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開拓中國諺語研究的新局面*

2020-12-02 13:15安德明
民間文化論壇 2020年5期
關鍵詞:民間文學諺語語境

安德明

前沿話題建設新時代的諺語學主持人語

縱觀中國歷史,不說諺語本身的豐富與普及,單就諺語的搜集、整理和出版而言,也是沒有任何國家可出其右。然而,目前國內(nèi)有關諺語的出版物較多是來自語言學、文獻學、外語教學等領域,民俗學界的討論則相對沉寂,對于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民俗學同行發(fā)展出的諺語學,以及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的跨學科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體系,更是鮮有論述,這尤其使得加強民俗學與民間文學領域的諺語研究成為本學科研究者的緊迫任務。

有鑒于此,本欄目以安德明的文章作為對中國諺語研究的概述、反思和相關研究新取向的探索,繼而以借他山之石的精神,通過當今諺語學研究最有聲望的學者之一沃爾夫?qū)っ椎拢╓olfgang Mieder)關于諺語起源的文章,展示不同的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最后,以張舉文對一條諺語文本的研究為例,強調(diào)諺語在表達和強化一個文化中的生命觀時的重要性,提出在跨文化闡釋中的一些理論思考。其最終目的,是希望借助《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諺語卷》項目的歷史契機,推動中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諺語研究,并建設新時代的諺語學。

——主持人 張舉文

作為民間文學中具有廣泛影響的一種體裁,在我國,諺語自古就受到文人知識分子的關注,不僅被歷代各種典籍文獻大量引用,而且明清以來陸續(xù)出現(xiàn)了諸多專門的作品集,從不同方面集中展現(xiàn)了這一文體的特征和價值。不過,與神話、故事、歌謠等其他民間文學體裁相比,有關諺語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而且,已有的研究當中,也存在不少有待拓展和深化的地方,特別是在諺語的定義、屬性、功能,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有鑒于此,本文擬結合筆者多年來持續(xù)關注諺語問題的心得,以及編纂《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諺語卷》過程中的相關思考,圍繞上述問題進行再思考,期望能為推進諺語的整體研究、開拓中國諺語研究的新格局貢獻些許的力量。

一、諺語的定義、分類與內(nèi)在特征

諺語是一種古老的體裁。有關它的稱謂,在我國歷代文獻和民間口語中,至少有十多種不同的說法,例如“里諺”“鄙諺”“俚諺”“俗諺”“鄙語”“野語”“常言”“俗話”“老話”“古話”,等等。而“諺”這個概念,最晚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成了有關這一文體的最常見的指稱。

不過,古代文獻中的“諺”又是一個多義詞,在不同文獻和不同語境中,它的意義有很大差別。首先,諺具有形容詞的性質(zhì)。例如,《尚書·周書·無逸》:“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痹谶@里,諺是指叛諺不恭的意思。

其次,作為名詞的諺,通常有三種涵義。第一種,也是最為主要的一種,就是我們所說的諺語。例如,“俚語曰諺”(《尚書·無逸》某氏傳)、“諺,俗語也”(《禮記·大學》釋文)、“諺,直言也”(《文心雕龍·書記》)、“諺訓傳言,言者直言之謂,直言即徑言,徑言即捷言也”(《古謠諺·凡例》),等等。第二種,是表示“俗語”或“俗稱”的意思。例如,“諺稱吏部為‘例部’”(《宋史·選舉志·銓法》),“所以被訪之家,諺稱為‘刬’,毒害可知矣。”(《明史·刑法志三》),等等。第三種,則是指短小的歌謠。例如,“兄弟五人,并有才名,鄉(xiāng)里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三國志·蜀書·馬良傳》)、“三府諺曰:‘車如雞棲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后漢書·陳王列傳·陳蕃傳》),等等。第三種例子中提到的“諺”,雖然從形式上來看短小凝練,合轍押韻,節(jié)奏明快,而且可能在文獻所記錄的當時當?shù)貜V為流傳,卻并不是我們所說的諺語,而是屬于時代歌謠。它們同諺語的主要區(qū)別就在于,這些內(nèi)容是為時人、時事而作,是關于具體人物或事件的描繪,而非對于社會經(jīng)驗或自然知識的總結。

諺所具有的上述不同涵義,是不同時代背景下人們不同認識的反映,尤其體現(xiàn)了諺語與民間文學其他一些體裁之間高度的相似性,以及相互之間容易混淆的特點。這就使得對于諺語做出一個明晰、準確的定義格外重要。

