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珍
患者男性,69 歲。因“反復心悸1 周余”收住入院。臨床診斷:竇性心動過緩,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植入RED01 型雙腔永久起搏器(美國美敦力公司),植入起搏器后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示(圖1):心房感知心室起搏(ventricular pacing atrial sensing triggered,VAT),竇性頻率約 100 次 /min,SAV160 ms,第 9 個P(AR)波未被心室跟蹤,AR 后 300 ms 處發(fā)放心房起搏(atrial pacing,AP),且于 AP 后 80 ms 發(fā)放心室起搏脈沖。動態(tài)心電圖診斷:雙腔起搏器,VAT 工作方式,起搏器開啟空白期心房撲動搜索功能。
討論空白期心房撲動搜索(blanked flutter search,BFS)功能是美敦力公司開發(fā)的一項起搏器特殊功能[1]。2∶1 心房撲動時,規(guī)律的F 波與QRS波群的2∶1 傳導關系可能會使一個F 波落在感知器的不應期中而不被感知、不被計數(shù);而另一個F波計數(shù)的結(jié)果僅為實際F 波數(shù)量的1/2,有可能低于模式轉(zhuǎn)換的心房頻率而不觸發(fā)模式轉(zhuǎn)換,并有可能誘發(fā)較快的心室起搏而損害心功能或引起其他不良后果,為了使起搏器能排除2∶1 心房撲動,設計了BFS 功能。BFS 運作時心室起搏(vebtricular pacing,VP)、心房感知(atrial sensing,AS)頻率通常較快,一般在 100~162 次 /min,起搏器在連續(xù)的AS-VP 感知方式中,且連續(xù)8 個AA 間期<2 倍的心房總空白期(TAB)[TAB=感知的房室間期(SAV)+心室后心房空白期(PVAB)];或連續(xù)8 個AA 間期<2 倍模式轉(zhuǎn)換頻率間期時觸發(fā)BFS 功能,起搏器自動延長心室后心房不應期(PVARP)到400 ms,PVARP 的延長使原來的AS 變成不應期心房感知(AR),VP 延遲發(fā)放,延長的VA 間期使原來空白期的P 波被感知,從而使連續(xù)的2 個P 波被心房感知器感知,使真正的P 波頻率和間期被測定,同時在AR 后開啟300 ms 的警覺期,如果在此期間內(nèi)未檢測到AS,則于AR 后300 ms 發(fā)放AP 脈沖,于AP后80 ms 處發(fā)放VP 脈沖,如本例患者。
起搏心電圖AV 間期80ms 現(xiàn)象還可見于以下情況:非競爭性心房起搏(noncompetitive atrial pacing,NCAP),心房同步起搏(atrial synchrony pacing,ASP)、心室起搏管理功能(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等。本例主要與 NCAP、ASP 相鑒別[2],三者 AR 后均可出現(xiàn) 300 ms 間期、AV 間期 80 ms 現(xiàn)象,但NCAP、ASP 是P-波或房性期前收縮與AP的距離(為 300 ms),BFS 是固有的心房波與 AP 的距離(為 300 ms),可與之鑒別;另外本例 P 波(AR)未觸發(fā)心室起搏,易診斷起搏器心房感知不良,也應引起注意。
圖1 患者的動態(tài)心電圖片段(AS:心房感知,AR:不應期心房感知,PVARP:心室后心房不應期,AV:房室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