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子興
梨園界有諺語說:“能者達三昧,各派有淵源,藝海拾古今,徹悟可通禪?!薄叭痢迸c“禪”本是佛家用語,指僧人修行的兩個階段?!叭痢笔俏虻昧耸挛锏臏Y源脈絡,掌握了“通禪”的功法;而“禪”則是“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是在“徹悟”之后心境有望達到的極致。
藝術講究技和藝,凡名家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先掌握了“技”,在悟得了“三昧”之后又坐見本性升華,從而打開了“禪”的大門,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創(chuàng)建了屬于自己的風格流派。
習藝者眾,成功者寡,各種藝術皆是如此。技和藝平平者居多,究其原因,或是技的功力未能達到“三昧”,或雖已是“能者”但始終未能捅破“禪”那層窗紙,結果是有技無神,藝術表現(xiàn)浮華蒼白。
聲樂藝術也是如此,歌者在求索“三昧”(即學技)的過程中,其發(fā)聲技術的掌控大體上都會經(jīng)歷從無技到有技,再從有技上升至無技三個階段。其中,有技,即學技階段最為艱難,相當一部分歌者因未能突破這一瓶頸而掉隊。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高級階段都是升至無技境界。歷史上最負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魯索,在談及自己歌唱技術的秘訣時就是“自然的歌唱”。
歌者進入無技的自然歌唱只能算是一位達到“三昧”的能者,距離徹悟的“禪”境尚有一段不可預知的距離。因為,不管多么漂亮的嗓音,如果沒有“魂”的注入,其聲必定是干枯的。而“魂”就是具有特色的情感,是歌曲演唱的核心,它的源頭來自歌者全方位的文化素養(yǎng)。
聲樂藝術是集多種學科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在唱聲的技術方面涉及物理聲學和生理醫(yī)學,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除主項音樂、文學外,還涉及美學、政治、歷史、地理等。這些都是鑄就“魂”的因子,把這么多的因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禪”定,才能與眾不同的“余音繞梁”,才能完成歌曲中“情”的表現(xiàn)。
書法界有“字如其人”之說,聲樂界也不例外。通過歌者的演唱,我們可以透視到他內(nèi)涵的深淺、多寡。歌者的演唱,是他對歌曲音樂風格和歌詞內(nèi)涵理解、詮釋是否恰當與得體的真實展現(xiàn)。宋代陸游在《示子遹》中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卑税俣嗄旰蟮慕裉欤@兩句詩仍然有著切中時弊的現(xiàn)實意義。
聲樂藝術的“禪”路是無形的,但它又是可以望及的。只要歌者在唱功“三昧”的基礎上,再著力歌外功夫,兼蓄古今中外的博覽積淀,個人的內(nèi)涵與修養(yǎng)自然會不同凡響,量也會逐步轉化為質。那時,“禪”就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