中外有關諺語的定義不勝枚舉,可謂眾說紛紜,迄今也未形成統(tǒng)一的看法。例如,在中國學界,有這樣一些影響較大的觀點:“諺是人的實際經(jīng)驗之結果,而用美的言詞以表現(xiàn)者,于日常談話可以公然使用,而規(guī)定人的行為之言語。”①郭紹虞:《諺語的研究》,見:《語文通論續(xù)集》,上海:開明書店,1949 年,第155—190 頁?!爸V語是民間集體創(chuàng)作、廣為口傳、言簡意賅并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jīng)驗的規(guī)律性總結?!雹谥袊耖g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諺語集成·總序》,1990 年。在英語世界,對于諺語(proverb)的解釋則更為豐富:“街頭的智慧”“日常經(jīng)驗的女兒”“日常公認的用法中簡短精煉的言語”“通常以比喻或押韻的形式來表達通過經(jīng)驗或觀察獲得的某種真理并為大眾所熟悉的簡明的話句”(見《牛津英語辭典》)、“被公眾所使用的有關智慧或忠告的簡短陳述”(《哥倫比亞全書》)、“簡短而具有警示意義的通俗格言”(《韋伯斯特新國際辭典》),等等。綜觀各種定義,它們通常都強調(diào)諺語總結經(jīng)驗、講述道理、形式簡練以及為大眾所接受的特征。③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諺語集成·總序》,1990 年;武占坤:《中華謠諺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年,第3—6 頁;Neal R. Norrick. How Proverbs Mean: Semantic Studies in English Proverbs. Berlin, New York, and Amserdam: Mouton Publishers, 1985.pp.31-51.

參照已有的多種觀點,本文對諺語作如下的界定:

它是以簡短易記的語句和相對定型的結構來總結集體經(jīng)驗、傳授普遍知識、講述基本道理、指導或規(guī)范人的社會實踐且世代相傳的口頭語言藝術。它具有突出的口語性特征,同時又言簡意賅、節(jié)奏鮮明,常常表現(xiàn)為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的是一種確然的論斷,在日常應用中具有“公理”的性質(zhì)和作用。

千百年來,我國各族人民創(chuàng)作和積累了豐富的諺語作品,其內(nèi)容涉及對人們生存環(huán)境及社會生活各個重要方面的認識、總結。這些諺語,廣泛分布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當中,它們既在一般的、普遍性的道理上體現(xiàn)出符合中華民族世界觀、價值觀的一致性,又在具體的經(jīng)驗與知識方面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借用一句諺語,這也就是所謂的“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群體,其具體生活實踐和文化形式在具體表現(xiàn)上各有不同,卻又都屬于 “風”或“俗”這個更大的分類范疇,因而都是可以通約、可以理解的。正是由于這樣的可通約、可理解的特征,我們可以根據(jù)諺語文本的內(nèi)容,并參照互文性語境對它進行分類。從大的方面,它們可以分為自然、生產(chǎn)類諺語和社會諺語兩類。更進一步,則可以分為以下8類:自然諺語、農(nóng)諺、行業(yè)諺語、事理諺語、修養(yǎng)諺語、社交諺語、生活諺語和時政諺語。這種劃分,是從共時性的角度對當前所見諺語內(nèi)容的一種靜態(tài)劃分,但需要說明的是,從歷時性和動態(tài)的角度來看,在不同歷史階段,由于社會生活形態(tài)的差異——也由于我們今天所見記錄諺語的文獻的意旨、情趣各不相同,每個時期諺語的主要內(nèi)容、類型及應用情況,往往會有不同的側重,而不一定整齊劃一地呈現(xiàn)為上述全部分類的面貌。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農(nóng)諺的產(chǎn)生及其應用,均有特殊的地域適應性。這一點,在有關種植業(yè)的農(nóng)諺中尤其有明顯的體現(xiàn)。比如,有的地方說,“白露高山麥,寒露種到河壩里”,但有些地區(qū),則強調(diào)“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體現(xiàn)出既要“不違農(nóng)時”又要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特定的氣候狀況來安排具體生產(chǎn)時間的特征。

而在事理諺語、修養(yǎng)諺語、社交諺語、生活諺語和時政諺語等不同類型的社會類諺語中,除了部分直接表達相關觀點的內(nèi)容之外,大多都是通過比喻或類比的方式來強調(diào)勸誡的意義。其基本表現(xiàn)形式,均是表面陳述一個經(jīng)驗性的事實,實際上卻包含著更加深層的道理,像“輔車相依,唇亡齒寒”“雖鞭之長,不及馬腹”等,其中都普遍采用了象征、隱喻之類的修辭手段。當然,這樣的內(nèi)容,要得到大眾的認可并長久流傳,首先必須在第一層面的事實表述上要客觀、準確,經(jīng)得起檢驗,然后才可能進一步恰當傳達第二層面的比喻性意義,從而獲得生命力。倘若一則類似的韻語,在第一層面的經(jīng)驗事實總結和表述上就存在問題乃至錯誤,就根本談不上引發(fā)更深層次的意義,更不可能得到長久的流傳。

