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婷
哈利趕緊低頭看斯拉格霍恩借給他的那本破破爛爛的課本。
令他惱火的是,他發(fā)現(xiàn)課本以前的主人在書上到處亂寫,弄得每一頁的空白處也跟印著藥劑的地方一樣黑糊糊的。哈利一邊低頭辨認藥劑成分(以前那位主人在這部分內容上也做了許多注解,還劃掉了幾種成分),一邊匆匆奔向儲藏柜,尋找他需要的東西。當他沖回自己的坩堝時,看見馬爾福正在飛快地切著纈草根。
…………
哈利切完了草根,又低頭去看課本。真是太讓人氣惱了,他必須費力地從課本原來的那位主人胡亂涂寫的文字中辨認出操作指南。那位老兄不知為什么,不同意書上說的要把瞌睡豆切成片,而是另外寫了一條說明:
用銀短刀的側面擠壓,比切片更容易出汁。
…………
哈利用短刀的側面擠壓著瞌睡豆。真沒想到,豆子立刻滲出了大量的汁液,哈利簡直不敢相信那顆干癟癟的豆子里竟有那么多水分。他趕緊把汁液放進他的坩堝,藥劑立刻變成了書上所說的那種淡雪青色,他真是驚訝極了。
…………
誰也沒有注意。哈利彎下腰正要把書撿起來,就在這時,他看見封底的下端寫著什么東西,還是那種小小的、密密麻麻的筆跡,跟那些幫他贏得福靈劑的說明的筆跡一樣,而那瓶福靈劑,現(xiàn)在已經安安穩(wěn)穩(wěn)地藏在樓上他箱子里的一雙襪子里了。
(以上內容選自《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第9章“混血王子”)
《哈利·波特》系列里,有一位十分特殊的角色。此人留著長發(fā),不茍言笑,個性十足,對哈利等人看似嚴厲,實際上卻滿懷柔情。他就是書中的“混血王子”斯內普教授。在小說中,哈利曾經在無意中得到了署名為“混血王子”實則是斯內普教授的《高級魔藥制作》舊課本。在該課本上,斯內普做了大量的筆記,并憑借自己對魔藥學過人的天賦,優(yōu)化了書中所記載的魔藥制作方法和配方。后經過哈利的實踐證明,斯內普的這些新方法、新配方,比課本上教的更加有效。
那么問題來了,《高級魔藥制作》的作者對書上印著的魔藥制作方法和配方擁有專利。那么,“混血王子”斯內普是否可以通過改良這些制作方法和配方,來申請新的、屬于自己的專利呢?
要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專利制度有所了解。
專利,從字面上是指專有的權利和利益。專利一般是由政府機關或者代表若干國家的區(qū)域性組織根據申請而頒發(fā)的一種文件,這種文件記載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內容,并且在一定時期內產生一種法律狀態(tài),即“獲得專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只有經專利權人許可才能予以實施。”在我國,專利分為發(fā)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
一項事物能否申請專利,主要的判斷原則是“三性”,即“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簡單點兒說,就是這項東西是不是前人沒有創(chuàng)造過的,與現(xiàn)有的技術相比是不是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并且能夠制造或者使用,產生積極效果。
回到上面的問題,斯內普能否就其改良制作方法和配方申請新的專利,取決于其改良是否符合專利的“三性”。從小說描述中可以看出,斯內普改良的是魔藥配方,通過該配方可以配制出對巫師有用的魔藥,這說明他的改良具備了專利“三性”中的實用性。再看創(chuàng)造性,斯內普的新配方確實是他憑借自己的天賦設計出來的,與以前的配方相比也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因此也具有創(chuàng)造性。那么,斯內普的新配方是否具有新穎性呢?如果只是對魔藥進行細微改動,能否認定其是一種新的創(chuàng)造呢?在這一點上是存疑的。因為他的配方是在原有配方基礎上的改良,并不是全新的、不被大家所知的東西。因此,“混血王子”斯內普的配方,因為缺乏新穎性而不能拿到專利了。
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課本中的一些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而動手操作。在此過程中,有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發(fā)現(xiàn)了新方法和新配方,甚至找到了能夠解決現(xiàn)存技術問題的好方法。這時,可以評估這些新方法、新配方是否具有專利“三性”。如果有,可以試試申請專利,這樣不僅可以用你的聰明才智造福人類,還能保護自己的智力成果不受侵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