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修帖》又稱《致伯修老兄尺牘》,為翰牘九帖之二,是米芾為囑托友人買下之前見過的一幅法書而寫的信札,約書于北宋元符二年(1099 年)十月之后。為了確保買到的法書確實是他所見過的那幅,米芾在信中向友人描述了他所記得的一些特征,如“紙紫赤黃色,所注真字,褊草字,上有為人模墨透印損痕”,并且指出末尾有“來戲”二字,是一個名為“(biàn)才”的人留下的。由此可見,米芾十分珍惜這次買賣機會,以至于害怕友人買錯了對象。
著名書畫鑒賞家徐邦達先生曾言:“上款伯修,是陳師錫之字,師錫福建建陽人,歷官吏部考功員外郎、知宣州、蘇州。見《宋史本傳》卷三四六。吏郎員外郎屬文選司,所以稱他為‘司長’?!贝颂侄囔?,多沉厚之筆,寫得較為隨意,但無錯亂與漂浮之感。
釋文:
丞果實,亦力辭,非愿非愿。(前補書)芾頓首啟:畫不可知(旁注:不知好久),書則十月丁君過泗,語與趙伯充,云要與人,即是此物。紙紫赤黃色,所注真字,褊(扁)草字,上有為人模墨透印損痕。末有二字“來戲”,?才字也。告留,念其直,就本局虞候撥供給錢?;蚰馨孜崂嫌褏巧崛?,差兩介送至此,尤幸尤幸!再此。芾頓首上,伯修老兄司長。不記得也。在紙尾。來戲,?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