社會諺語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內(nèi)容,表述的是某一具體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例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事見《史記·項羽本紀》)、“韓信用兵,多多益善”、“一飯值千金”(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等等,這一類諺語,除了個別表達特定時代、特定環(huán)境下的經(jīng)驗的條目之外,都具有這樣的特征:在內(nèi)容上,其所涉及的人事,都變成了象征化的、比喻性的形象;在形式上,它們均非鋪陳描寫,而只表達一個明確的論斷;在應用上,它們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磨煉,都變成了可以脫離所涉及的具體人事、在其他類似語境下被使用的象征符號(也就是具有一般性、規(guī)律性的特征)。這三點,構成了以歷史人物或事件為題材而形成的諺語的基本要素。

進一步來看,諺語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均體現(xiàn)出很強的結構性特征。一方面,它的內(nèi)容中,常常體現(xiàn)出中國人思維或觀念中明顯的結構與反結構關系,這主要反映在社會類諺語中,關于為人處世的道理,每個時期往往都可能同時存在表達截然相反的兩種觀念的諺語。例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忠臣不事二主”與“良禽擇木而棲”,“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與“好死不如賴活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與“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等等。這反映出不管是針對哪個領域的問題,人們都會有兩種理解和解決的思路,可以說是生活復雜性和人性復雜性的體現(xiàn)。而不管是哪種觀念,都同樣采取了諺語這種表達形式,這又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諺語所具有的權威性和特殊的功能。相比之下,有關自然知識或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諺語中,類似的情況卻比較少見。這方面的諺語,一般都只講述一種唯一的道理,這個道理可能會隨著技術經(jīng)驗的逐漸積累和變化而改變,卻很少有兩種對立的認識同時存在的情況。

諺語在形式上的結構,也就是它在使用中體現(xiàn)出的結構。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 它必然在一段實際的或假定的對話中出現(xiàn);2. 它的使用,時刻是作為一種交流的模式而呈現(xiàn),即使是在人們以書面形式寫在自己的日記中,使用諺語也是為了同潛在的讀者進行更加充分的交流,也會受其他相關話語與背景知識的限定;3. 引用諺語者的身份、地位及其期望達成某種目的的決心,對諺語應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4. 在對話過程中,使用諺語往往會起到借助于傳統(tǒng)來強化話語權威性的作用。

二、諺語與其他相似體裁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作為一種語言藝術,諺語與俗短語、歌謠、格言及歇后語等其他相關體裁之間,有極高的相似性,十分容易混為一談。對諺語同這些體裁之間的不同進行區(qū)分,將更加有利于認識諺語本身的特征。

諺語與俗短語的區(qū)別。與諺語相似,俗短語也是相對定型并廣為流傳的形象化的口頭語言形式,其中有不少內(nèi)容,往往很容易被當作諺語來看待,例如,“臨時抱佛腳”“說時遲那時快”“一不做二不休”“坐山觀虎斗”“打開天窗說亮話”,等等。但結合我們有關諺語的定義,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類的短語,大都缺少傳授知識與經(jīng)驗或講述道理的特征,而主要是有關某種狀態(tài)或性質(zhì)的藝術化描?。煌瑫r,它們所表達的,是不完整的意思,通常只能作為“句子成分”而不能作為完整的句子來獨立使用,因此,它們不屬于諺語。

諺語與歌謠的區(qū)別。一般而言,歌謠篇幅都比較長,那些由四句以上內(nèi)容構成的結構完整統(tǒng)一的韻文,通常都不屬于諺語。但是,如上文所述,不少只有兩三句的短歌謠,卻容易被當做諺語。對于這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富于韻律和節(jié)奏、句意完整,在內(nèi)容上涉及人物、事件的藝術性短語,通過檢驗其是否具有總結和傳授一般性的知識與經(jīng)驗或講述某種道理的特點,我們就可以判斷它們究竟屬于諺語還是歌謠。例如,“六月里來熱難當,莊農(nóng)戶倒比生意人忙”,是描摹農(nóng)忙時節(jié)忙碌景象的歌謠,而“六月忙,繡花姑娘請下床”,則是總結農(nóng)忙時期相關經(jīng)驗的諺語。

