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笛(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
朱立文先生在著作《美學大辭典》中解釋了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哲理性”的定義:
哲理性(philosophical meaning),藝術(shù)的基本屬性之一。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通過形象體現(xiàn)出對自然、歷史、人生的整體性把握和根本性認識。其特點有三:一是對形象的依附性。藝術(shù)中 的哲理,不是以游離于形象的概念或 邏輯形態(tài)出現(xiàn),而是蘊含在形象之中,借助于形象體現(xiàn),它也由此具有美學品格。二是對具體形象的超越性。……三是在 訴諸人們的直覺、情感的同時,還 訴諸人們的悟性,啟發(fā)人思考,燃起人們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求,使審美感受中帶有理性的內(nèi)容,成為飽含 著情緒色澤的感悟。①
文學作品作為種重要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形式,其哲理性往往體現(xiàn)在作品除了表達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志向抱負之外,還能夠引發(fā)讀者對生命、人生、社會生活的思考,既帶動讀者情感,也給予讀者理性的啟迪。蘇軾作為宋朝時期的一個詩人和哲人,早期受儒家思想影響極大,在仕途不順之時又曾以佛學思想、道家思想排解苦悶。以蘇軾、蘇轍、蘇洵為首的“蜀學”便結(jié)合了儒家、道家、佛學的思想,而在蘇軾的思想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三教合一”的特點。學者李春青曾經(jīng)指出:“蘇軾的進取不同于傳統(tǒng)儒家的救世,他的放達也不同于傳統(tǒng)道家的逍遙。他的價值觀乃是對儒、道、釋的重新整合與熔鑄。”②。多種思想的雜融使得蘇軾的文學作品中體現(xiàn)出他看待事物的多元性,既表達激昂澎湃的情感,又體現(xiàn)出他對社會、對人生的理性的思考。而《法惠寺橫翠閣》便屬于蘇軾的一首哲理詩,先引此詩:
朝見吳山橫,暮見吳山縱。 吳山故多態(tài),轉(zhuǎn)折為君容。 幽人起朱閣,空洞更無物。唯有千步岡,東西作簾額。春來故國歸無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錦,更看橫翠憶峨眉。 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 百年興廢更堪哀,懸知草莽化池臺。 游人尋我舊游處,但覓吳山橫處來。③
此詩作于公元1073年,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年三十七歲。蘇軾當時雖然得到宋神宗喜愛,但因為反對王安石的新政策,所以請求出京任職,被委任至杭州。筆者以《法惠寺橫翠閣》為主分析蘇軾詩文中的哲理性。
詩中包含了對于人生和社會的探索和思考,此乃哲理詩。而把理性的思考蘊含在詩句中的作品在中國古代早已出現(xiàn),楚辭中的《天問》和漢代的《誡子詩》皆為早期的哲理詩。學者金舒年在《略論宋代哲理詩》一文中指出:“詩中含有哲理,幷不始于宋代。但宋代哲理詩不僅數(shù)量多,并且趨于成熟,所以較有代表性?!雹芏愊橐壬治隽怂未咳松钊胨伎颊芾淼纳鐣颍?/p>
蓋宋代立國,勢成積弱;而其擴大科舉制,以文人知軍政,士以應試入仕,不乏居高位有吏責者,究心時事,必深入實際,不能徒托空言;且承儒道釋三家思想爭昌競盛之后,學者于此,不能不思所以取舍,故有宋為一士人深入思考政治與哲理之時代。⑤
宋朝重視文化,科舉制在宋朝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文人的地位得到提高。而與此同時,相對于唐代國勢的興旺而言,宋代時期國家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官僚機構(gòu)臃腫,西夏政權(quán)和遼政權(quán)加以威脅,社會危機嚴重,變法、改革的要求愈加強烈,理性化成為了封建朝廷時代的需要,再加上三教合一的思想逐漸興起,更多文人進行內(nèi)省和對事物哲理之探索,這為宋代哲理詩的盛行提供了背景條件?!疤圃姸嗲槭陆蝗?、情景交融之作。宋詩更多情理交融之境。”⑥宋代哲理詩在運用精湛的技巧的同時,反映出關(guān)于人生和世界的種種道理。
