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生態(tài)文旅區(qū)實驗小學 袁 瑾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要讓習作指導課重返作文教學本真,讓學生筆下的文字靈動鮮活,教師務必要多給學生相應嘗試和指點,讓他們真正能以“以我手寫我想”,不斷促進學生真正關注生活,產生主動表達的激情,幫助他們在深入作文中展現應有的童真和童趣,從而打動讀者的內心。
實踐出真知。作文作為學生認識世界和積淀認知感受的重要載體,需要學生在親身感受世間萬物中找出認知的共鳴和觸發(fā)點。大凡名家大師都非常重視實踐的引領作用,都能用自己的眼觀耳聽手摸的形式感受世間的萬物。魯迅筆下的百草樂園是如此充滿樂趣,就是源于作者小時候在百草園中的玩耍,得益于自己在親身感受萬物中迸發(fā)的思維靈感。
作文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寫作的技藝和技巧,更是需要多帶領學生融入大自然,傾聽和感受來自花草樹木的聲音。如,在一篇題為《清晨的公園》作文指導中,不妨建議學生在雙休日的清晨能主動走進公園,去觀察公園里的景物和一些晨練的人們。通過這樣的引導,很多同學能夠發(fā)現清晨的公園是如此安靜美麗,清晨的公園是如此生機盎然。從清晨的湖面平靜和樹木成蔭中感受人們休閑的靜謐,從人們鍛煉的場景中感受“生命在于運動”的意義,感受欣欣向榮的景物與強身健體的人們所帶給我們的啟發(fā)。很多同學在觀察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在聆聽與觸摸的過程中感受到“一草一木都有情”。
教師多給學生觀察自然的時空,多帶領他們走出課堂,在近距離感受萬物中體味其中特有的意境與內涵。結合學生的觀察,多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多樣化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感受,多融入自己的意見,讓“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鳴躍然紙上。
學生作文需要引導,需要給他們自我醞釀和積極表達的機會,需要他們在自由演講時大膽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以自由演講為切入點,多給學生足夠表達,讓學生花更多的心思用在構思的“作”上。以自由演講為切入點,能幫助學生在自我積淀豐富語言表達素材中產生多樣靈活的思維方式,讓他們從表達中迸發(fā)出耀眼的思維靈感。
自由演講所見能使得學生在主動關注作文表達中形成多樣化感思。如,在《放學路上》的習作指導中,圍繞同學們在放學路上遇到的各種有趣的故事,不妨建議他們運用自由演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所見。有的同學說,自己在放學的路上看到了螞蟻搬家,看到了螞蟻排成直線有條不紊地搬家,有的嘴里咬著食物,有的負責在前面打探消息,有的則是維持著隊伍的秩序……有的同學說,自己在放學的路上看到了兩個戴紅領巾的小朋友主動攙扶著老奶奶過馬路,一路與老奶奶親切地攀談著;有的同學說自己看到了戴著紅袖章的青年志愿者幫助清潔工人打掃衛(wèi)生,認為自己應該學習青年志愿者,做對社會有貢獻的學生。
教師可在學生自由演講的時候多予以指點,鼓勵他們在主動融入相應的故事情節(jié)中多深入體味其中的表達主題。根據學生的自由演講,可建議學生進行深入歸納,總結相應的表達元素和要點。教師可運用多樣化指點的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深入構思,鼓勵他們在主動篩選相應素材中開闊眼界。
表揚是教師送給學生的最好禮物,是學生豐富自身認知思維情感的有效推動力。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在作文表達上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教師歡迎學生多寫出自己的作文,多組織他們進行展覽切磋,利于他們在相互學習中取長補短。組織展覽切磋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理解感知不斷豐富和深入的過程。
學生盡情展示成果,便于其在相互交流溝通形成多元化感知體驗。如,在《那一天,我……》的半命題作文指導中,建議學生根據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從自我的理解感知出發(fā),多給他們足夠的自由表達機會,引導他們在主動展示自己成果中深化感知。結合學生的自我展示,多鼓勵他們針對各自的理解體驗,建議他們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自己想說的話。有的同學寫出了自己在下雨天觀察燕子飛翔的情形,認為自己應該學習燕子,做一個勤勞勇敢的好學生。有的同學寫出了自己在炎炎夏日的某一天,幫助爺爺奶奶到菜園子里勞動的故事,感受到了“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的意義。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感知后,可組織他們進行展示,引導他們在相互切磋中提高自身語用綜合運用能力。
教師多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多鼓勵他們選出自己認為最佳的作文,引導他們在主動展示中相互學習,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展示,多給他們相應的點評,引導他們在主動相互學習和切磋中深化理解,幫助他們形成深刻印象。同時,歡迎同學們多登臺表達,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分享自己的經驗方法,不斷促進學生感受表達帶來的樂趣。
如前所引,一切基于學生整體理解感知基礎上作文指導教學,是順應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前提下的活化,是滿足學生多元化發(fā)展需求的必然需要。突出童真和童趣,多給學生自由嘗試與大膽表達的機會,引導他們在關注生活和關心自我中找出表達的元素,定會給他們不一樣的真切認知,寫出真情實感的美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