諺語與格言的區(qū)別。格言是同諺語最為接近的一種體裁。廣義的格言,指的是含有教育、勸誡意義的現(xiàn)成話,①參看李耀宗:《民間諺語謎語》,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 年,第43 頁。不少社會類諺語就包括在其中。這里要與諺語加以區(qū)分的,是狹義的格言,即由著名人士或典籍所發(fā)明的流傳較廣的訓誡性語句。按照一些學者的研究②參看薛誠之:《諺語的探討》,《文學年報》,1936 年第2 期。,這二者之間的區(qū)別主要包括這樣幾點:諺語屬于口頭語言藝術,且其作者不明,如“站得高,看得遠”;格言屬于書面創(chuàng)作,大都能確定出處或作者,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諺語因口耳相傳的需要決定了它富于韻律、形式短小的特征,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格言則長句子較多,且可以表現(xiàn)為散文形式,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諺語不全是訓誡類的,即使包含訓誡的內(nèi)容,也大都表現(xiàn)為暗示或平和的語氣,如“磨刀不誤砍柴工”;格言幾乎全是訓誡類的,且其語氣通常都比較嚴肅,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諺語與歇后語的區(qū)別。歇后語又稱“俏皮話”“獨腳語”“引注語”“縮腳語”等,是一種帶有隱語性質(zhì)且風趣幽默的口頭常用語,由近似于謎面和謎底的兩個部分組成,例如,“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張飛拿耗子——大眼瞪小眼”“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等等。一般來說,諺語同歇后語還是比較容易區(qū)分:歇后語往往由側重各不相同的前后兩個部分組成,前一部分以白描、比喻等不同的手法引出謎面或喻體,后一部分則以概括的方式點名謎底或本體,也即全句的重點,例如,“小卒子過河——回不了頭”;諺語所強調(diào)的重點,則包含在全部文本的始終,沒有如上所說的差別,如“小卒子過河頂條車”。歇后語的功能,主要在于增強語言的趣味與活潑,如“牛犢子捉狼——膽大不要命”;諺語則著重于知識與經(jīng)驗的總結或道德的勸誡,如“初生牛犢不怕虎”。歇后語并不講究節(jié)奏或韻律,如“六月里的稻谷——一天一個顏色”;諺語則具有突出的韻律特征,如“六月六,看谷秀”。歇后語常常只能作為句子成分來使用,而諺語則能夠獨立成句。

以上所述,只是諺語同相鄰體裁之間相對的區(qū)別。需要注意的是,有許多具體的文本,或者很難簡單地把它界定為某一種體裁,或者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會發(fā)生體裁屬性的轉換,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說是口頭藝術本身富于生機與活力的體現(xiàn)。例如,有的歌謠中的一些句子,可能本來是對當時流傳的諺語的引用;另外一些句子,開始時可能是歌唱和描繪具體的生產(chǎn)勞動的,但由于其所描述的生產(chǎn)活動具有可重復的特征,因而變成了一種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總結,加上篇幅精煉,富于節(jié)奏和韻律,因此,又逐漸變成了諺語。也就是說,盡管歌謠大多都是因時人、時事所作,內(nèi)容往往同具體的、特定的時代、人物、事件密切相關,但其中也有不少可以轉換成表達知識和經(jīng)驗的諺語。發(fā)生這種轉換的原因,既同這些歌謠在形式上的短小精煉有關,更同其內(nèi)容對相關人群的生活實踐具有指導意義(例如傳播知識、經(jīng)驗等)有關。例如:“寧飲三升酢,不見崔弘度;寧茹三升艾,不見屈突蓋”(《隋書·崔弘度傳》)、“有風七里,無風七十里”(七里灘諺,見《輿地紀勝》)、“晴禹祠,雨龍瑞”(紹興邦人舊語,見《輿地紀勝》),等等,它們均是關于某個特定地區(qū)或特定群體的專門知識和經(jīng)驗的表達和傳授,因此,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當時該地區(qū)或人群中的諺語。此外,如前所述,也有一部分同具體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有關的精煉韻語,像“死諸葛走活仲達”(《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之類,由于在流傳過程中所涉及的具體人物或事件逐漸演變成了象征化的、比喻性的形象,因而也成為了表達一般性經(jīng)驗的諺語。類似的例子,在格言、歇后語等當中也能發(fā)現(xiàn)很多。

