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鐸
10月23日,國家衛(wèi)健委、教育部等六部門發(fā)布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每節(jié)課間休息并進行適當身體活動。而近日“中考體育分值提升”消息一出,卻引發(fā)了大量家長討論,支持者認為,學生就應加強鍛煉,避免“小胖墩”“小豆芽”大量出現(xiàn);反對者認為,有的孩子天生體質弱,提高體育分值會加重負擔。其實,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有助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不少國家更是將體育教學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且花樣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德國:取消體育課,老師要挨罰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近日調查顯示,該國九成以上父母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滿意。這與德國學?!吧衔缟险n,下午運動”的教育機制密不可分。具體來說,中小學只上半天課,學生一般上午8點上課,共5~6節(jié)課,中午一兩點就放學,學生們可通過3種途徑參與運動。
體育課。這屬于強制性課程,由教務部門負責?!?999年,德國中小學生每周體育課時間達到180分鐘,后來曾降到60分鐘,學生們的體質受到極大影響?!卑亓趾楸ご髮W教育學者舒貝爾特告訴記者,近年來,德國教育部門狠抓體育課,如果老師無故取消課程,會受到處罰。同時,政府每年投入巨資提升學校的體育設施。目前,中小學每周要上3小時體育課。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專項運動,如游泳、自行車、劃船、滑冰等。從五年級起,學校會增加理論課,比如運動解剖、體育保健等。即使是高三學生,也必須按計劃上體育課。
體育選修課。德國校園都設有體育館或與校外體育館合作。學生放學后可參加足球、排球、曲棍球等訓練。校外機構提供教師、教練,費用由政府負擔。舒貝爾特說,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興趣選擇運動項目,不僅有助強身健體,還能培養(yǎng)團隊精神。
校外運動。不少德國家長會根據(jù)孩子的興趣送他們去校外體育教育機構或俱樂部,時間一般在下午、傍晚和周末。俱樂部可以發(fā)現(xiàn)優(yōu)秀體育苗子,培養(yǎng)成為專業(yè)運動員。
英國:越是頂尖學校,體育課越多
一直以來,英國都很重視學生的體育教育。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比起學習成績,體育成績往往會受到更多關注,如果運動不達標,甚至會給申請學校帶來影響。
在英國人看來,運動能力強,善于比賽,能在訓練中持之以恒并脫穎而出的孩子,才是真正情商與智商兼具的人。如果一個學生連運動都不達標,就不能算是優(yōu)秀。在被譽為精英教育的英國私立學校,要求學生每周運動5~6小時,最頂尖的私立學校之一——伊頓公學,設有8門體育必修課和27門體育選修課,每周體育課時達到23小時。對于多數(shù)當?shù)貙W生入讀的公立小學,5~14歲孩子每周要上兩小時體育課。但對此,很多英國人尤其是教育專家意見很大。英國教育標準辦公室認為,公立學校的體育課,老師講得太多,應該有更多的專門訓練,學校要安排更多具有高度競爭性的比賽。
目前,80%的英國小學生在畢業(yè)前都學會了游泳。中學平均開設20個體育項目,如田徑、板球、馬術等。畢業(yè)時,如果體育成績好,則可以成為加分項,這是一名優(yōu)秀學生具有獨立品格、堅強意志,團隊合作能力強的表現(xiàn)。
美國:想上好大學,先看體育分
“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這句話放在美國可能行不通。在校園里,大塊頭往往都是學霸,運動幾乎占據(jù)了美國孩子大多數(shù)業(yè)余時間。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政府,在培養(yǎng)孩子運動能力方面從不手軟。
美國國家體育教育協(xié)會調查發(fā)現(xiàn),75%的州要求,從小學到高中必須安排體育課,小學期間每天要保證60分鐘體育課,每周至少150分鐘,通常每節(jié)體育課有5~10分鐘跑步時間,學生可根據(jù)個人喜好,選擇快跑或慢跑,隨后再由老師帶領進行活動。中學一般為45分鐘,一周不少于225分鐘,而且從中學起,幾乎所有學校都會組建團隊和比賽,一般會在放學后進行兩個小時訓練,每周4天,外加1天比賽時間。進入高年級,體育課內容更豐富,總體上分為競技體育教學、健身體育教學、社會實用教學和學科聯(lián)系教學。課后,學生還可到社團、俱樂部學習美式足球、擊劍等。
在美國申請大學,體育成績占了很大比重。高校會到高中考察、招募學業(yè)和體育都出色的學生,如果符合要求,不僅會被錄取,還可能獲得全額獎學金。
韓國:布置課余體育作業(yè)
2019年,韓國政府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1/4的中小學生受肥胖困擾。教育部認為,課業(yè)負擔重、睡眠及體育活動不足,以及飲食不健康是主要誘因。如何促進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成為韓國教育部門重點關心的問題。
韓國教育部規(guī)定,小學體育課時長為每周3小時,初中縮短至每周2小時,高中為每學期10個課時。韓國學校會定期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并根據(jù)每名學生的情況給出運動建議。體育課上,學生可自由選擇喜歡的項目。除了體育課外,學校還設有體育俱樂部,包括跆拳道、籃球、游泳等興趣小組。學生可在課余時間選擇喜歡的小組參加活動。大部分學校還會發(fā)展本校的特色項目,定期參加各地區(qū)和全國比賽。比如,韓國小學就有全國性的排球聯(lián)賽,每年有超過40支球隊參加。足球、棒球等熱門項目,參賽隊伍的數(shù)量就更多了。
除了學校體育課外,很多韓國學校還給學生安排課余的“體育作業(yè)”。首爾市教育廳從2010年起推出“學生7560+運動”項目,并逐漸推廣至全國。該項目宗旨是讓學生利用早課前30分鐘、中午50分鐘、放學后等“零碎時間”,保持每周5天、每天60分鐘以上的活動時間,由老師和家長進行輔助。
新加坡:打雷下雨,體育課照上
新加坡地處熱帶,全年天氣炎熱,動不動就打雷下雨,給戶外運動帶來了巨大阻礙,但這也阻擋不了孩子們運動,學校體育課照舊進行,戶外不行,就改為室內。
幼兒園學生每周要進行3~4小時的室外運動,進入小學、初中階段,體育課被明確規(guī)定為必修課,從來不會因為天氣原因、學習緊張或考試而犧牲運動時間。一般,學校每周安排3節(jié)體育課,每節(jié)課至少30分鐘。體育課項目繁多,會根據(jù)不同學齡安排適當?shù)捻椖浚缱闱?、籃球、排球、跑步、跳遠以及一些趣味運動。有些硬件設施較出色的學校還專門建造了室內體育館,學生可根據(jù)興趣選修業(yè)余體育課。由于小學生身體條件有限,體育老師不會安排太過激烈的對抗運動。高年級學生則會選擇籃球、足球等有較多身體碰撞的競技運動。新加坡的中小學還有各種學生自發(fā)組織的課余體育小組,他們會在課余時間自己組織比賽。
即便回到家,孩子們也有很多運動機會。社區(qū)每周都會舉辦親子運動會,比如5~10公里有獎競走,每次活動會給家長和孩子提供水和點心,結束后還會發(fā)放紀念品,以激發(fā)大家的運動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