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停,蔡 軍,孫艷軍,孫登群
(1.武警安徽省總隊醫(yī)院外一科,安徽 合肥,230041;2.武警安徽省總隊醫(yī)院腹腔鏡外科應用中心)
膽道結石是我國常見病、多發(fā)病,其中膽管結石占15%~18%。膽管解剖結構復雜,對于廣泛分布的肝內外多發(fā)結石,外科手術難以取凈,殘留結石危害大、治療困難、復發(fā)率高[1]。腹腔鏡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術目前仍不能完成所有膽道手術[2]。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為73例膽管難取性結石患者施行腹腔鏡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術,膽道鏡下采用iMES-I型體內微爆破碎石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分析其臨床經驗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73例患者中男32例,女41例,29~85歲,平均(42.5±4.7)歲;病史3個月~19年。其中膽總管結石合并膽囊結石67例,膽總管結石合并慢性膽囊炎4例,單純性膽總管結石2例。23例有合并癥,其中高血壓病15例,糖尿病7例,心血管疾病3例。病史中均有右上腹疼痛或劍突下或消化道癥狀。10例無黃疸,48例為隱性黃疸,15例為顯性黃疸。生化檢查TBIL 7.6~236.7 μmol/L,平均(71.2±9.6)μmol/L,ALT 55~537 μmol/L,平均(140±4.8)μmol/L。術前均常規(guī)經彩超、磁共振證實膽總管結石,結石數量1~10枚,平均(3.2±1.5)枚;直徑1.8~3.6 cm,平均(2.2±1.6)cm。
1.2 手術方法 采用靜脈復合全身麻醉,患者取頭高足低位,右側抬高30°,四孔法入腹,臍下做約10 mm切口,穿刺10 mm Trocar,建立CO2人工氣腹,壓力維持在12~14 mmHg,置入30°腹腔鏡探查,劍突下平肝下緣穿刺10 mm Trocar,并保持與膽總管垂直,分別于肋緣下2~4 cm右腋前線、右鎖骨中線穿刺5 mm Trocar,用以放置抓鉗,將膽囊底牽向頭側、膽囊頸牽向外側,展開膽囊三角,便于顯露與處理,劍突下操作孔置入分離鉗,仔細解剖膽囊三角,分離出膽囊動脈、膽囊管并分別夾閉,暫時不切斷膽囊管,以便牽拉、顯露術野。肝下放置一小塊紗布,防止膽汁污染腹腔,穿刺針穿刺抽出膽汁證實膽總管,縱行切開膽總管0.8~1.2 cm,自劍突下操作孔置入膽道鏡,網籃取石。較大、嵌頓等難取性結石,膽管內經膽道鏡活檢管道置入體內微爆破碎石儀的放電電極,尖端抵達結石中央部位,距結石0.3~0.5 cm,電極頭部露出膽道鏡0.3 cm以上。能量設定為0.3~0.6 J,根據結石部位、大小調整能量模式與大小,踩腳踏開關碎石,碎石后用取石網籃取出結石碎塊,無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排出泥沙樣結石。根據膽管內徑放置T管,一般為18~26F。3-0薇喬線縫合膽總管切口上下端,固定T管。肝下放置引流管,與T管分別由右腋前線及右鎖骨中線穿刺孔引出并固定。
73例腹腔鏡手術均成功完成,無一例死亡,碎石成功率100%,手術時間50~143 min,平均(72±21)min;術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55±21)mL。術后膽道殘石2例,結石取凈率97.3%,第8周行膽道鏡取凈結石;無膽漏、出血、膽道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住院6~10 d,平均(6.3±1.4)d。隨訪3個月~半年,均未發(fā)現與膽道相關的并發(fā)癥。
