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雪
(江蘇省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淮安 223000)
靜脈留置針簡稱套管針,優(yōu)點包括留置時間長、操作方便及簡單、組織相容性好、可對血管保護、方便搶救等,是臨床常用的一種醫(yī)用管針。因為兒科接收的患兒年齡較小,認知程度低,再加之小兒好動,導致留置針容易脫落、出血和感染等,同時也造成留置針留置時間減少[1]?;诖耍疚木托红o脈留置針的正確維護方法進行探討,詳情如下。
本文所選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收70例靜脈留置針患兒,男37例,女33例;年齡1~10歲,平均(6.35±2.16)歲。其中,肺炎、腹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高熱驚厥分別有12例、16例、13例、10例和19例。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具備完整臨床資料;②神志意識清楚;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②合并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③神志意識模糊;④合并器官功能不全。
①靜脈的選擇。盡可能的選擇彈性好、直、粗,而且具有豐富血流的血管,將關(guān)節(jié)部位的靜脈避開,對于初生嬰兒可選取頭皮靜脈,包括顳淺靜脈和額正中靜脈等,對于年齡較大患兒,可選取手背靜脈。②穿刺方法。常規(guī)消毒穿刺點周圍皮膚,在消毒液干燥后,緩慢松動留置針外套管,按照10°~20°的角度進針,回血后縮減消毒,繼續(xù)進針,長度大約是2 mm,針心拔出2~3 mm厚,向血管中全部送入套管針,盡可能保證穿刺一次成功。③穿刺后固定。結(jié)合3M無菌透明敷貼,圍繞留置針穿刺點開展,采取無張力張貼,確保貼膜周圍干燥、無菌,將適量棉球墊在針尾,固定采取三根膠布,第一根與第二根分別與穿刺點上方和穿刺點下方大約1厘米部位,第三根用于留置針U型管固定,并處于穿刺點上方。常規(guī)固定后,通過自粘彈力繃帶向外纏繞大約1.5圈,如果需要對拇指包裹,則可以用剪刀剪一個小洞,將拇指露出,以患兒拇指實際大小為依據(jù)明確洞口大小,防止虎口部位皮膚出現(xiàn)顯著勒痕。④穿刺知識宣傳。加強對穿刺后健康知識宣傳的關(guān)注,告知患兒家屬加強對穿刺位置干燥、清潔的重視,禁止長時間爬行、久站,嚴禁活動劇烈,睡覺前,避免壓迫穿刺位置。如果頭部留置針,防止患兒隨意抓撓,避免留置針脫落出血。穿衣期間,首先將留置針側(cè)穿好,脫衣時,現(xiàn)將留置針側(cè)脫下,禁止穿著過緊的衣物。⑤正確封管。通過一次性預充式封管液,藥物組成以無菌生理鹽水為主。封管期間,通過脈沖式,在推的同時退,將肝素帽插入至針頭,利用留置針夾子夾緊與封管液距離0.5 mL部位,在推的同時將針頭拔出。⑥強化監(jiān)測與觀察。對輸液位置是否外滲、滴注四度是否正常進行觀察,觀察穿刺點是否存在滲血。每班對留置針是否在位進行嚴格檢查,明確固定狀況,肝素帽是否發(fā)生松動,一旦異常立即采取有效處理方法。如果管路受阻,需要對輸液管是否彎曲、打折進行檢查,如果不是管路問題,通過預充式封管液先實施回抽,然后緩慢推注,如果推注阻力顯著,很容易出現(xiàn)導管堵塞,不建議強行推,留置針拔除后重新穿刺。密切監(jiān)測患兒皮膚顏色,一旦出現(xiàn)紅腫,立即詢問患兒或者家屬,同時進行相應(yīng)的處理;如果患兒完成靜脈留置針,部分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具體有硬結(jié)、紅腫等,需馬上停止輸液,同時進行拔掉套管針,避免進一步損傷患者。⑦操作要點。小兒靜脈留置針過程中,需全面分析臨床操作要點。操作期間,確保動作輕柔,防止損傷患兒。在穿刺回血后,不建議立即拔除針芯,同時調(diào)節(jié)角度,然后實施進針處理。
對不良事件發(fā)生狀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留置針留置時間、患兒家屬滿意度進行對比。滿意度判定:分值總計100分;包括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項指標,判定區(qū)間如下:80~100分、60~79分和低于60分。(總例數(shù)-不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滿意度。
本研究數(shù)據(jù)的分析與整理均應(yīng)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n(%)]代表計數(shù)資料,以x2檢驗;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70例患兒中,靜脈炎、藥液外滲、導管阻塞分別有2例、1例和1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是5.71%;65例一次性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是92.86%。留置針留置時間3~6天,平均(4.52±0.43)天。70例患兒中,42例滿意,26例基本滿意,2例不滿意,滿意度為97.14%。
兒科接收的患兒年齡較小,同時對自身疾病等認識欠缺,導致穿刺時和穿刺后維護難度較大,所以,應(yīng)加強對留置針維護的關(guān)注,從而避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使留置時間延長。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留置針的針尾可能會損傷皮膚,通過改良固定方法有助于壓傷減少,同時也能夠?qū)Υ┐厅c是否出現(xiàn)滲血、紅腫等觀察[2]。有關(guān)人員認為,3M自粘彈力綁帶可對血管中的針頭有效固定,防止血管中針頭隨意擺動,避免針頭損傷血管壁,形成血栓。因為患兒自身好動,所以日常維護期間,不僅需要實施改良固定方法,也要告訴患兒家屬多觀察,防止活動期間,碰撞、牽拉留置針,最終導致留置針脫落。封管液主要采取生理鹽水,其可以擺脫疾病類型的限制,是一種與生理需求相符、操作方便、簡單、經(jīng)濟、安全的封管方法。小兒留置針留置時間,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建議留置3日至5日,最長時間不建議超過7日,但是部分研究顯示,在未發(fā)生并發(fā)癥時,可適量增加留置時間。本文中,每日評估留置針狀況,并對部分皮膚觀察,在無異常狀況時,可適量增加留置時間。由實驗結(jié)果分析,70例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是5.71%,一次穿刺成功率是92.86%。留置針留置時間3~6天,平均(4.52±0.43)天。由此可見,通過正確方法維護靜脈留置針,可縮短留置針留置時間,促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而且其有助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降低,縮短住院時間。而且70例患兒中,42例滿意,26例基本滿意,2例不滿意,滿意度為97.14%。由此分析,通過正確方式維護小兒靜脈留置針,可以改善緊張的護患關(guān)系,促進滿意度的提高,盡可能的避免護患糾紛的發(fā)生。
總而言之,小兒留置針日常維護應(yīng)加強對以下6點的重視,①靜脈穿刺有效規(guī)范;②穿刺后采取改良式固定方法;③重點關(guān)注小兒留置針需要注意的問題;④增加日常巡視次數(shù),并仔細評估、觀察;⑤叮囑患兒家屬參與其中,并幫助其開展相應(yīng)的護理;⑥結(jié)合有效的封管技術(shù)。利用上述方法,不僅能夠?qū)ρ鼙Wo,使留置時間增加,同時可以減少搶救時間和給藥時間,避免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