(zhuǎn)運蛋白,可以傳送維生素,在人體體液中廣泛存在,其數(shù)值的高低是判斷有無腎臟損傷及腎小管損傷有效指標。血尿素氮(BUN)約40%在腎小球濾過排除過程中被腎小管重吸收,若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血清中BUN的含量則會增加。該次研究表明糖尿病腎病患者檢測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指標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具有特異性。因為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有蛋白尿的表現(xiàn),所以進行BUN、Cr、RBP、CysC可以判斷患者腎臟的損傷程度,單獨進行各項指標的檢測雖然對該病有一定的特異度,但由于干擾因素的影響,其診斷疾病陽性率明顯低于聯(lián)合檢測。該次研究進行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診斷的陽性率為95.1%,聯(lián)合檢測可更加明確地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率。
綜上所述,該研究中的各項檢測指標均高于正常體檢人群,說明糖尿病腎病患者存在腎功能損傷。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及早進行相應(yīng)的指標檢測,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預(yù)后。
[參考文獻]
[1] ?呂作福.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2):78.
[2] ?張小南,朱躍進,鐘傳奇,等.糖尿病腎病早期生化診斷指標臨床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xué)雜志,2018,39(4):487-489.
[3] ?李瑾,周臣敏.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J].醫(yī)藥前沿,2018,8(21):169.
[4] ?黃俊,王永紅,馬華蘭.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37(1):54-56.
[5] ?韋敏,覃政.生化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臨床診斷的臨床價值[J].醫(yī)學(xué)理論與實踐,2017,30(12):1829-1831.
[6] ?尚海晶.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0):200.
[7] ?鄭曼飛,魏麗華,彭云娟.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基層醫(yī)學(xué)論壇,2017,21(13):1679-1680.
[8] ?吳丹,關(guān)碩,李論.血清胱抑素C檢測在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4(2):39-41.
(收稿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