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增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模式的不斷升級,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的過程中,急需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在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去,在提升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本文主要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與問題、信息化條件下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以及相應的運用措施。
【關鍵詞】信息化;小組合作學習;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3-0116-02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Nanfeng Boarding Primary School,Minle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LIU Tianze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up‐grade of education models,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ng students,it is urgent to cultivate students'awar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In modern classroom teaching,teachers can introduc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which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learning while can also enhancing students'awareness of collaboration.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the importance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zation,and the corresponding application measures.
【Keywords】Informatization;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Learning strategies
在進行信息化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有效地提升小學生對網上信息知識技術的學習吸收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能切身體會小組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通過互動,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與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教學中占有關鍵的地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小組合作模式被廣泛運用以來,為課堂教學注入了較多的活力因素,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互通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團隊精神,促使其從被動的學習模式轉為自主學習模式,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其是否能靈活運用信息化進行教學?通過對本校進行調查顯示,隨著新課改革不斷地推進及愈發(fā)成熟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一線的教師都對這項教學模式表示了認可,認為其能較為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意識與團隊協(xié)作能力。但真正能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此模式的教師只占少數(shù),究其原因,總結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認為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用時較長
和原本集中式教學的授課模式相比較,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需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探討時間,導致嚴重消耗課堂時間,針對知識講解的方面來看,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特別是即將畢業(yè)的學生,本身擁有的學習時間就有限,所以該模式在畢業(yè)班并沒有被應用。雖然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較好,但在實際運用時還需實地進行調查、分析,從而發(fā)掘出較好的模式,有效地解決小組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二)教師對組數(shù)較多的班級調控難度較大
班級人數(shù)較多,導致被分的組數(shù)也多,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對班級小組調控、管理較困難的狀況。
(三)傳統(tǒng)教師慣有思維
受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shù)教師在實際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時,由于缺乏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了解及系統(tǒng)化的研究,所以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不能運用得得心應手,因此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后又變回了原來的教學模式。
二、信息化條件下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條件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策略的關鍵目標就是希望能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普及時,該項合作策略在現(xiàn)實實施時還有許多障礙。目前,學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小就備受寵愛,導致其對協(xié)調、合作的意識較為淡薄,在班級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難以展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之前在運用信息化技術、設備進行教學時,存在形式化的因素,使課堂環(huán)境氛圍較為沉悶、學生對課堂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不高,而教師又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限制造成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形式較為單一,創(chuàng)新的性能嚴重不足,導致學生對信息化技術的學習熱情下降,課堂沒有活力,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就下降了。所以教師在實施該模式時,要合理地結合信息化教學設備,對課堂相應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有趣、靈活的設計,運用合作策略,提升學生的互幫互助意識,在小組討論學習時進行適當?shù)囊龑?,促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
三、信息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運用措施
(一)合理使用網絡溝通軟件進行小組間的評價與管理
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的前提要求就是需對小組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與管理,因為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班級成員較多,不能進行均衡的授課。從各個學科的角度講,使用完全一致的組間與組內的性質進行分類的話,無法對所有學生進行差異性教學,大多的分組就是按照座位的便捷進行分組。若教師使用微信、釘釘?shù)溶浖M行分組教學,抑或運用專業(yè)的網絡平臺進行分組分科的教學,就能打破教學空間與時間的限制,使分成的小組能按照特定學科、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同質分組。將課堂所需的知識內容上傳到使用的軟件中,學生可以運用網絡進行實時互動交流、共同協(xié)作。
(二)運用網上知識資源提升小組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在信息化條件下,在網上大量積累教學知識資源,整合知識點,能提升小組學習的深度與廣度。教師運用網上優(yōu)秀的教育知識資源,在課前將相應的課堂任務布置在軟件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分工合作,處理好教師分發(fā)的任務。但網上資源比較廣泛,教師在運用信息化教學設備時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如可以給相應的知識網站,要求組內成員將查詢的知識內容分享在群內,實現(xiàn)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利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與深度
信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促使教育行業(yè)的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地進步,尤其是慕課、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快速發(fā)展,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工作產生了較好的影響。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的教學體系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對某個知識點或環(huán)節(jié)進行的精彩講解過程與教學互動以視頻的方式記載下來。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模式能夠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從而進行個性教學,主要用于課后進行學習與提升。從多方面幫助小組合作學習教育工作的開展,確保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結語
小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較為高效的課堂學習教學理念。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先進的信息技術也不斷運用在小組探究合作學習的模式中。運用這一模式能較好地提升小學生對網上數(shù)據(jù)庫信息知識的吸收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提升教學課堂的質量。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信息化條件下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課題編號:GS[2019]GHB0959)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游增良.核心素養(yǎng)下“先學后教”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4).
[2]楊春艷.開展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學周刊,2020(10).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