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南君
摘? 要:三尺講臺、兩袖清風、一寸粉筆——這是很多人對教師的第一印象,但可能也是刻板印象。三尺講臺的背后,常為人所忽視的可能是一個豐盈的、詩意的世界——那里有孩子們的歡笑,那里有探索的新奇,那里有哲思的樂趣……可通往詩意世界的路在何方?知名物理教師常生龍先生在他的《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里告訴我們:路在腳下,路在我們閱讀過的每一頁每一行里。閱讀是我們教師在這個世界上詩意的棲居,宛若物理學是對這個世界別樣的詩意解讀。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師;物理;讀書
作為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常生龍先生深知當下的教育困境,也很了解一線教師的苦惱。在日復一日相似的工作中,我們常常深陷各種冗雜繁復的實際教學瑣碎中,而忘了去充盈自己。教師固然是一個需要奉獻的職業(yè),同時也是一個需要大智慧的職業(yè)。比如教師想用愛去感化學生,可學生卻并不領(lǐng)情;比如學生的代際感已經(jīng)阻礙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比如職業(yè)的倦怠感來襲時,我們該如何去處理等等。在《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里,看到當下的一個個教育困境,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其實并不孤單,僅這一點已經(jīng)可以慰藉很多在一線和學生們斗智斗勇的老師們了。因此,貼近當下的教育現(xiàn)實是這本書特別的亮點,也是足以撫慰一線教師們的一個心理支點。
在忙碌的工作之后,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我們的閱讀成本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世界里,我們似乎被迫變得挑剔起來。非精品類的書籍閱讀既敗壞我們閱讀的胃口,也擠壓了我們寶貴的閱讀時間。而《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閱讀路徑。博采眾長,乃成大家。作者常生龍先生從教育現(xiàn)實出發(fā),擷取50余部教育學著作,闡述自己從中獲得的收獲。作者仿佛一位睿智熱情的導游,在帶領(lǐng)我們詩意的游覽之余,還以自身的視角出發(fā),讓我們看到詩意的世界里的各種風云變幻、跌宕起伏。相比于我們自己的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作者似乎有意讓我們看到教育的艱難困苦,而實際更是想讓我們收獲教育的玉汝于成。這樣的一本書既是常老師嚴選,也是常老師優(yōu)選。
這樣的一本充滿詩意的教育隨筆,最后讓我們再次來欣賞一下它的意境架構(gòu)吧!《教學即創(chuàng)造》《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理論即支點》和《變革及未來》。這些詩意的標題已經(jīng)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詩意的可能——熱愛閱讀吧,老師們!我們可以在瑣碎繁雜的現(xiàn)實之外有詩意的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