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飛,梅翠平
(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225)
《馬丁·伊登》是英國著名小說家杰克·倫敦的代表作,取材于作者早年的生活經歷和個人奮斗過程,主要講述青年水手馬丁的文學生涯及其愛情經歷。關于該小說,部分學者對其進行自傳性研究:虞建華通過相互比對作品內容與作者經歷,視作品為作者的“心理自傳”[1](p149);李曉凡從小說《馬丁·伊登》出發(fā),來探尋作者杰克·倫敦的個人悲劇[2];也有學者對其進行社會歷史批評視角的研討:楊柳,潘洞庭認為作品揭露和抨擊了“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虛偽”,反映了“美國人夢想的畸變與幻滅”[3](p154);更多學者對其進行文化哲學層面的分析,主要從存在主義、自我分裂、超人思想、愛情幻滅、個人主義、倫理困境及倫理選擇等角度解析馬丁·伊登的性格特質及其個人悲劇。程靜從小說《馬丁·伊登》出發(fā),來探尋作者杰克·倫敦的個人悲劇[4];段紅玉,段紅燕認為《馬丁·伊登》是杰克·倫敦的一部反成長小說,對小說當中的文化政治書寫進行了分析[5];申利峰認為小說描寫了主人公馬丁因倫理身份的錯位而陷入多重倫理困境,客觀上反映了資產階級道德和“文明人”的虛偽,主觀上馬丁對自己倫理身份的錯誤認知,最終導致其悲劇命運[6]。這些研究從不同方面探討了該作品的內涵和意義,對于讀者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啟示和幫助。
通過以上綜述發(fā)現,國內學者大多對馬丁的愛情之路缺乏深入研究和本質探析。而對小說進行文本細讀和考查之后,不難發(fā)現對馬丁愛情的描寫在這篇小說中占據了相當大的篇幅,而且也是作者重彩濃墨書寫的部分,它推動著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诖?,本論文借助神話-原型批評理論,著重探討小說中馬丁·伊登的愛情原型,認為馬丁的愛情復現了中世紀騎士文學中“典雅”愛情的范式,這一新的視角不僅可以挖掘出馬丁的愛情本質,而且也可以解釋馬丁文學創(chuàng)作和個人奮斗之路的動機之源。而小說中對騎士“典雅”愛情的變形甚至顛覆,一方面拓展了小說的深度和廣度,另一方面也升華了馬丁的人物藝術形象,同時傳遞出作者對資產階級虛偽道德的否定和批判以及對作家學者應保持自身純潔性的謳歌贊揚。
1.神話——原型批評理論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加拿大學者諾思洛普·弗萊把心理學和人類學對原型批評理論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加工和改造,建立起了神話-原型批評理論。弗萊認為:“在這一相(指神話相)中的象征是可交際的單位(communicative unit)。我把它稱之為原型,即那種典型的反復出現的意象。我用“原型”一詞表示把一首詩同其他的詩聯系起來并因此有助于整合統(tǒng)一我們的文學經驗的象征?!贝送猓J為“原型是一些聯想群(associative clusters),與符號(sign)不同,它們是復雜可變化的。在既定的語境中,它們常常有大量特別的已知聯想物,這些聯想物都是可交際的,因為特定文化中的大多數人很熟悉它們。”[7](p102)神話——原型批評理論認為,一些主題或意象會跨越時空,反復出現在不同的文化和故事中,但它們卻具有相同的意義,能夠引起不同讀者相似的心理反映,起到相似的文化功能,這種反復出現的主題或意象就是原型。而原型批評的方法就是從文本中找出這些可交際的“已知聯想物”——原型,從而激活小說中深層次的人類共同情感,引發(fā)讀者的共鳴或深思。
