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芮雯
【摘 要】 注重貼近生活,可以起到幫助小學生不斷積累寫作素材的作用。深化習作與生活的融合,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提升個人情感表達。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習作生活化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留心生活,關注生活,從生活中取材,從而達到引發(fā)讀者共鳴的效果。
【關鍵詞】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新課標理念要求小學教師講解習作時要貼近生活,融合生活,并不斷通過加強學生實踐活動來提升小學生的情感表達。然而,一提起作文,小學生往往會無從下手,由于缺乏對生活瑣事的觀察與思考,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空話、套話泛濫的現(xiàn)象。面對這一教學現(xiàn)象,小學習作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變得十分重要。本文將對小學習作生活化的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一、留心生活,不斷積累素材
留心生活為學生關注生活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小學生好奇心重,對于周圍事物大都十分感興趣,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逐漸深化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培養(yǎng)出學生自主關注生活的品質。引領學生關注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課堂中學生占主體地位的思想理念,而這種做法正與當下教學目標要求相符合。
例如,在練習蘇教版一年級作文“你喜歡吃什么水果”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帶領學生去留心生活,品嘗生活當中多種多樣的水果,并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水果來寫作。首先帶領學生們去注意觀察水果的形狀和顏色;其次,還可以結合個人感受,通過描述水果的味道來提升整篇習作的水平與質量;最后,在習作結尾時將所看到的情景與自身體會結合起來談論,從而提升整篇習作的主旨。教師在貫徹習作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留心生活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積累素材有很大幫助。
二、貼近生活,引發(fā)學生共鳴
培養(yǎng)學生貼近生活的能力對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很大的積極作用。通過進一步了解生活,學生可以對大自然有更深刻的了解,對家庭、社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從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做到有話可說。教師在實施習作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十分注重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夠做到有效融合學習與生活,那么對于他們的思維發(fā)展以及潛力挖掘都會有很大程度的幫助。
例如,在練習蘇教版一年級“說說我的家”這篇作文時,首先要表明自己的家鄉(xiāng)在哪,家里有哪些人,家人又是做什么工作的?這些內容需要學生們緊密聯(lián)系生活。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去詢問家里人相關的情況,在了解基本信息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可以做到有話可說。生活是素材的來源,只有牢牢把握住以生活為主的宗旨,學生的寫作水平才更容易大幅度提升??梢姡Z文這門課程的學習需要走出課堂,并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深化所學知識,提高個人綜合能力。
三、關注生活,靈活應用素材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從日常生活中取材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其語言與情感表達能力。小學教師在引領學生習作生活化的過程中,要將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能力滲透到日常點滴中。
例如,在練習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描寫動物”的作文時,教師就可以在寫作之前要求學生們多加關注生活中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外形。通過預先布置任務,讓學生仔細觀察動物的外貌,關注動物生活習性,以此來為學生下一步寫作奠定基礎。在課堂進行之時,可以提問個別同學,讓學生自我表達對觀察動物之后的感想。通過引領學生不斷關注生活,仔細了解周邊生物的個性特點,教師能夠達到幫助學生靈活應用素材的作用。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能夠為學生寫出優(yōu)秀文章奠定一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學生寫空話、套話。
四、實踐活動,深化情感表達
書面知識要與實踐有效融合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新的教學改革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突顯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廣泛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生活的理解。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去博物館參觀或者參與春游等活動都可以起到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效果。
例如,在練習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春天來了》這篇習作時,教師就可以在安排學生寫作之前,引領學生們進行春游活動,并帶領大家去親身感受大自然。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選定一位組長負責本組安全問題。春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領學生去觀察大自然中各類生物的變化特點,從春游活動總結春天到來之時,大自然有何變化。通過每個小組對大自然一草一木的觀察,在春游活動結束時,教師可以組織一場交流活動,每個組派一個代表來發(fā)表本組學生對于春天到來的感想以及觀察活動。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看到學生們有的會對花兒的色彩變化進行描述,有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樹枝上吐出了嫩芽。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小學生會積累到更多關于寫《春天來了》的素材,以此大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注重貼近生活,可以起到幫助小學生不斷積累寫作素材的作用。通過熟悉的事例,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做到有話可說。深化習作與生活的融合,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提升個人情感表達。此外,引領學生廣泛參與實踐活動也是教師習作生活化教學當中的要點之一。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習作生活化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留心生活,關注生活,從生活中取材,從而達到引發(fā)讀者共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