三、中國諺語的發(fā)展及其搜集研究

在我國,至少在先秦時期,諺語就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種結構模式和藝術手法十分成熟的文體。后世諺語中普遍采用的對偶、比喻或直言其理的修辭手段,在這一時期已得到普遍應用。同時,許多后世流行的諺語作品,這時也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內(nèi)容廣泛涉及倫理、修養(yǎng)、社會行為準則及一般事理等各個方面。例如,“君子愛人以德”(《禮記·檀弓上》)、“君子周急不濟富”(《論語·雍也》)、“君子成人之美”(《論語·顏淵》)、“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厚者不損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軀以要名”(《戰(zhàn)國策·燕策》)、“遠親不如近鄰”(《韓非子·說林上》)、“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戰(zhàn)國策·韓策》)、“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周語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風馬牛不相及”(《左傳·僖公四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守微》)、“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順化》)、“遠水不救近火”(《韓非子·說林上》),等等。其中所強調(diào)的道理和原則,不僅為當時的社會生活確立了基本的規(guī)范,而且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傳統(tǒng)中的核心內(nèi)容。

由此可見,諺語在語言文字形成和發(fā)展的早期,就已經(jīng)成為民族精神的特殊表達形式,成為民族文化表達體系中重要的“關鍵詞”。它既是對民族精神的總結和體現(xiàn),反過來又對這種精神發(fā)揮著強化作用。作為一種成熟的文體,在后世的發(fā)展中,盡管它也會不斷發(fā)生變化,但變化主要體現(xiàn)為內(nèi)容因社會生活的日益豐富而不斷拓展和累積,卻很少再有更多藝術手段和結構形式上的增加。

另一方面,作為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大國,我國先秦時期也出現(xiàn)了許多有關自然知識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諺語,例如,“上天同云,雨雪雰雰”(《詩經(jīng)·小雅·信南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jīng)》)、“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詩經(jīng)·豳風·七月》),等等。這方面的內(nèi)容,隨著后世農(nóng)業(yè)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生產(chǎn)活動的日趨多樣而不斷調(diào)整和增加,積累也十分豐富,是我國諺語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國最早的諺語輯錄出現(xiàn)于宋代,是周守忠編集的《古今諺》。該書盡管今已不傳,但它開創(chuàng)了文人輯錄諺語的風氣。明清時期,出現(xiàn)了一批輯錄古今諺語的專書,如楊慎的《古今諺》、郭子章的《六語》、曾廷枚的《古諺閑譚》、杜文瀾的《古謠諺》、范寅的《越諺》,等等,它們對保留我國古代諺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杜文瀾的《古謠諺》尤其稱得上中國古諺之集大成者。盡管該書以“謠”“諺”并列的處理方法同今天民間文學研究界把諺語視為獨立文體的做法有較大差別,但與一般諺語集只輯錄諺語條目本身的方式不同,它不僅通過引用自先秦至明代的八百六十余種文獻,輯錄了三千三百余首(條)古代謠諺,而且還對諸條謠諺引述本事,標明出處,并對各種疑難加以考證,從而在規(guī)模、見識和眼光各方面,都達到了歷代諺語專書乃至當代不少諺語集無法超越的水平。

“五四”以來,隨著民間文學研究的興起和不斷推進,有關諺語的搜集和輯錄得到了蓬勃發(fā)展,涌現(xiàn)出大量反映不同地區(qū)、不同領域生活經(jīng)驗的諺語專輯和部分學術論著。這些專輯,既有不同地區(qū)的諺語集,如顧頡剛《吳諺集》、趙質(zhì)宸《河南諺語集》、李壽彭《華北諺語集要》,以及山東省立民眾教育館出版部在清人馬星翼原輯《魯諺》基礎上校補完成的《山東諺語集》,等等,又有對全國范圍流傳諺語的輯錄,如史襄哉《中華諺海》、朱雨尊《民間諺語全集》及陳彭壽《民間諺語》等。與此同時,有關自然知識和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諺語中的科學性,也受到相關研究者或?qū)嵺`者越來越多的重視,出版了一大批以指導生產(chǎn)與生活實踐為目的的專業(yè)諺語集,如國立北平大學農(nóng)學院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系所編《農(nóng)諺和農(nóng)歌》、太行區(qū)農(nóng)林局編的《農(nóng)業(yè)指導手冊(第3 冊)·農(nóng)諺注釋》、夏云的《中華農(nóng)諺》、費潔心《中國農(nóng)諺》、陳卓民《中國氣象諺語集》,等等。上述這些諺語集,其資料來源既包括歷代相關著作中的內(nèi)容,又包括大量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采集,體現(xiàn)了一種不同于古代以文獻資料為主要來源進行輯錄的現(xiàn)代諺語集的編纂方式。這種編纂方式,在1949 年以后如雨后春筍般編輯出版的各種類型的諺語集中,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運用。而20 世紀80 年代初期開始的《中國諺語集成》工作,尤其把以現(xiàn)實采錄為主要手段的編輯模式推向了頂峰,它在采集、記錄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浩如煙海的諺語資料的同時,也生動、有力地展示了諺語所具有的鮮活生命力。