筆者認為宋代哲理詩有兩大類,第一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來體現(xiàn)出作者對人生道理的思考。這一類詩既生動傳神地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又巧妙地反映作者對人生道理的探索。以蘇軾的哲理詩為例,《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雹呒缺憩F(xiàn)了廬山的峻峭,又反映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之道理?!读退聸_師閘山溪為水軒》中“出山定被江潮涴, 能為山僧更少留。”⑧把在繁雜的社會中要保持清貞、清操自守的道理融入了對景物的描繪之中。蘇軾的《法惠寺橫翠閣》也屬于這一類,筆者在后文會進一步進行闡釋。
第二類借物說理,這一類的詩作議論的傾向比較明顯,作者往往通過描寫一個事物來表達人生道理。此處以蘇軾的《琴詩》為例: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雹徇@首詩以琴為描寫對象,表現(xiàn)了事物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的道理,具有較強的議論性質(zhì)。雖有強烈的說理性質(zhì),但詩人借用對物品的描寫表達出來,使得詩文形象又有趣味性,不束縛于乏味的說理性質(zhì),反映了作者寫作手法的精妙。
《法惠寺橫翠閣》作為蘇軾早期的一首哲理詩,其中體現(xiàn)了蘇軾對于人生和時間的思考,反映了蘇軾的哲學思想。筆者認為此詩蘊含的哲理包括三個方面。
本詩前四句“朝見吳山橫,暮見吳山縱。 吳山故多態(tài),轉(zhuǎn)折為君容。”⑩寫詩人于不同時間登上杭州的吳山,見到了吳山不一樣的面貌。蘇軾曾在不同時期擔任杭州知州和杭州太守,吳山頻頻出現(xiàn)在他的詩詞之中,如“蜀客南游家最遠,吳山寒盡雪先晞?!?。在一般的觀念里,山的形象為靜止的,所看到的景色的不一樣,皆因人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山代表著靜,而觀山的人代表著動,然而,蘇軾切換了一種視角,不再把人的活動作為景色不一樣的原因,而運用比喻手法,把吳山比作愛戀中的女子,在詩人的筆下,這兩句詩中觀山的人為靜態(tài),而吳山為動態(tài),吳山在早上和晚上展現(xiàn)出不一樣的容貌,似乎為心目中的郎君而精心梳妝。這樣生動地反映了吳山景色的精致和曼妙。然而到后文的“已泛平湖思濯錦,更看橫翠憶峨眉。”?吳山又變成了靜態(tài)的,而詩人的思緒又變成了動態(tài)的,這兩句詩使用了對偶的 手法,杭州的西湖讓作者想起了家鄉(xiāng)四川的濯錦江(今成都濯錦江),而眼前的吳山讓作者想起了家鄉(xiāng)四川的峨眉山。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正如宋代哲學家王夫之的“靜者含動,動不舍靜”理論,動和靜本身為相對的,判斷一個事物的動和靜其實跟觀察的視角有關(guān)系。而蘇軾在這首詩中用不一樣的角度觀察吳山,有動態(tài)的,有靜態(tài)的,有清晨的,有黃昏的。蘊含要從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道理。這樣的多角度觀察在蘇軾的詩文中幷不罕見,如《題西林壁》中的“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赤壁賦》中的“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都體現(xiàn)出從不一樣的角度看待事物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的道理。
北宋時期佛教盛行,許多的文人受佛教思想的影響。禪宗源于唐朝,盛于宋代,士大夫參禪學佛在宋代的時候已經(jīng)蔚然成風。而蘇軾“熱衷于禪,并且悟性極高,精通佛法妙諦”?。佛家講求“四大皆空”,宇宙間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內(nèi)都是虛幻的。禪宗主張“真性自空”,“空”并非說簡單的空無一物,而強調(diào)追求心靈的純凈,精神上的一塵不染。有學者這樣解釋禪宗主張的“空”:
