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中學 李 志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考慮學生認知的難度和可能存在的問題,既照顧優(yōu)生需求,又兼顧學困生的學習水平,找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點,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在課堂中是否充滿活力,有效的課前預習是保障。教師可以通過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帶著問題梳理教材,在自己的疑點和困惑點做標記。教師進行提前備課,圍繞學習目標設置切合學情和目標突破的教學設計。以問題導學,以問題督學,以問題促學,從而有針對性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師以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依托,充分利用對歷史事件的多元評價,激發(fā)學生的樂學情緒,引導學生在正確史觀指引下客觀地評價歷史事件。引導學生論從史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其以批判論證的眼光看待教材內容,從而使課本知識更鮮活。
課前巧設探究問題,讓學生先對探究問題初步認知,明確自身的知識盲區(qū)和認知邏輯誤區(qū)。教師在觀察中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師展示的史料進行分類和甄別,提升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讓學生結合教材及史料進行探究。教師的適當點撥和引導將既定的目標升華,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又讓學生感受到了分享成果和分享觀點的快樂。這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活躍課堂氛圍的重要抓手。
1.上好指導課。
教師講內涵、講聯(lián)系、講方法策略、講易錯易混點,“上掛下聯(lián),左沖右突”,講到位;學生理解要義、練習嘗試、歸納整理、拓展延伸,學到位。
2.上好講評矯正課。
教師根據(jù)講評課的規(guī)范,做到:分析歸類,形成目標;整體分析,激勵評價;呈現(xiàn)錯誤,問題歸類;現(xiàn)場糾偏,診斷矯正;補償檢測,拓展延伸;點評提高,反思提升。即使是上講評課,也要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3.上好自主研修課。
教師通過范例給學生引路,明確自主研修的內容、重點、思路、方式等要求。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展示交流、指導提示、表揚激勵等手段提高學生的自主研修水平。
1.要精研課程標準,以學科素養(yǎng)為指導,把教材作為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的載體。
歷史課程標準突出強調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弄清新變化、新要求,做到心中有課標。教材是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jù),教師要讀懂、讀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本”。教師還要對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源進行深入研究,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設計教學目標及突破目標的具體路徑。
2.基于學情的教學設計,鏈接師生互動的認識端口。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歷史教學設計必須基于學情。教師在備課時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能力、認知規(guī)律,設計教學時要圍繞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點撥方式、學生的反饋方式、教師的評價方式,還有學生學習活動的時間預設等。此外,還要認真分析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同一教學內容會產生什么不同的反應,預想的困難一旦出現(xiàn)采取什么策略等。
3.基于“活力”教學的學生學習行為。
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快速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師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記憶、理解、練習、矯正等學習任務。快速反饋。在第一時間搶答,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焖俪C正。當堂問題當堂矯正,當堂問題當天矯正,一周問題周末矯正。
教師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充滿活力地走進課堂。只有師生雙方認識水平高效對接,教師漸進引領,才能打造真實的“活力”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