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溫縣第二人民醫(yī)院(454850)任林林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臨床常見鼻炎,多由單純鼻炎發(fā)展轉化所致,臨床表現為鼻塞、鼻涕、嗅覺減退、呼吸障礙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慢性肥厚性鼻炎耐藥性強,炎癥治愈困難,保守治療效果有限。常規(guī)下鼻甲部分切除術以額鏡反射進行照明,術野較差,操作限制大,對鼻甲中后部難以處理,對術者要求較高。隨著鼻內窺鏡的廣泛應用,鼻內窺鏡下鼻甲成形術臨床應用逐漸廣泛,可增強術野,方便手術進行。本研究選取我院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分組對比,旨在分析鼻內窺鏡下鼻甲成形術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8例,根據手術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n=44)、參照組(n=44)。參照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24~63歲,平均(43.62±9.21)歲;病程1.6~6.5年,平均(4.05±1.18)年。研究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23~65歲,平均(44.48±9.06)歲;病程1.3~6.7年,平均(3.97±1.06)年。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颊咧楸狙芯坎⒑炇鹜鈺?。
1.2 方法 ①參照組行常規(guī)下鼻甲部分切除術,具體如下:常規(guī)消毒鋪巾,取半臥位,下鼻甲浸潤麻醉;剪除下鼻甲肥大部分黏膜、骨質,凡紗填塞鼻腔;術后48h根據傷口滲血情況逐次抽取紗條。②研究組行鼻內窺鏡下鼻甲成形術,常規(guī)消毒鋪巾,取半臥位,下鼻甲浸潤麻醉,鼻腔表面麻醉;下鼻甲前端做切口(小圓刀)約1.5cm,垂直插入鼻中隔剝離子,下鼻骨內、外、下側由前向后完全分離,下鼻甲骨約1/3部分以止血鉗折斷取出,使下鼻甲與鼻底、鼻中隔距離為3~5mm,凡紗填塞鼻腔;術后48h根據傷口滲血情況逐次抽取紗條。換藥1~2次/d,直至痊愈。
1.3 療效評估標準 痊愈:下鼻甲顏色、大小正常,無滲血,鼻塞消失,鼻底與下鼻甲間距>5 mm;好轉:鼻塞癥狀改善,下鼻甲體積減??;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痊愈、好轉計入總有效。
1.4 觀察指標 ①治療效果。術后7d評估治療效果。②手術相關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術后滲血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痊愈時間。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45%(42/44),高于參照組79.55%(35/44)(P<0.05)。
2.2 手術相關指標 研究組與參照組手術指標比較:術中出血量(6.34±1.27)ml vs (25.49±5.37)ml,術后滲血時間(0.46±0.09)d vs (1.93±0.28)d、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4.39±1.24)d vs (9.87±2.06)d、痊愈時間(5.42±1.17)d vs (16.35±2.88)d,研究組均少于參照組(P<0.05)。
慢性肥厚性鼻炎癥狀主要表現為鼻塞、呼吸困難,手術治療目的在于改善患者通氣功能[1]。常規(guī)下鼻甲切除術操作受照明限制,難度較高,效果有限。鼻內窺鏡下鼻甲成形術通過鼻內窺鏡輔助手術進行,可提供較好術野,恢復鼻腔內鼻甲正常形態(tài),盡量保留鼻甲黏膜,切除鼻甲肥大部分,有助于恢復正常鼻阻力,且操作簡單易行[2]。相關研究指出,鼻內窺鏡下鼻甲成形術可保留鼻黏膜生理功能[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95.45%高于參照組79.55%(P<0.05),表明鼻內窺鏡下鼻甲成形術應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確切。本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研究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術后滲血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痊愈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表明鼻內窺鏡下鼻甲成形術可減少手中出血量,縮短康復進程。分析其原因在于,鼻內窺鏡下鼻甲成形術在縮小鼻甲體積的同時,可最大限度保留鼻甲解剖結構,有助于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鼻內窺鏡下鼻甲成形術應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確切,可減少手中出血量,縮短康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