2.騎士的“典雅”愛情
“典雅”愛情是中世紀文學作品,尤其是騎士文學所熱情謳歌的對象。根據《西方婦女史》中的定義:“典雅”愛情表現為騎士對貴婦人的狂熱崇拜和追求,為了贏得貴婦人的芳心,騎士甘愿犧牲一切。這是一種摻雜著適度肉欲的理想化的愛,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在“典雅”愛情中,貴婦人是真善美的象征,是騎士遙望的目標,是騎士改造自己并實現道德品質升華的力量。獲得貴婦人的青睞和愛情成為騎士的行為動機。[8]
也有學者認為,騎士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受到同時扮演教師和母親的女性領主的教育和引導,使得他們在對女性領主崇拜、尊敬、服從之余,往往還摻雜著異性愛慕及“戀母情結”的復雜情感;十字軍東征之后,興起于歐洲的“圣母崇拜”為騎士如何看待女性提供了一個宗教上的范例,他們往往把對圣母和教師 / 母親的崇拜投射到意中女性身上,把對方美化、神圣化,使他們的“心上人都像圣母一樣,帶著一層‘圣潔’的光輝”。[9](p61)中世紀騎士文學中的“典雅”愛情這一主題在西方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屢見不鮮。其意義并不僅僅局限于文學領域,而“已經成了西方文化和西方人的價值觀念的核心構成,體現了人們對高尚的理想、優(yōu)美的情操、高雅的修養(yǎng)和人與人之間美好關系的向往與追求?!盵10](p69)筆者以為,《馬丁·伊登》這部小說可以看作是騎士“典雅”愛情這一原型的復現,同時作家杰克· 倫敦也對其進行了有意識的變形甚至顛覆。
弗萊認為文學是對原型的模仿,神話原型是文學作品的結構因素。原型往往是一部作品成為經典的實現手段。在文學經典中,往往存在大量意義深遠的“合聚模式”。“當我們洞察到作品與神話之間存在著有意義的、連貫的、富于啟迪的平行關系時, 我們可以將作品視為神話加以詮釋。文學作品中那些看起來是支離破碎的、若隱若現的東西, 經過這樣一來便會變得完整而明顯?!盵11](p366)小說《馬丁·伊登》中無疑隱藏著諸多原型結構,值得我們去研究探索。
1.沐浴神性光輝的“圣母”露絲
馬丁和露絲的愛情是中世紀騎士文學中“典雅”愛情的再現。馬丁和露絲分別對應騎士“典雅”愛情中的主體雙方——騎士和貴婦。馬丁是貧窮粗野的水手,而露絲是富有的資產階級小姐,兩人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小說人物設定符合中世紀騎士“典雅”愛情中騎士與貴婦的情形。“貴婦人的崇高地位連接著騎士追求行為的起點、過程和目的。騎士的追求起點明顯低于貴婦人,其中不僅社會地位低 ,在觀念中也自認卑微”[12](p87)。也有學者認為,中世紀中后期對圣母瑪利亞的崇拜成為宮廷愛情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同樣宮廷愛情對女人的頌揚與崇拜也促進了圣母崇拜的發(fā)展。這兩方面實際上是相互影響的關系。馬丁見到露絲的第一眼,便不可救藥地“淪陷”?!霸谒难劾?,她宛若一朵結在細嫩枝條上的蒼白色金花。不,她是一個精靈,一個天仙,一個女神,因為這樣圣潔的美是找不到的?!盵13](p4)從“精靈”“天仙”“女神”及“圣潔”等詞語中可以看出在馬丁心中,露絲是披著圣潔光輝的圣母,是值得他去崇拜和服從的女神。離開摩斯家之后,馬丁也一再思考關于露絲的神圣性和純潔性:“在他的心目中,她的血肉之軀不再是肉體…她的肉體不僅僅是靈魂的外裝,也是靈魂的延伸,是她那神圣本質的純潔和奇妙的結晶。”