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哲
學者德波說,“放眼我們周圍的世界,各種事物如果不出現在網絡和社交平臺上,似乎就是不存在的?!北幻襟w呈現出來的校園暴力只是冰山一角,并不是每一起校園暴力都會得到外界的關注。這些引起人們極大關注的校園暴力事件往往都使用了直接、明顯的身體暴力或性暴力。但是,校園暴力除了這些可清晰識別的形式外,還有其他更為隱蔽的形式。
校園暴力包括身體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欺凌,實際的暴力行為中可能會出現多種形式,如精神暴力(威脅、恐嚇、敲詐)、語言暴力(如辱罵、中傷、羞辱)、關系暴力(群體孤立、排擠)、網絡欺凌等。一些校園暴力由于相比明顯的身體傷害更為隱蔽,因而也更容易被人們忽視,但它們也同樣給被施暴者帶來了嚴重的身心傷害。
演員馬思純曾在節(jié)目《看我的生活》中談及自己遭受校園欺凌的經歷,說初中生活就像是“地獄”,她告知父母時,也只是得到了“不要理會,你要努力地證明,你比她過得好,無視她”的回答。這無異于給原本就受到身心傷害的她又一次重擊,因為父母并沒有告訴她,被欺負不是她的錯是對方的過錯,對方的錯不應該由她來承擔。
這些問題并沒有像父母說的那樣,在她過得好之后就消失,反而像揮之不去的陰影,造成了她之后長期的不自信和不斷地自我否定,甚至影響了成年后的性格。
被施暴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受到這種對待,而施暴者可能也不知道這種行為究竟會給他人造成多大的身心傷害,甚至影響別人的一生。相關研究發(fā)現,校園暴力的被施暴者容易喪失安全感,形成恐懼、焦慮情緒,生活質量和學業(yè)成績會受到極大影響,可能出現人際交往障礙、厭學情緒,導致學業(yè)失敗和輟學。據相關數據顯示,經常被欺負的孩子在學校感覺自己是一個局外人的可能性幾乎是其他孩子的三倍,失學的可能性比那些沒有經常被欺負的人多出兩倍。
然而,校園暴力傷害的從來就不止受害者。從長遠看,校園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和實施者在未來會都遇到社會適應障礙,職業(yè)成就偏低,易產生反社會和犯罪行為。校園暴力不僅給雙方家庭造成了難以彌合的傷痛,也對社會造成了潛在危害。同時,它也讓校園籠罩在一種不安全的氛圍中,降低了學生的信任感和教育質量。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兒童,可以完全避免校園暴力。聯合國及若干國家實施的專項調查顯示,校園暴力和欺凌在全球各地都比較普遍。據推測,全世界每年有近2.46億兒童和青少年因體貌特征、性別、種族與文化差異等遭受欺凌。全球半數青少年遭受過校園內外的同伴暴力,超過1/3學生遭受欺凌,約有1/3學生經歷肢體沖突。
校園暴力與多種社會結構性因素相互交織,如不平等的權力關系,也與群體觀念、規(guī)范、個人經歷等因素相關。其中,性別是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校園暴力不只是校園暴力,也是一種性別暴力。
校園性別暴力是一種“針對女孩、男孩、跨性別兒童,且基于性別的刻板印象、傳統(tǒng)社會角色規(guī)范以及兒童的不同生理性別和性別認同等而發(fā)生的暴力”。遭受這種校園暴力的不僅是女孩,男孩和跨性別兒童同樣可能成為暴力的受害者。同時,男孩和女孩都有可能成為施暴者。這種暴力產生的社會根源仍然是大多數社會存在的性別不平等的社會結構,性別的思維定式和固有觀念。例如,“男孩應該像男孩”“男孩就應該霸氣一些”“男孩的暴力經歷是自然可接受的”等傳統(tǒng)觀念可能是導致校園暴力的原因之一。在這些觀念的影響下,男孩受到校園暴力后也不愿意跟成年人交流,他們會保持沉默,讓人難以發(fā)覺。一些校園暴力的受害者也可能因為這些觀念轉變?yōu)槭┍┱撸俅我l(fā)校園暴力。
女孩同樣也可能成為校園性別暴力的施暴者,而這些暴力的形式可能更為隱蔽和持久。根據相關數據,相比于男孩更容易遭受身體暴力,女孩則更可能遭受精神暴力、性暴力和關系暴力,例如受到排擠和謠言中傷。而在這些暴力形式中,性暴力對女孩造成了嚴重的身心傷害,語言和精神暴力等形式又因其難以明確界定,缺乏相應的懲罰措施,使女孩出于害怕心理,擔心被報復或繼續(xù)被群體孤立而縱容施暴行為的發(fā)生。
反對校園暴力,各國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2019年上映的電影《少年的你》將校園暴力問題呈現在公眾面前。電影中,校園暴力的受害者陳念反問警察,“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是這樣的話,你放心把孩子生出來嗎?”她也像在叩問著每一位銀幕面前的成年人。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減少校園暴力的發(fā)生?
