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 要】目的:對運用CT與核磁共振診斷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診的10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并對其臨床診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將這100例患者分成觀察A組和觀察B組,每組各50例患者。對A組采用CT進行診斷,B組使用核磁共振進行診斷,隨后對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觀察B組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觀察A組(P<0.05)。結論:核磁共振對股骨頭壞死診斷的準確率明顯高于CT診斷,更值得被推廣。
【關鍵詞】CT;核磁共振;股骨頭壞死;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6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0069-01
股骨頭壞死是一個病理演變過程,其初始主要發(fā)生在股骨頭的負重區(qū),應力作用下壞死骨骨小梁結構發(fā)生損傷,是醫(yī)學上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最常見的癥狀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髖關節(jié)、大腿近側,嚴重時會使髖部活動受限,特別是旋轉活動受限,或有痛性和短縮性跛行。若不及時治療,損傷的骨組織就不會進行完整的修復,股骨頭結構也會發(fā)生改變,嚴重時會造成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F(xiàn)階段診斷方式主要是通過CT診斷方式和核磁共振診斷方式。雖然二者敏感性良好,但是還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本文主要對在我院進行就診過的10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具體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對象為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10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同時對其臨床診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資料均十分完整且相關人員已經(jīng)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隨機將這10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分成觀察A組和觀察B組,每組各50例患者。并對觀察A組采用CT進行診斷,觀察B組使用核磁共振進行診斷。觀察A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50.2歲;致病因素包括20例髖關節(jié)外傷史,15例長時間服用激素,7例酗酒,8例其他原因。觀察B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50歲;致病因素有22例髖關節(jié)外傷史,13例長時間服用激素,5例酗酒,10例其他原因。兩組觀察組臨床癥狀均主要表現(xiàn)為下肢有痛性和短縮性跛行以及行走受限。由上可知:兩組在性別、年齡和病癥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該兩組患者病例進行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對觀察A組患者進行CT診斷,患者采取仰臥位,并運用高分辨率CT掃描機進行掃描。而對觀察B組患者則采用核磁共振診斷方式,患者同樣采取仰臥位。在兩組均診斷完成之后,對診斷結果進行記錄并分析研究。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檢查出的確診患者數(shù)量記錄在Excel表中,并計算診斷準確率,同時對病情分期對比等指標進行詳細記錄。診斷準確率=確診病例數(shù)/組中患者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方法
本次對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分析主要運用的是Microsoft Excel和SPSS13.0兩個軟件,用百分比(%)表示兩組計數(shù)資料,同時選用x?進行檢驗。
2 結果
在對A組和B組分別進行了CT診斷和核磁共振診斷后,經(jīng)過進一步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A組經(jīng)過CT診斷方式進行檢查后,確診有44例股骨頭壞死患者,診斷準確率僅為88%。而觀察B組在進行了核磁共振診斷后,確診有48例股骨頭壞死患者,診斷準確率為96%。而研究的100例患者都為股骨頭壞死患者。從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中可以得出:觀察B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觀察A組的診斷準確率,且二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xiàn)如今,股骨頭壞死已經(jīng)成為一種醫(yī)學常見疾病,其大多是骨結構受損或骨組織長期供血不足造成的。臨床表現(xiàn)大多為髖關節(jié)、大腿近側疼痛,嚴重者會引發(fā)股骨頭塌陷及退行性關節(jié)炎等不良癥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行為活動,妨礙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醫(yī)學上對股骨頭壞死的診斷方法較多,而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是CT和核磁共振。通過以上研究分析,二者主要診斷效果對比如下:
3.1 CT檢查對股骨頭壞死的診斷效果
CT檢查分辨率較高,切面多且連續(xù)性較好,可進行分層診斷。因此,螺旋CT可以對股骨頭進行連續(xù)、全方位的掃描。同時,CT可以清晰地顯示股骨頭的內(nèi)部組織結構,醫(yī)生可根據(jù)CT顯示的股骨頭結構判斷骨頭內(nèi)是否有死骨的形成,是否有破裂的情況,從而更加準確的對股骨頭受損程度進行分析判斷。除此之外,CT還可以明顯顯示股骨頭的內(nèi)部情況,判斷其是否有根管及破裂現(xiàn)象,詳細分析關節(jié)狀況。
3.2 核磁共振對股骨頭壞死的診斷效果
核磁共振成像檢測主要是運用電磁波進行診斷,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較小。因此,核磁共振檢查可以說是一種接近無輻射的檢查方法。另外,由于核磁共振不需要進行掃描,所以其并不受掃描的影響,可以是任何部位的成像。從而為患者的病變部分進行更加詳細的診斷,提供更全面的解剖信息。同時,核磁共振可以運用多種技術對股骨頭進行檢查,其得到的參數(shù)信息更加詳細、全面,對股骨頭受損程度的了解更加深入、準確。除此之外,核磁共振還可以提供相關的病理和生化方面的信息,清楚的觀察到關節(jié)積液的程度,并顯示出骨髓水腫的范圍,從而為醫(yī)生對病人的病情診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據(jù)。
本文對在該院就診過的100例股骨頭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觀察A組采用CT檢查進行診斷,觀察B組采用核磁共振進行診斷,診斷結果顯示:B組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A組。由此說明,核磁共振的準確率更高。
4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CT和核磁共振對股骨頭壞死進行診斷均有顯著效果,都可以很好地診斷出股骨頭壞死的病癥,準確性都比較高。但是核磁共振的優(yōu)勢明顯大于CT,因此,核磁共振更加值得被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文兵.股骨頭壞死患者CT與核磁共振診斷的比較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2,05(06):159-160.
[2]??? 解培高.CT與核磁共振診斷股骨頭壞死患者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01(0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