[13](p20)這些方面都符合騎士“典雅”愛情是精神之愛的本質,而馬丁愛的也正是露絲的精神和純潔性。在小說中,作者也一再借馬丁之口用“典雅”“純潔”及“純精神性質”等詞語來描述露絲,而他自己在面對露絲時心甘情愿為一吻而死,是一個狂熱的戀人,對她的崇敬簡直跟教徒的敬畏和狂熱不差上下??梢?,馬丁的愛情可看作是受到圣母崇拜影響的騎士“典雅”愛情的原型再現,而同樣小說中對露絲純潔性的一再描述也可以看作是“典雅”愛情本質為精神之戀的原型再現。
同時,小說中還有一些細節(jié)值得注意,當露絲借書給馬丁的時候,“他看上去活像一個小男孩,紅著臉站在那里,結結巴巴地向她道謝。她心理油然涌起一股母性的憐憫之情?!盵13](p19)這是作者借露絲的視角來描述馬丁,此時很明顯露絲自動扮演了一個母親的角色,同騎士‘典雅’愛情中年長的貴婦對年輕騎士的感情如出一轍。有意思的是,在小說中作者也明確告訴我們,露絲比馬丁大三歲,是比馬丁年長的女性。而同樣在第七章中,露絲也再次重申了這一想法:“他引起了她的憐憫和一片柔情……她的憐憫并非看低對方,而是一種母性般的感情?!盵13](p48-49)由此可見,露絲雖然是不諳男女之情的年輕女性,但她身上的母性光輝卻自然流露,而這種母性光輝無疑對從小失去母愛的馬丁有致命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是馬丁“戀母情結”的內心投射。這無疑也可以看作騎士‘典雅’愛情中騎士對貴婦摻雜有“戀母情結”這一原型的巧妙復制。
2.一切為了愛情的騎士馬丁
在十一和十二世紀的歐洲,除了成為‘基督的騎士’之外,騎士精神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武藝高超、忠誠守信 、慷慨豪爽、溫文爾雅和珍惜榮譽等,他們還要有為了心上人不顧一切地勇氣和熱情。而小說中的男主人工馬丁可以看作是中世紀騎士的再現。在小說一開頭,馬丁就表露出作為一個為了愛情的騎士的心聲,為了贏得心愛女人的愛,奮勇向前,不顧一切?!八袅俗晕?,以饑渴的目光呆視著她。他要為了她而生活和奮爭,努力贏得她的青睞?!盵13](p7)之后馬丁想象中的畫卷展開:“上面描繪的是一些朦朦朧朧,充滿愛情和浪漫色彩的巨人,他們?yōu)榱艘粋€女性——一個白皙的女人或金色的花朵創(chuàng)造著英雄業(yè)績?!盵13](p7)這些語句描述的就是中世紀浪漫傳奇中騎士為了心儀女性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創(chuàng)造業(yè)績的再現,同樣也是馬丁內心想法的投射??梢?,從一開始,馬丁就把自己定位為騎士,把露絲當成他可以為之奮斗終生的圣潔女神。之后與摩斯一家在飯桌上吃飯,馬丁腦海中的幻境及心理活動也一再證實騎士的夢想在他心底已生根發(fā)芽:“他要去冒險,靠頭腦和雙手干一番事業(yè),去征服一個世界——他的意識深處涌出一個念頭:征服和贏得這個坐在他身旁的白皙的百合仙女。”[13](p16)
不僅在語言和思想上,馬丁以一個騎士的形象出現,而且在行動上也開始向騎士靠攏: “他以新的更美好的方式得到陶醉——追求露絲,因為是露絲使他燃起了愛情的火焰,使他看到了高尚和永恒的生活;博覽群書,因為書籍在他心中激起了強烈的求知欲;渴望搞好個人衛(wèi)生,因為這樣可以使他更加強健,令他通體舒泰,在體質上達到完美?!盵13](p40)根據對騎士“典雅”愛情的考查,我們知道騎士在追求“典雅”愛情的過程中,努力使自己變得彬彬有禮,優(yōu)雅得體。追求“典雅”愛情的騎士往往幽默風趣,英俊聰慧,儀表堂堂,干凈衛(wèi)生。而馬丁的逐漸蛻變也使他自己慢慢脫離以前的粗野的水手形象,成為一個講衛(wèi)生(刷牙這一細節(jié)),有禮貌,有知識(通過八個月的努力學習,他可以說純正精確的英語)的騎士形象。
