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梅
【摘 要】 學生的自學意識影響著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在當前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主動地利用問題、合作以及微課技術,輔助學生開展自學活動,讓語文課堂充溢個性。
【關鍵詞】 自主學習;小學語文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標準的發(fā)展,對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也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在當前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滲透,也應當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形成自學意識,發(fā)展自學能力。所以,在實際講解語文知識時,教師應當調整傳統(tǒng)施教的方式,在優(yōu)化教學模式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使用問題,激發(fā)自學意識
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大多數(shù)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單向講解的方式,這一方式固然有其優(yōu)勢所在,但卻在無形中壓制了學生的自學意識。所以,為了讓學生的自學意識覺醒,教師應當在順應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從疑問出發(fā)產生好奇心,形成主動探索語文知識的動力。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的教學來說,教師就可以基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為學生進行設問,讓學生在質疑中自主進行本節(jié)課的學習。首先,教師先結合題目為學生提出“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呢?”的問題,讓學生基于對題目內容的好奇心,主動地瀏覽文章的內容。隨后,教師再向學生提出“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俊薄盀槭裁床荒芷茐牡厍蛏系淖匀毁Y源?”等問題,引導學生以此為方向,對文章中的細節(jié)進行深入分析,促使學生在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中意識到人類與地球之間的關系,以及自然資源存在的價值。此外,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通過本篇文章的閱讀,你有什么感想呢?”的問題,使得學生進一步明確只有一個地球的意義。
可以看出,教師使用問題展開施教活動,能夠刺激學生的自學意識,讓學生以問題為方向對語文知識進行自主探究,以便學生在不斷分析和解讀問題中,實現(xiàn)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發(fā)展。
二、應用合作,鍛煉自學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活動是新課改中所倡導的教學活動,通過合作的形式,學生能夠確定自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依靠自身與同伴的相互交流,增強對知識的印象。所以,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形成自學的意識,教師也應當主動地創(chuàng)建合作學習的平臺,使得學生擁有自學的空間,以便在集中集體智慧中提高對語文知識的認識效果。
比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先結合文章中描寫的內容,為學生設定“通讀全文,談談狼牙山五壯士身上的精神”的合作學習任務。隨后,教師為學生預留自主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基于自身的閱讀思維,對狼牙山五壯士身上的精神和品質進行分析,以便在共享想法中,逐步總結出狼牙山五壯士的愛國主義品質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基于上述案例可見,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建合作交流的活動,并為學生設定合作的話題,能夠讓學生共享彼此的思維,以便學生在完全占據(jù)主體地位中自主完成對文章中心思想的解讀,鍛煉自學的能力。
三、利用微課,豐富自學資源
文學常識的學習對學生發(fā)展文學素養(yǎng)具有積極的作用。然而在語文課堂的有限教學時間內,當教師為學生介紹了教材上的基礎知識后,很少有充足的時間為學生介紹文學常識的內容,以至于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得不到有效的發(fā)展。而微課技術具有短小精悍、便捷應用等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技術制作講解文學常識的視頻,以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增強對文學常識的記憶。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少年閏土》這一課的施教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技術的力量,進行文學常識學習資源的制作,助力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發(fā)展。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經(jīng)典文學作品,他的寫作也獨樹一格,具有極強的學習價值。結合上述內容,教師在微課中詳細地介紹魯迅先生的生平經(jīng)歷和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并按照學生的注意力維持情況,進行微課視頻時長的調控。隨后,教師將做好的微課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對這一微課進行自主觀看,以便在瀏覽微課中提取有效信息,認識與魯迅先生有關的文學常識。
顯而易見,教師使用微課技術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對微課進行觀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豐富文學常識積累量,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自學意識。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在深刻理解新課改標準的背景下,合理地創(chuàng)新語文課程的教學手段,以便在調整語文課程教學結構中,激發(fā)學生的自學興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合作以及自主瀏覽中,有效地形成自學意識,發(fā)展自學能力,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代彩花.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8):199.
[2]黃蕓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0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