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利英,史莉娜,馬曉麗,周子凡,張萬春,張錫友
(漢中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陜西 漢中 723000)
漢中是優(yōu)質(zhì)秈稻和雙低油菜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區(qū),常年種植水稻、油菜7.3萬hm2左右,是典型的稻油輪作區(qū)[1]。以往稻油輪作中,油菜育苗移栽,雖保證了油菜苗健壯、產(chǎn)量較高,但移栽前耕耙地、育苗、移栽,都費時費工,近年農(nóng)村勞動力不僅短缺,工費也越來越高,育苗移栽成本大幅增加,油菜栽植收益越發(fā)低微,降低了農(nóng)民種植積極性[1]。而機械直播技術(shù)省時省工,是油菜生產(chǎn)發(fā)展的大趨勢,也是漢中近年油菜種植大力推廣的技術(shù)[2],但是漢中在水稻收獲、油菜播種時節(jié),往往容易遇到連陰雨天氣,田塊泥濘,造成機械播種困難、播種質(zhì)量差、出苗差的情況,為了能夠解決栽植用工荒、高成本投入、機械播種無法按期作業(yè)的矛盾,我們不斷探索輕簡、高效的種植技術(shù),總結(jié)出了一套適宜漢中稻油輪作區(qū)的油菜稻茬免耕直播技術(shù)。
本技術(shù)是指,收割水稻后,不對田塊進行翻耕、不去清理稻茬,播種前,先將肥料順稻行施撒稻茬里、播種時將油菜種子直接播于稻茬里,然后將稻草鋪蓋在稻茬行間的一種輕簡直播技術(shù)[1]。該技術(shù)的優(yōu)勢,與育苗移栽相比:①無需育苗和移栽,快捷、省力,不用翻耕、起壟上行;②免耕,減少了土壤水分散失,保護了土壤結(jié)構(gòu)[3];③稻茬、秸稈腐爛還田,可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改善土壤質(zhì)地,還能提高秸稈利用率,減少焚燒污染;④可搶時早播,省工節(jié)本[4]。與機械直播相比,無需翻耕、整地,尤其在秋霖天氣情況下,也能及時播種,不誤農(nóng)時。因此,該技術(shù)即可替代育苗移栽技術(shù),也可在陰雨連綿、田爛濕度大、機械無法正常下田作業(yè)時,作為機械直播的替補技術(shù)。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護和促進農(nóng)民種植油菜積極性的作用,保障油菜種植面積,達到保收、節(jié)本增效的目的。
2.1.1 留茬開溝 在前茬水稻收獲前及時排水曬田,水稻收獲時,稻茬高度留在10 cm左右[1];水稻收獲后,盡快挖好“三溝”,溝溝相通,排灌暢通,創(chuàng)造適墑播種條件。
2.1.2 選擇良種 宜選擇發(fā)苗快、產(chǎn)量潛力大、抗病、抗倒性強、株型緊湊的“雙低”油菜品種[1,2],既有利于一播全苗,也有利于機械收獲。漢中地區(qū)可選用灃油737、蓉油15號、陜油28、秦優(yōu)28、寧雜11號等優(yōu)質(zhì)品種。
2.1.3 施足底肥 挖溝前,先將農(nóng)家肥均勻施撒于田面,用量1 500~2 000 kg·667m-2。在播前,每667m2底施45%的三元復(fù)合肥50 kg、硼肥1 kg,順著稻茬行,撒在稻茬內(nèi)[1]。
2.1.4 播前除草 水稻收獲后、油菜播種前5 d左右,每667 m2用滅生性除草劑,如10%的草甘膦30~50 mL兌水50 kg,均勻噴灑在田間,滅除雜草。
2.2.1 適期播種 漢中油菜高產(chǎn)適宜播期在9月20日至10月5日之間,在適期內(nèi)根據(jù)墑情、天氣條件,及早播種,以達到秋發(fā)冬壯的效果。