小說中隨后描述了馬丁艱辛的個人奮斗之路,但他內心中,追求愛情這一目標從未偏離。 “他首先追求的是愛情,也永遠追求愛情。所有的一切都是為愛情服務,所以愛情要高于思想領域的冒險?!盵13](p81)從這些描述可以看出,馬丁完全遵循著騎士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情,包括他立志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也是為了露絲。而且,小說中也出現了馬丁關于愛情,美和名的看法,“他發(fā)現自己愛美勝過愛名……他愛露絲又勝過愛美。他覺得愛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愛情比學問和藝術都偉大,是這三者中最美好、最重要的一個。”[13](p159)不可否認,馬丁在個人奮斗的過程中,受到個人主義和超人思想的影響,但歸根結底,他一切行為的出發(fā)點和驅動力都源自對露絲的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馬丁就是中世紀“典雅”愛情中一切為了愛情的騎士形象的原型再現。
隨著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馬丁和露絲的愛情越來越偏離騎士“典雅”愛情的范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形,而正是這種變形讓該作品成為一部深刻的現實主義小說而不是騎士的浪漫傳奇。
1.神性瓦解的“原欲”露絲
小說中不時流露出真實想法的露絲,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圣母瑪利亞,她對馬丁的愛,更多的是源于原始的情欲。“他的體內迸發(fā)出強烈的男子氣質,如海浪般沖擊著她……她感到困惑不解的是,自己竟然渴望把手放在那太陽曬黑的脖子上?!盵13](p9)露絲最初是被馬丁的強健體魄所吸引,認為馬丁的身體是力量和溫暖的源泉。除了情欲的沖動之外,在馬丁的崇拜與追求中,露絲獲得了作為一個成熟女人的驕傲之感和能夠支配他人的愉悅之情:“他為她的魅力傾倒,這證明她是個女人,令她激動不已,而她像夏娃一樣以折磨和玩弄他為樂。”[13](p141)可見,表面上是圣母瑪利亞的露絲,對馬丁的情感無關愛情,而具有明顯的現實功利性,與騎士“典雅”愛情中追求的‘精神之愛’有著根本的不同。通過對露絲作為圣母瑪利亞這一原型進行變形,無疑很好地揭露了露絲的本質。
同時,隨著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露絲的神圣性在馬丁的眼中也呈現出一種瓦解的趨勢。一個情節(jié)是馬丁在不經意間發(fā)現露絲嘴唇上的櫻桃漬:“頃刻間,她的神圣性土崩瓦解了…她是個女人,一個地道的女人,和別的女人一模一樣……他恍然大悟,被這一發(fā)現驚得目瞪口呆。就好像他看到了太陽從天上墜落,或者看到人們頂禮膜拜的圣物遭到了玷污?!盵13](p82)雖然這一發(fā)現令馬丁無比震驚,但卻使馬丁在心理上覺得他和露絲之間的鴻溝沒有那么寬了。另外一處情節(jié):“擁抱和撫摸對工人階級的姑娘可以產生效用,而這一套對上流社會的女子也同樣有效。她們都是凡身俗體,骨子里都是姐妹……這一來,露絲和他的差距就縮短了,是可以弄到手的?!盵13](p150)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馬丁對露絲的“圣母崇拜”在逐步瓦解,露絲身上的神圣性和純潔性在逐漸消退。這對馬丁最終對露絲的本質認識起到一種鋪墊和過渡作用??梢哉f,作者正是通過露絲對馬丁的肉體之欲和其神圣性的瓦解,對露絲作為瑪利亞這一原型形象進行了顛覆,而這種顛覆無疑更好地創(chuàng)造出想象和現實、純真與虛偽之間的巨大差距,對揭示人物形象有很大的幫助。
