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艷
●貴州省錦屏中學
高中政治教學不僅是政治知識的教學和傳遞,還是政治意識與政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完善。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知識教學與時政社團活動相結合,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適于學習、適于成長、適于進步的政治課堂學習與探究環(huán)境,并幫助學生在時政分析過程中實現知識的掌握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內容全面、范圍廣泛,不僅包含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還包括學生思想品質與精神的健全。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學習內容,采取將課本知識與社團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進而有效完善高中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同時,教師要積極利用時政社團的實踐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和政治核心素養(yǎng),進而幫助學生在時政社團活動的參與體驗過程中逐步實現政治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師要在時政社團活動中引導學生通過對時政進行分析建立對于我國政治立場的認同和肯定,并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國家自豪感。
例如,在教學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后,筆者結合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中美貿易戰(zhàn)”進行教學實施和活動組織。在組織社團活動的過程中,筆者以“中美貿易——一觸即發(fā)”為主題進行了多媒體資源展示,讓學生對這一時政熱點問題進行初步認知和理解。筆者借助中美多次協(xié)商的基本內容與過程進行了展示和多媒體講解,并借此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時政熱點,引導學生在活動討論和分析過程中認識到我國面臨的經濟機遇與挑戰(zhàn)。最終,學生在時政社團活動中紛紛感慨國家的強大,贊同國家對于貿易戰(zhàn)的處理態(tài)度,進而在實踐活動中實現政治認同核心素養(yǎng)的建立和完善。
教師要在時政社團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精神,并采用科學、理性、辯證的觀點來看待時政問題、分析時政問題。
例如,在教學完“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后,筆者結合“一帶一路”經濟貿易帶相關內容進行時政社團活動,并邀請學生結合時政新聞進行分析:國家為何要開展“一帶一路”經濟貿易方針?這種選擇符合人民的利益嗎?同時,筆者請學生結合課本知識理性分析“一帶一路”政策,實現學生理性精神的培養(yǎng)。
教師要在時政社團活動中逐步健全學生的法治知識,完善學生的法治精神。
例如,筆者以時政新聞“博鰲亞洲論壇”為主要討論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社團活動。在活動中,筆者針對李克強總理提出的減稅政策邀請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我國的稅收政策是保證國家機關與各個機構正常運轉的重要經濟來源,如果減少了稅收,是否會對我國發(fā)展不利?這樣做符合法律規(guī)定嗎?學生經過積極討論和探究,得出了一致結論,并在活動中實現了法治精神的培養(yǎng)與法治素養(yǎng)的健全。
教師還要在時政社團活動中強化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并借助時政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
依然以“一帶一路”時政新聞為社團活動的實施主題。筆者請學生以“一帶一路,從我做起”為主題說一說“一帶一路”與我們的關系。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主動投入到活動討論中,并表示“一帶一路”是國家發(fā)展的大事,與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關系。筆者肯定了學生的看法,并表示我們需要通過“一帶一路”的認知和了解來踐行習主席提倡的社會建設任務,并努力“從我做起”,建設文明、生態(tài)中國,進而共同推動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梢姡瑫r政社團活動的實施和組織不僅能強化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還能提升與完善學生的公共參與核心素養(yǎng)。
在高中政治時政社團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在時政分析、時政評論、時政探究活動中逐步實現政治認同素養(yǎng)的建立、理性精神素養(yǎng)的健全、法治精神素養(yǎng)的完善和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強化。這樣,可以有效深化學生的政治認知,提升學生的政治知識應用能力,完善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進而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名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