2.2.2 播量適宜 每667 m2播種量保持在250~300 g,可根據(jù)播期的早晚、品種的特性、施肥量、土壤墑情等進行適當調(diào)節(jié)。遲播的(10月10-20日)可增加播種量到400 g·667m-2,以密補遲。
2.2.3 播種覆草 采用人工播種,種子播在水稻茬里面,每稻穴播3~5粒種子??墒植シN子,也可用如礦泉水瓶、飲料瓶等小瓶底部打孔,瓶身綁在棍子上,制成簡易播種器,抖動播種。種子播后,在稻茬行間均勻地鋪蓋一層稻草。鋪蓋稻草既可保溫促苗、培肥地力,又可涵養(yǎng)水分,還能抑制雜草滋生[1]。
2.2.4 播后除草 播種覆草后24 h內(nèi),每667 m2用50%乙草胺80~100 mL兌水40~50 kg噴灑田間[2],防治雜草滋生。
2.3.1 適當定苗 盡量一播全苗,不間苗不定苗。倘若有弱小苗、苗扎堆,則需間苗,若是有斷壟或者缺行,也要盡早移栽補空。油菜4、5葉期前后,按照“間密留稀,棄小留大,棄病留健”的原則[1]和肥力水平來定苗。晚熟、肥高的,留苗密度宜小些,早熟、肥低的,留苗密度宜大些[1];整體上,定苗密度控制在2.5萬~3.5萬株·667 m-2之間。
2.3.2 合理追肥 11月上中旬追肥,每667 m2施用油菜專用配方肥35 kg。要是遇天旱少雨,稻草過干不腐,就用糞水潑撒草面,促進稻草腐爛[1]。12月底元月初結(jié)合冬灌,每667 m2追施10 kg尿素。返青抽薹后,每667 m2追用5 kg尿素、300 g磷酸二氫鉀,作蕾薹肥[1]。
2.3.3 病蟲防治 漢中油菜主要病蟲害有菌核病、根腫病、菜青蟲、蚜蟲等。輪作倒茬、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濕度,可減少這些病蟲害的發(fā)生。在此基礎(chǔ)上,對菌核病,于油菜初花期每667 m2用100 g的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對水40 kg[1]或者50%多菌靈500倍液噴灑防治[5];對油菜根腫病,要增施草木灰或者施撒石灰(75~100 kg·667m-2)來改變土壤酸堿度,及時拔出并集中燒毀病、殘株,同時在病穴周圍都施撒石灰消毒,防止病菌蔓延;發(fā)病初期,用15%的石灰水或者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油菜根,每15 d一次,連灌三次[5];對發(fā)生菜青蟲、蚜蟲的田塊,要及時用樂果、撲虱靈等藥劑[1],按比例要求兌水后噴灑滅蟲。有條件的地方,可用飛防技術(shù)措施防治。
2.3.4 草害防治 稻茬免耕油菜田里,易長再生稻、豬殃殃、繁縷、看麥娘等雜草,宜將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與藥劑防治相結(jié)合[1]。農(nóng)防措施有:①清理溝渠,用溝土壓草;②覆蓋稻草,用秸稈壓草;③追施苗肥,促苗生長,用苗壓草。藥防措施有:除了播前除草和播后除草,在前期防治效果不佳的田塊,于油菜越冬期,再進行一次藥物防治,可每667 m2用高特克35ml加上25 ml高效蓋草能乳油對水40~50 kg莖葉噴霧[1]。
油菜終花后30 d左右,當全田植株有90%以上的角果顏色全部變黃或著褐色時,及早搶晴收獲。可人工收獲脫粒,也可機械聯(lián)合收獲或分段收獲(人工收割+機械脫粒)。收獲的籽粒要趁晴晾曬,入庫房時水分控制在8%以下,倉庫要有通風,又密閉、隔潮,儲存期間定期對倉庫進行通風換氣,保證菜籽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