隨著腹腔鏡手術的普及、技術的進步,腹腔鏡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術作為處理肝外膽管結石的重要方式,逐漸被廣大外科醫(yī)師所接受,且有取代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趨勢[3-5]。腹腔鏡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術雖然手術適用范圍不斷擴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臨床上治療膽管結石方法較多,有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腹腔鏡聯(lián)合十二指腸鏡、腹腔鏡聯(lián)合十二指腸鏡與膽道鏡等,但各種方法均有利弊,應根據膽管結石大小、膽管粗細程度及患者經濟狀況等綜合判斷。筆者所在醫(yī)院多采用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一步到位的方法。膽道鏡的入路主要經膽總管前壁切口[7]。結石巨大、嵌頓或鑄型結石及合并肝內膽管狹窄造成取石困難,上述情況常同時存在,更增加了取石的難度[8]。而且此時膽管壁多水腫,取石網籃等常規(guī)方式容易損傷[9]。術中應用膽道鏡檢查的患者,術后膽道殘石率顯著下降。詹世林等[10]報道,術中應用膽道鏡后常規(guī)器械取石,殘石率由29.8%降至10.6%(P<0.05);有時只能采用活檢鉗蠶食法逐步咬碎結石,極為費力、費時[11-12]。腹腔鏡下膽道鏡聯(lián)合體內微爆破碎石儀治療肝膽管結石,提高了結石取凈率[13]。而對于膽總管巨大、嵌頓等難取性結石,殘石發(fā)生率仍較高,應用膽道鏡結合體內微爆破儀正好解決了上述難題,可縮短取石時間,降低取石難度及工作量[14],受到廣大患者與醫(yī)師的歡迎。
針對膽總管巨大、嵌頓等難取性結石,使用傳統(tǒng)鏡下取石器械往往難以取出,膽道鏡下取石網籃因結石巨大,膽管空間狹小,網籃無法張開套住結石,且結石可能損傷膽管壁;有時即使網籃套住巨大結石亦難以取出。如果粗暴操作,強行拉出,容易導致膽管損傷、出血。因此將這些結石破碎后,才能容易取出。目前碎石方法較多,有的方法雖然有效,但缺點也非常明顯。iMES-I型體內微爆破碎石儀具有碎石效果好,安全性高,操作、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采用安全高效的空化微爆破及液電效應原理,將電脈沖通過放電電極,在結石表面近距離瞬間釋放能量,在結石局部產生等離子體高壓區(qū),發(fā)生高壓沖擊波,所形成的聲壓壓強作用于結石并將其擊碎,碎石效果確切、高效,定位準確,局限范圍小,對周圍膽管壁損傷較小。郭家偉等[15]報道,根據結石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模式可達到治療目的,同時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杜立學等[16]報道,結石取凈率為96.7%,明顯提高了取石成功率;羅惠林等[17]報道119例均碎石成功并取出,結石破碎率、取凈率均為100%。本組病例結石破碎率、取凈率分別達到100%與97.3%。在碎石過程中需注意以下方面:(1)放電電極尖端抵達結石中央部位,距結石0.3~0.5 cm,電極頭部露出膽道鏡0.3 cm以上。(2)能量設定為0.3~0.6 J,可根據結石具體情況(如結石的軟硬度、位置、大小及膽管壁有無炎癥水腫等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模式。(3)當結石浮動不定時,可將其推向膽道的狹窄部位固定。(4)遇有膽管黏膜出血,可用腎上腺素鹽水沖洗。碎石后先用取石網籃取出較大的結石碎塊,無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排出泥沙樣結石。本組病例均放置T管,優(yōu)點是療效確切,可有效膽道減壓,具有防止膽漏、支撐作用,便于膽道殘留結石術后經膽道鏡取石等。根據膽管內徑放置T管,盡量放置較粗的,以便后期膽道鏡取石,一般為18~26F。短臂長度合適,過長容易造成左右肝管引流不暢,或抵住十二指腸乳頭造成消化道梗阻等。采用3-0或4-0薇喬線“8”字縫合膽總管切口上下端固定T管,以有效防止膽管脫落及膽漏。一般邊距為2~3 mm,第一個打外科結,防止線結松動。
筆者體會,具備豐富腹腔鏡及膽道鏡技術的條件下,雙鏡聯(lián)合應用體內微爆破碎石儀,根據膽管壁及結石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模式及能量,治療膽管難取性結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