有關諺語的研究,在“五四”之后民間文學研究整體的推進當中,也日益確立學術規(guī)范并獲得發(fā)展,產(chǎn)生了以郭紹虞《諺語的研究》和薛誠之《諺語的探討》為代表的高質(zhì)量學術成果,開辟了其后直至今天中國諺語研究的道路??偟膩砜?,從早期到今天的諺語研究論著,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首先,形成了嚴謹、明晰的諺語定義,特別是通過與其他一些相近文體的對比,把諺語同俗語、謠、歇后語、格言等類似文本區(qū)分開來,厘清了諺語相對明確的邊界。其次,深入探討、總結了諺語的藝術特征、句法結構等,為理解其形式特征奠定了扎實基礎。第三,結合諺語探討中國民眾的思想、觀念和民族性,如分析某個民族的諺語所包含的教育意義、認識價值,或某類諺語中所包含的價值觀、所體現(xiàn)的生活文化狀況等,這方面的成果數(shù)量在諺語研究中所占比例最重,成績也蔚為大觀。此外,還有一些研究,是對各個歷史時期散見于不同文獻中的諺語資料的梳理,為認識歷代諺語的記錄和使用情況提供了重要線索。

四、語境在諺語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不過,相比于有關神話、傳說、故事等民間文學其他體裁的探討,特別是與大量而廣泛存在的諺語資料相比,諺語研究的成果并不很多。而且,隨著從“表演”視角來認識和解讀民間文學的觀念的不斷普及,這些研究中只重文本而忽略語境的不足也日益凸顯出來。這在大量有關諺語的認識價值、教育功能及其所反映的民眾世界觀、思想史、民族性格等問題研究的論著中,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它們大都是圍繞脫離了具體語境的文本而展開的討論。

例如,歐達偉的《“人勤地不懶”:華北農(nóng)業(yè)中的創(chuàng)業(yè)觀》,①[美]歐達偉:《“人勤地不懶”:華北農(nóng)諺中的創(chuàng)業(yè)觀》,董曉萍譯,《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3 年第4 期。通過大量華北農(nóng)諺來分析華北民眾思想,對認為中國農(nóng)民“宿命”“消極”“懶惰”等等之類的傳統(tǒng)觀點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因為作者從諺語中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思想表達。這種研究,可以說為從思想史的視角來思考和探索諺語乃至整個民間文學的屬性、價值和功能,開辟了一條新路。不過,盡管作者清醒地認識到,準確理解諺語的關鍵,是考察它們的使用情境,包括諺語被誰使用,為誰使用,在什么場合和時間使用,以及使用者自己對這種諺語文化的解釋等等,②[美]歐達偉:《中國民眾的正統(tǒng)與非正統(tǒng)觀念》,見[美]歐達偉著:《中國民眾思想史論——20 世紀初期—1949 年華北地區(qū)的民間文獻及其思想觀念研究》,董曉萍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 年,第46—69 頁。但由于他所依據(jù)的主要文獻——早期的諺語集——本身大都只有文本而沒有注解,因此,又不得不在明知資料存在某種缺陷的情形下以之為基礎來展開討論。實際上,諺語集、特別是20 世紀上半葉搜錄和編輯的許多農(nóng)諺集,往往因編輯者立場和目的(如啟蒙和教育民眾)而受到較多標準化的處理,這直接表現(xiàn)為對諺語來源和收錄內(nèi)容的篩選。這樣,單純從諺語集中的諺語文本來斷言民眾的思想就會有一定的風險,比如,你無法斷定一則諺語究竟是在多大范圍為人們所熟悉和應用,又在多大程度上對人們產(chǎn)生影響。一則也許并不十分流行的諺語,可能僅僅因為被搜集者記錄下來又被研究者看到,就當成了一個主要證據(jù),而某些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影響的諺語卻可能并沒有收入集子,也就不可能被研究者當做例證來分析了。

類似的問題,在另外一項諺語研究專著《中國人新論——從民諺看民心》中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該書從國民性研究的角度,圍繞國民心理的不同方面,對諺語進行了分類并以之支撐各方面的相關結論,這在有關國民精神的研究當中,頗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對于理解諺語的價值也具有積極的拓展意義。但由于全書所列舉的諺語都是獨立的諺語文本,而幾乎沒有涉及文本應用和流傳的語境,因此,在材料選擇上難免有先入為主之嫌。比如,書中在論述中國人的社會化歷程時,通過歸納和分析與個人修養(yǎng)和社會經(jīng)驗相關的諺語,認為這一歷程是“從正直走向圓滑”:人們在社會化過程早期認同的是立志做個正直人,但在實際社會生活中卻往往會做圓滑人。③李慶善:《中國人新論——從民諺看民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年,第121—133 頁。這種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其缺少不同諺語文本本身影響程度及影響范圍的信息,尤其是缺少有關表達同書中所選材料截然相反觀念的諺語材料的討論,因此,在說服力方面大打折扣。

