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休賦閑,成天空閑無事,忽對“閑”字發(fā)生了興趣,尤其是古人那些詠閑詩,每每品讀,閑趣無窮。
人的生活離不開一個“閑”字。忙里偷閑的閑,閑情逸致的閑,閑云孤鶴的閑。牟融說“黃金難買一生閑”,歐陽修說“無窮興味閑中得”。當你事與心兩閑之際,不妨學一回東坡居士: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品出個“閑”的滋味來。
古人吟詩作賦,用上這個“閑”字,顯得瀟灑,顯得美妙?!伴e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說的是閑居;“數(shù)間茅屋閑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說的是閑讀;“身閑始更知春樂,地廣還同僻世喧”,說的是閑趣;“松陰坐永日,心與云俱閑”,說的是心閑;“目窮天變化,心靜地寬閑”,說的是清閑;“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說的是悠閑。王建的“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以閑襯忙;趙師秀的“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似閑實急;馮延巳的“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以閑寫孤寞;杜牧的“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以閑訴怨憤。同一個閑字在不同的詩篇中具有不同的神韻和情致。
“閑”字不僅入詩,而且也入聯(lián)。廣州“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寺曾有一聯(lián):“旭日朝霞紅雨亂;天風海水白云閑?!币粋€“閑”字,把對聯(lián)的意境寫活了。更多的文人崇尚閑適,寄閑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基本功。顧頡剛的書齋有聯(lián):“好大喜功,終為怨府;貪多務得,那有閑時。”清人黃遵憲有聯(lián):“壯志難磨,尚欲乘長風破萬里浪;閑情自遣,不妨處南海弄明月珠。”《戒庵老人漫筆》有聯(lián):“何愁白發(fā)能添老;須信黃金不買閑?!边@些都是“閑”聯(lián)代表作。
說到“閑”,自然扯到當今成為時尚的休閑。其實,休閑古已有之?!伴e情偶寄”是中國文人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采菊東籬、玩韻聯(lián)句、摩玩古鼎、煮泉品茗、獨酌花間,都透出古人休閑的情趣和個性。清人所謂“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或許正是中國式“休閑生活”的最好注腳。
休閑最講究是一份隨意,與任何形式無關?!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式的休閑;“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這是東坡式的休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杜甫式的休閑。當你心靜如水的時候,事事處處都是休閑。“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說的是讀書時的休閑;“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說的是釣魚時的休閑;“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說的是敘談時的休閑;“獨來新霽后,閑步澹煙中”,說的是散步時的休閑;“閑賞步易遠,野吟聲自高”,說的是郊游時的休閑;“獨臥空床好天氣,平明閑事到心中”,說的是獨臥時的休閑;“閑余何處覺身輕,暫脫朝衣傍水行”,說的是玩水時的休閑。
休閑的特征是心情的放松,這種放松,如山澗清泉,涓涓流淌;似天際浮云,悠悠徜徉。純真的休閑,會讓人領略到無盡的樂趣,獲得極好的精神享受?!皩櫲璨惑@,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p>
休閑重在自我品味,只要你需要,只要你喜歡,只要你的精神是徹底放松,干什么事都是休閑,散步也是,聊天也是,甚至連睡覺未嘗不可。歲月匆匆,人也匆匆。一個只能享受“忙”的快樂,而不能品嘗“閑”的情趣的人,會漏掉生命中很多可貴的東西。享受閑暇,尋找閑適,可以讓心有時間去瀏覽人生過程中無數(shù)旖旎的風光,可以有機會在一種忘我的境界中享受到人生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