“擺脫人世間的有無、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縛……達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在《法惠寺橫翠閣》這首詩中“幽人起朱閣,空洞更無物。唯有千步岡,東西作簾額?!?這四句展現(xiàn)了詩人對于“空”的思考。幽人,指隱士、雅士,此處既反映出了詩人對法惠寺高僧的贊揚,亦可看成詩人的自許。詩人在描寫了吳山的多姿之后,轉(zhuǎn)而描寫橫翠閣。詩人沒有選擇描寫閣內(nèi)的布置和格局,而選擇用“空洞更無物”?來形容橫翠閣。佛家的“空”能夠包含萬物。禪宗認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蘇軾深受禪宗“空”的義理的影響,原詩“幽人起朱閣,空洞更無物?!?這兩句中的“空”表現(xiàn)了作者對高僧那種心無一物、無遮無礙、包容萬物的心態(tài)的贊揚,以及作者自己對這種灑脫坦然的人生態(tài)度的欣賞和追求。蘇軾另在《送參廖師》中寫到“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從此可看出詩人在創(chuàng)作方面對“空”和“靜”的重視,以及作者超然的人生態(tài)度。而在《法惠寺橫翠閣》中,詩人以空寫實, 運用了佛學禪宗“空”的義理來贊揚法惠寺的高僧,體現(xiàn)了蘇軾對于佛家思想的理解及對于精神自由的重視。
“春來故國歸無期,人言秋悲春更悲。”?這兩句可以看作全詩的一個轉(zhuǎn)折,前文描寫山巒奇妙的景色和山中的橫翠閣,以寫景為主,而從這兩句起,詩人開始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進而觸發(fā)對人生短暫的思考。古時常常以秋景襯托悲涼的情緒,然而對于詩人來說,清新的春景更能夠觸動他思想的念頭。
春天,代表著一年的初始,而江南的春天總伴隨著陽光和溫暖,歷來被世人所稱頌。但對于長期在外地做官,歸期遲遲未定的蘇軾來說,春天的到來代表著離開家鄉(xiāng)的日子又多了一年,在外漂泊的日子又長了一些,這怎么能夠不讓詩人感到深沉的悲傷呢?不論杭州的山或者是水,全都能夠引起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懷念。
雖然對景物的描寫中流淌著作者思鄉(xiāng)的愁緒,但在本詩中,詩人并沒有把重點一直放在描寫思鄉(xiāng)的心情上,而進一步探討了人生的短暫和世事的無常,這使得這首詩不僅僅作為一首情感細膩的思鄉(xiāng)詩,也作為一首反映了生命哲學的哲理詩。唐朝李煜有名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把景物的不變和自身命運的跌宕起伏做對比,烘托了悲傷的情感。而蘇軾運用了這個典故,卻反其意而用之,認為雕欄也會腐爛,景物也會變化,正如人一樣,轉(zhuǎn)眼間就變老了,“ 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這幾句詩表現(xiàn)了時光飛逝、美好的事物容易轉(zhuǎn)瞬而逝的道理。接著作者繼續(xù)暢想未來,“百年興廢更堪哀,懸知草莽化池臺?!?幾百年之后,池臺樓閣可能早已經(jīng)化成了一片荒蕪的草地,自己也消失在了這個世界。這里反映了蘇軾對于人生苦短的感嘆?!叭松教幹嗡疲瑧骑w鴻踏雪泥。”?不論現(xiàn)在有多高的官職,有多美麗的景色,這一切都有一定的期限,都受時間所限制,不可能永遠地存在。對人生的短暫的感嘆其實可以看作蘇軾的詩文的一個特色,并且蘇軾的詩文中常常體現(xiàn)出他對人生無常、對無法把握住歲月的流逝的傷感。蘇軾早在剛離開家鄉(xiāng)的時候,就發(fā)出過“世間生死如朝暮”?的感嘆,他在密州擔任知州之時寫過“人生如朝露,白發(fā)日夜催。”?而在《赤壁賦》中,他寫到“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蘇軾對生命有限所懷有的悲劇意識。蘇軾善于在詩文中借助其他事物來表現(xiàn)對于歲月流逝的傷感,而具體的物品的變化,如本詩中的雕欄,能夠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時光的易逝、美好事物的短暫,進一步反映出人生短暫的哲理。