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研究者把諺語看成了一種自足的、獨立存在的文本形式,而忽略了語境方面的因素。在這方面,研究者中曾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諺語的文本本身就具有自足的特征,不需要結合語境就可以認識和理解。另一種看法則強調(diào),由于文本的簡約性,一則諺語作品往往可能具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深層意義,這種意義只有結合具體語境才能加以正確理解。隨著學術的發(fā)展,后一種意見目前已成為諺語研究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觀點。④Sw. Anand Prahlad. African American Proverbs in Context.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6.pp.17-28.與這個問題相關的思想,在我國宋代以后出現(xiàn)的各種諺語專書的編輯體例中也有所反映:有的諺語集,只列諺語文本本身,并無相關應用情況的交代,有的則為每條諺語文本列出了具體應用的上下文。雖然這些集子均未明言同語境相關的問題,但從其具體做法上,卻可以清楚地看出只重視諺語文本和文本與語境并重的兩種不同思路。

諺語當然有著強烈的文本自足性,但是,如果要借助諺語來理解民眾的思想、觀念并保證這種認識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實——即比較全面地而不是部分地理解民眾思想,就必須同時關注和語境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研究者所掌握的諺語在多大范圍中流行?誰在使用這些諺語?這些諺語是針對誰而使用?人們在什么場合下使用諺語?使用這些諺語對使用者和聽者的社會關系、心理、行為、生產(chǎn)與生活實踐等具有什么樣的作用?對于同一個問題或現(xiàn)象,有時會存在兩個或兩種思想情趣截然不同的諺語表達,這種對立的諺語,又分別代表了什么人在什么樣的情境下的觀念?等等。而脫離了語境去分析諺語所體現(xiàn)的民眾思想,就只能很難回答上述問題,也無法由此做出進一步的判斷。比如,許多截然相反的諺語,可能只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的不同觀念,或者只是同一類人在不同場合、不同境遇下的經(jīng)驗和情趣表達。像“貴易交,富易妻”和“貧賤之交不敢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這兩則諺語,都是有關婚姻態(tài)度的表達,而且都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只從文本去看,究竟應該依據(jù)其中哪一則來總結人們的普遍觀點呢?恐怕很難有明確的結論,即使有,往往也是臆測多于實證。

在結合語境對諺語進行思想史的研究方面,王凱旋、李陽的《中國謠諺民俗史》①王凱旋、李陽:《中國謠諺民俗史》,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12 年。取得了較大的成績。該著作對謠諺所包含的社會文化與歷史內(nèi)涵進行了深入分析。盡管全書因作者旨趣所在沒有對“謠”和“諺”進行區(qū)分,而是予以并列處理,同時,書中把謠諺與民俗相對立、視之為民俗載體而非民俗有機組成部分的看法,與當前民俗學界的理解相差較大,而且也忽略了諺語作為民俗有機組成內(nèi)容所具有的自足性和能動性;但是,全書圍繞具體諺語應用的情境化語境以及社會歷史語境,力圖融匯古今材料而展開的探討,不僅有助于深入、廣泛地理解具體諺語文本的意義及諺語體裁本身的功能,在方法上也對整體諺語研究具有積極的推進意義。

可以說,語境是理解和研究諺語必不可少的因素。因為諺語“只有對理解它們的人而言,才是有意義的……‘要給傻子講諺語,必須解釋它的意義’(非洲西部阿善堤諺語)”②Bartlett Jere Whiting. When Evensong and Morrowsong Accord: Three Essays on the Proverb.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p.35.。而要理解一則諺語,必須結合語境方面的內(nèi)容或知識,包括具體交流發(fā)生于其間的情境性語境,以及時代語境、地域語境等。因為:

把為這個或那個族群的成員所了解的諺語條目編纂成冊可能是一件有趣的事,但是,如果一個群體諺語只是從早期流傳下來的少量的詞句,而其他群體的諺語卻是仍在經(jīng)常使用的修辭性格言,那么,這些條目的意義就會有很大的差異。對于后一類的諺語,民俗學者就需要了解那些諺語是在什么場合、如何被使用的,什么人在使用它們,為什么要使用,它們又是如何被嵌入一段會話當中的……用馬林諾夫斯基關于語言事實的論斷來說,真正的民俗事實,“是在其情境化語境中的完整表達”。③Bruce Jackson. Fieldwork. Urban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7.pp.29-30.

