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維康
傅連暲
我的父親傅連暲,1894年誕生于福建汀州(今龍巖市長汀縣),1915年畢業(yè)于汀州福音醫(yī)院亞盛頓醫(yī)館,其后為大眾醫(yī)療保健服務(wù)了半個世紀,從1950年至1966年連任數(shù)屆中華醫(yī)學會會長。
多年來,在出版的書籍或發(fā)表于報刊的文章中,在寫到傅連暲時,有不少把傅連暲的姓名寫錯,有的把“傅”錯寫為“付”,有的把“暲”錯寫為“璋”。特別須提到的事例:1997年出版之后獲得第一屆出版圖書獎的《漢語大辭典》,其所載“疫區(qū)”詞條的釋義中,引用傅連暲《新中國衛(wèi)生保健事業(yè)的一大發(fā)展》文章內(nèi)容,也把傅連暲的“暲”字錯寫為“璋”字。鑒于此,特寫本文予以糾正,實有必要。
自古以來,漢文字典中,“傅”字和“付”字從來就不通用,這兩個字各有其含義。東漢文字學家許慎的《說文解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考究漢字字源的典籍,其中收載了“傅”與“付”兩個字,分別記載:“傅,相也?!薄案?,予也?!睍袑Α跋唷弊纸忉尀椤笆∫曇病?,引申為“相視”“扶助”;對“予”字解釋為“推予也”,引申為“以手推物予(給)之”。
隨著年代推移,“傅”字的含義擴展為輔佐、師傅、教導(dǎo)、涂搽、分布、跟隨、敷、附、傅姓等;“付”字的含義擴展為交給、支付、數(shù)量、托付、敷、付姓等。
正因“傅”字和“付”字各有其含義,因而各自組成不同含義的詞匯?!案怠弊值脑~匯,如“太傅”“少傅”“外傅”“師傅”“就傅”“傅父”“傅母”“傅相”“傅益”“傅粉”“傅色”等等,是決然不可用“付”字代替的。
1961年5月傅連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官身份證(傅連暲之子傅維暲捐贈)
1966年6月,傅連暲接見蘇丹醫(yī)學會主席穆罕默德·哈馬德·薩提時合影。
“付”字的詞匯,如“付給”“付予”“付款”“付貨”“付印”“付之一笑”“付之度外”“交付”“支付”“托付”“應(yīng)付”“對付”等等,也是決然不可用“傅”字代替的。而姓“傅”與姓“付”當然也不可等同。
關(guān)于傅連暲的“暲”字,《康熙字典》援引雕印于北宋時期的音韻學字典《集韻》,解釋為“日光上進也”。傅連暲誕生的時辰,正好是太陽從地平線開始出現(xiàn)的時刻,所以他的乳名叫“太陽生”,也就是新的一日之開始,而他的字輩是“新”字,所以他起初的正式學名為“傅日新”。后來他發(fā)現(xiàn)用“日新”為名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他取了很少出現(xiàn)同名的“連暲”之名。而“璋”是古代玉器名,可見“璋”和“暲”完全是兩回事,根本“風馬牛不相及”。
1951年傅連暲親筆題詞與簽名的影印件
總而言之,傅連暲的正式姓名起初為“傅日新”,后來改為“傅連暲”,沒有其他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