然而,蘇軾作為宋代的哲學家,擁有用哲學思維看待事物的能力,他在覺得時光易逝的同時,又認為用不變的觀點來看,人和事物都為無窮盡的。如他在《赤壁賦》中所寫: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蘇軾的《次韻柳子玉過陳絕糧二首》中提到“早歲便懷齊物志”?,由此可見蘇軾的思想受莊子的學說影響,在《齊物論》中莊子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雖然天地之間萬物的存在形式有著千差萬別,但物和我本質(zhì)上都一樣的。在蘇軾的觀念里,既然人和天地萬物在本質(zhì)上共生,又何必為人生之短暫而悶悶不樂呢? 而一個人的存在時間雖然有限,生命的潮流卻并不會停止,從不變的角度來看,人生也為無盡的。
同樣,在《法惠寺橫翠閣》中,詩人寫道“游人尋我舊游處,但覓吳山橫處來?!?詩人認為多年之后自己也會成為古人,新的游覽的人如果來到吳山的話,可憑借吳山來懷念自己,由此可見,在作者看來,自己和吳山一樣,可以永遠存在。這無疑體現(xiàn)了詩人樂觀超然的心態(tài)和灑脫豪放的人生態(tài)度,也反映出了萬物平等、生命之無限的哲理。
《法惠寺橫翠閣》作為一首雜言古詩,既抒發(fā)了詩人思鄉(xiāng)傷春的感情,又觸發(fā)了百年興廢之感,還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詩人使用了比喻、對偶的手法,讓詩句生動而有韻味。本詩并不以講述深刻的人生哲理為主調(diào),而用清新的語言,把詩人的哲學思想融入了對景物的描寫之中,讓讀者能夠在感受吳山美好景色和詩人細膩情感的同時,體會蘇軾詩詞的禪味。蘇軾的詩文體現(xiàn)了詩意和哲理的完美結(jié)合,亦體現(xiàn)了情感和思辨的相互交融。
注釋:
①朱立元:《美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頁649。
②李春青:《略論中國詩人的人格類型》,《文藝月刊》,1995年第3期,頁39。
③⑩????????蘇軾:《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頁426。
④金舒年:《略論宋代哲理詩》,《文史知識》,1994年第8期,頁22。
⑤⑥陳祥耀:《宋詩話(上)》,《福建師范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頁51。
⑦蘇軾:《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頁1219。
⑧同上,頁394。
⑨王水照、王宜瑗選注:《蘇軾詩詞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頁64。
?蘇軾:《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頁406。
?蘇軾:《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頁1219。
?蘇軾:《蘇軾文集 (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年,頁5。
?楊雨微:《從〈念奴嬌·赤壁懷古〉看蘇軾禪宗思想》,《中國民族博覽》,2019年第2期,頁191。
?陳建忠、張保太:《蘇軾作品中禪宗思想的滲透與挖掘》,《現(xiàn)代語文》,2013年6月,頁18。
?惠能:《六祖壇經(jīng)》,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頁31。
?蘇軾:《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頁905。
?李璟、李煜合著,王仲聞校:《南唐二主詞校訂》,中華書局,2007年,頁2。
?王水照、王宜瑗選注:《蘇軾詩詞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頁2。
?蘇軾:《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頁28。
?同上,頁686。
??蘇軾:《蘇軾文集(第一冊)》,1986年,頁5。
?蘇軾:《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頁274。
?陳怡:《〈莊子內(nèi)篇〉精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頁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