必須要說明的是,除了對話發(fā)生的具體情境及其上下文,語境還包括獨立諺語文本中的具體概念所包含和傳達的同社會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的知識背景,也即互文性語境或話語語境(discursive context)。④Richard Bauman. A World of Others’Words: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Intertextuality. Oxford and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4.pp.4-8.它使得處于同一社會文化傳統(tǒng)中的人們無需通過具體的情境性語境就可以理解某些單獨出現(xiàn)的諺語文本。例如,有些比喻性諺語,像“日中則移,月滿則虧”之類,采用的是借喻手法,隱去了比喻詞和比喻的本體。①武占坤:《中華謠諺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年,第60—61 頁。對于這類諺語文本的理解,通過對其修辭手法一定的了解和領會就可以實現(xiàn)。具體而言,這一諺語字面上表達的是對于自然現(xiàn)象的認識,僅從這一層來說,它本身就具有自然諺語的屬性。而其中所包含的比喻性意義,在我們對相關修辭手法、尤其是以相關修辭手法構成的諺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其他應用情況有較多了解的前提下,也能夠得到比較準確、恰當?shù)恼J識和領會。

總之,諺語不僅是一種文學的形式,而且是一種綜合的生活文化實踐,它通常只有在語境也即具體應用中才能體現(xiàn)出意義的完整性并發(fā)揮作用。因此,對諺語文本的輯錄以及有關諺語的考察,必須要結合語境的視角。

五、《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諺語卷》的編纂及其意義

近現(xiàn)代以來,特別是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隨著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傳統(tǒng)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急劇的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在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明基礎上的民間文學,也受到巨大沖擊,其中許多內(nèi)容開始走向衰落甚至消亡。諺語的情況也不例外。與過去相比,人們在口頭交流和書面寫作當中,引用諺語的狀況明顯減少,掌握較多諺語知識的人士,數(shù)量也有了明顯下降。這種現(xiàn)狀,是促使更多民間文學工作者積極投身到諺語及其他各種民間文學文體與民俗事象調(diào)查記錄工作的一個重要動因。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國范圍廣泛開展的“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就是這種大規(guī)模調(diào)查輯錄的突出范例。

三套集成工作的展開,為中國民間文學研究記錄了豐富的鮮活資料,積累了諸多的學術經(jīng)驗并促成了更多的思考方向,可以說在中國民間文學研究學術范式的當代轉型過程中發(fā)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不過,近四十年來,隨著學術的不斷推進,三套集成工作在新的學術視角觀照下也日益顯示出各種不足。以《中國諺語集成》中的一個問題為例,其編纂只集中于諺語文本而沒有關注語境信息,甚至連簡單的背景材料也很少提供,這使得其資料的完備性受到了很大制約,因而不能全面完整地展示諺語作為重要交流資源的特征。正由于此,《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諺語卷》工作的適時展開,就具有了特殊的意義。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諺語卷》將以省為單位,以民間文學研究新的理論與視角為指導,在廣泛參考《中國諺語集成》各市、縣卷本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對相關資料的補充調(diào)查和對省卷本的反思——尤其是對省卷本缺乏語境因素問題的矯正,編纂新的諺語集。其基本的編纂原則,是強調(diào)資料的活態(tài)特征,強調(diào)在所涉及范圍的實地調(diào)查;同時,還要求調(diào)查編纂者調(diào)查、記錄與諺語作品的具體應用相關的語境信息,并以逐條注解的方式,對諺語的自然文化背景、適用場合、使用方法、應用時的上下文關系、使用者和表達效果,以及諺語中的方言等進行選擇性解釋,從而盡可能地呈現(xiàn)諺語立體性的面貌。我們相信,這項工作的開展,將不僅有益于彌補《中國諺語集成》工作隨著學術發(fā)展而表現(xiàn)出的不足,進一步推動我國諺語研究的發(fā)展乃至民間文學學科的整體建設,而且,其對中國諺語更為全面、更加整體的輯錄和展示,也必然會為傳統(tǒng)文化的有機傳承及當代文化的繁榮興盛做出巨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
民間文學諺語語境
濟慈長詩《拉米婭》中的民間文學“母題”
創(chuàng)作與做夢:精神分析語境下的“植田調(diào)”解讀
中國民間文學藝術發(fā)展現(xiàn)狀與保護
主題語境八:語言學習(1)
主題語境九:個人信息(1)
民間文學是民眾自己的文學
諺語趣畫
跟蹤導練(三)2
諺語趣畫(一)
24節(ji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