公眾在對校園暴力問題予以越來越多的關注的同時,我國也針對校園暴力問題加緊出臺一系列法律條文和相關規(guī)定。2016年起,教育部聯合其他部門先后下發(fā)《關于防治中小學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圍繞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出臺一系列意見舉措。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也開展了一系列專項督導,推動各級學校落實學生欺凌和暴力防治。根據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網發(fā)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近三年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
2020年10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確指出“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對相關未成年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輔導、教育和引導;對相關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給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對實施欺凌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根據欺凌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其他國家也針對校園暴力與欺凌問題展開了行動,如美國所有州都通過了反欺凌法,對校園欺凌采取零容忍政策,一旦發(fā)現欺凌事件,必須立刻對嚴重行為學生直接開除,對開除學籍的學生,社會組織也對其進行心理干預;設立防校園欺凌委員會,學生和學生家長可以匿名舉報欺凌行為。在英國,所有學校都必須制定完善且強有力的反欺凌政策,學校會按計劃在校內開展校園欺凌預防活動,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校園欺凌是不被容許的。在課堂或活動、會議中,學校讓學生討論他們被欺凌的原因,并主動搜索學生之間存在的隱性沖突,第一時間防止欺凌事件的發(fā)生。2003年,澳大利亞制定了《國家安全學??蚣堋?,著力解決以校園欺凌、校園暴力、校園騷擾和兒童忽視與虐待為代表的心理安全問題,提出降低校園欺凌發(fā)生的概率、防止校園暴力的出現、消除校園騷擾的潛在威脅和提供解決兒童忽視與虐待的支持的具體目標。2013年,日本政府頒布了《校園欺凌防止對策推進法》,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學校、地方政府和警方三方聯手應對校園欺凌,明確了五類校園暴力行為,如冷暴力、語言暴力、肢體暴力等,還開通了24小時對話熱線等。
在終結校園暴力倡議中,聯合國特別提到終結校園性別暴力。2016年,聯合國婦女署出版了治理校園性別欺凌的全球指導性報告。2019年,在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女童教育倡議共同組織下,召開終結校園性別暴力全球研討會,尋求終止校園性別暴力的對策。
制止校園暴力我們還可以怎樣做?
要制止校園性別暴力,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方合作,長期努力。
(1)積極預防
不僅要預防暴力行為的發(fā)生,也要預防未成年人成為施暴者。在校園暴力發(fā)生之前建立預防暴力的相關機制,這是減少校園暴力發(fā)生的重要工作。
學校和家長都應該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正確引導。注重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別平等教育,避免他們成為施暴者。學生需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懂得如何通過各種渠道尋求幫助,利用其他非暴力實踐保護自身權益。學校應加強管理,制定校園安全法規(guī),將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納入學校安全工作統(tǒng)籌考慮,健全應急處置預案。加強師生聯系、家校溝通與互動,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對早期輕微的事件及時介入、有效干預,化解誘發(fā)校園暴力的苗頭。
媒體需要發(fā)揮導向功能,關注兒童權益,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減少大眾傳媒中的暴力因素對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加強反校園暴力的媒體傳播,宣傳和倡導性別平等和關注未成年保護議題,預防校園性別暴力。在報道校園性別暴力事件時,特別注重兒童隱私權的保護和增強社會性別敏感性。要遵守兒童最大利益原則基礎上的報道倫理,從兒童權利和社會性別框架出發(fā)分析校園性別暴力出現的廣泛原因和深遠影響。
(2)及時制止和依法懲處
國家制止和懲處校園暴力的法規(guī)應該得到有效執(zhí)行,有法必依,有錯必懲。
學校應設立處理校園暴力的專門機構或委員會,受到校園暴力時,能順利找到學校專門處理相關問題的機構或教師,向他們尋求幫助和保護。學校和教師都應認識到校園暴力是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侵犯,任何傷害、恐嚇、威脅都應嚴肅地處理,并對相關學生進行教育,與家長溝通以了解更全面的情況。
(3)提供有效的社會支持
懲罰施暴者是必要的,但是避免在被施暴者由于缺乏社會支持的情況下,轉化成施暴者也同樣重要。這需要社會為受暴者提供多種支持,為他們營造友好、理解和接納的氛圍,避免指責受害者現象的發(fā)生。
校方應該提供心理輔導,包括專業(yè)的、免費的心理健康咨詢,以及幫助受害者重新建立與周圍人關系的支持。
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對于孩子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家長應與孩子建立信任關系,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教育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包容差異;同時不能一味忍讓,要學會保護自己,利用合法合理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明確告知孩子遭受暴力不是他們的錯,任何事情都不能用暴力方式解決,及時介入,與多方溝通,為孩子提供幫助。
東野圭吾在《惡意》中寫道:“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討厭自己的人所散發(fā)的負面能量,他從來沒有想象過,在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孩子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本應是天真善良的孩子如何成為了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向他的同伴散發(fā)著惡意?那些不幸遭受到校園暴力的孩子后來又怎樣了,在他們身體的創(chuàng)傷逐漸愈合后,心理留下的陰影什么時候才會逐漸消散?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應該為未成年人創(chuàng)造怎樣的環(huán)境?社會、學校、家庭能為他們提供什么幫助,為他們提供怎樣的教育,讓他們能在陽光下健康地成長。然后堅定、勇敢地繼續(xù)相信周圍的世界和身邊的人,并努力讓自己,也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編輯:木木 ?沈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