2.覺醒決絕的勇士馬丁
不僅露絲的形象被顛覆,馬丁的形象也慢慢脫離了中世紀騎士文學中騎士的固有形象。他不再是一切為了愛情的上帝的瘋狂戀人,而是理智地覺醒,認識到了露絲身上的致命弱點。雖然他不忍心拒絕露絲的獻身,不忍心給她一個女人所能承受的最嚴重的傷害,但他只是“用胳膊把她抱住,緊緊地摟住她,然而,他的擁抱缺乏溫情,只有接觸,沒有一絲一毫的愛撫?!盵13](p324)在騎士“典雅”愛情中,貴婦經常是冷冰冰又高高在上的形象,她們的一個微笑,一句獎勵都會讓騎士們神魂顛倒。而對于主動獻身的露絲(貴婦),馬丁(騎士)卻堅決地拒絕了。這一情節(jié)可以看作是對“典雅”愛情的嚴重偏離和無情顛覆。不僅如此,馬丁還清醒地認識到露絲的獻身不是為了挽回逝去的愛情,只是為了攀附發(fā)達了的自己。“他所愛的是一個理想化的露絲,一個他一手創(chuàng)造的天仙,愛的是他愛情詩當中所描繪的那個金光閃閃、燦爛耀目的精靈。這個滿身資產階級的缺點,腦子里無藥可救地裝滿了資產階級思想的真正的資產階級的露絲,他卻從來都沒有愛過?!盵13](p328)馬丁看穿了露絲的本質,也意識到自己愛情的盲目,拒絕沉迷在露絲的溫柔鄉(xiāng)里,選擇與其決絕分手。其所做選擇、思想境界和價值觀念遠遠超出了騎士“典雅”愛情中騎士的行為和認知觀念。也正是因為這種顛覆,馬丁這個人物形象得以升華,作品的深刻性得到彰顯。不僅如此,在馬丁作品大獲成功及其名聲大噪(象征騎士獲得榮譽)之后,他并沒有欣喜若狂和沉浸在這些功績里,而是陷入了更深沉的思考,對自己,對他人以及對他所處的那個社會都有非常理智的認識?!霸谏蠈由鐣?,喜歡他的人當中沒有一個喜歡的是他本人,而他現在又無法再回到過去曾喜歡過他的那個自己的階層中去?!盵13](p338)認清了他所處的社會的虛偽和勢利、污濁和腐朽之后,馬丁毅然選擇與之訣別,選擇大海作為自己的葬身之地。與其所處的污濁世界相比,大海無疑是潔凈的,而且是能夠清除一切污垢的。馬丁的決絕投海與其說是受到斯文伯格詩集的影響,還不如說是其自己內心意志的強烈投射。此刻的他,已和‘馬背上的英雄’這一意象漸行漸遠。他的理智,他對愛情的決絕和對榮譽的無視無疑都是對騎士形象的顛覆,而與此同時,作為一個不愿與俗世同流合污,敢于保持自身的純潔,毅然選擇死亡的勇士形象被確立起來。
騎士的“典雅”愛情作為西方文明的核心構成,不僅僅只出現在中世紀的騎士文學中,也會出現在當代現代甚至以后的文學作品中。而對原型進行挖掘和研究有助于我們把單個文學作品的研究放置到在整個文學大系統(tǒng)中,因為對“一部作品、一個主題、一個意象、一種結構,都只有在歷史地形成的文學總體中才能得到真正透徹的理解?!盵14](p26)探析《馬丁· 伊登》中騎士“典雅”愛情這一原型的復現,可以更深刻地了解馬丁這個人物的成長,更好地了解馬丁的行為動機,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而小說對騎士“典雅”愛情顛覆性的書寫不僅提升了馬丁的人物形象,揭露了露絲的本質,也更深化了小說的主題,拓展了小說的深度和廣度,使小說跳脫出傳統(tǒng)騎士浪漫愛情傳奇的窠臼,傳遞出作家的道德寓意,成為一部批判社會黑暗和資產階級虛偽的現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