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灶瑾
現(xiàn)代詩也叫“白話詩”,它形式自由,意蘊豐富,語言上重于修辭運用,形式上強調自由開放?,F(xiàn)代詩在統(tǒng)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且以兒童詩為主,大多數(shù)被安排在略讀課中。在日常教學中,能經(jīng)常看到兩種情況:一部分教師將現(xiàn)代詩的教學定位在誦讀上,只要學生能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并熟練背誦即可。另一部分教師則教得非常詳細,對一首詩中的每個字詞進行逐一解讀。結果,教師講得賣力,學生聽得吃力。被選入統(tǒng)編教材的現(xiàn)代詩都非常經(jīng)典,教師該如何帶領學生體驗現(xiàn)代詩的美感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在第一學段和第三學段分別提出這樣的要求:“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薄白⒁馔ㄟ^語調、韻律、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盵1]可見,帶領學生感受現(xiàn)代詩的節(jié)奏美,既是由現(xiàn)代詩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又是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一。
詩的節(jié)奏,即詩句間鮮明的停頓及抑揚,就像音樂中的節(jié)拍和旋律。朱光潛先生曾在《詩論》中說:節(jié)奏是一切藝術的靈魂。[2]現(xiàn)代詩也不例外,它有自身特有的節(jié)奏。如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全詩只有短短的四行,內容淺顯易懂,想象非常奇特,極富童趣。詩中運用了“彎彎、小小、閃閃、藍藍”等疊詞,詩行末尾押韻,加上句式特有的變化,使整首詩細細讀來具有回環(huán)往復的節(jié)奏美。
基于以上認識,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詩歌的句式特點,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美。如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上冊《明天要遠足》一詩,第一小節(jié)和第二小節(jié)結構相似,都由兩句話組成。其中,第一句都是陳述句,第二句都是疑問句,且第一句中還都穿插了一個破折號。這樣的句式,把一個活潑、可愛,對遠足充滿興奮、激動、盼望之情的孩子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教學時,教師可以這樣操作。
師:小朋友們,前段時間我們去秋游了。當你們知道要去秋游時,心情是怎么樣的?
生:我很激動,因為這是我上小學后的第一次秋游。
生:我也特別激動,秋游的前一天晚上,怎么都睡不著。
師:那你都在想些什么呢?
生:我一會兒想那個地方到底是什么樣的,一會又想我終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痛痛快快地分享美食了。反正想了很多很多。媽媽催了我好幾次,讓我趕快睡覺,那樣去秋游才會有精神,可我太興奮了,實在睡不著。
師:你和詩人的感覺是一樣的。請你來當當小詩人,讀一讀。
(生讀)
師:誰來當當小評委?
生:她剛才讀得特別好,她把“唉”這個詞讀得有點長,讀出了嘆氣的感覺,而且她在讀“唉”的時候,是搖著頭、皺著眉毛的,讓人感覺她很期待去遠足,嫌時間過得太慢了。
生:她把疑問的語氣讀出來了,讓我感覺到她對遠足的地方充滿了期待。
師:你們真了不起,讀得好,評得也好。讓我們一起當當小詩人,讀一讀,讀出句子的語氣和節(jié)奏。
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喚醒記憶,讀出句式的變化,在誦讀中感受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美。
“意象”是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它是現(xiàn)代詩的靈魂,是一種在瞬間呈現(xiàn)的理智與情感的復合體。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很難單獨理解詩中意象所包含的情感。因此,在教學現(xiàn)代詩時,讓學生找出詩中主要意象后,教師帶領學生將意象放入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解讀。
如針對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童年的水墨畫》中的“溪邊”這一片段,教師可以抓住“溪水”這一意象,進行重點教學,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
師:結合詩句,你看到了怎樣的溪水?
生:詩中第一句寫道,溪水被當作了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我從“鏡子”和“平靜”這兩個詞中感受到溪水是靜靜的。
生:從溪水被當作鏡子這一描述中,我還感受到溪水是清澈的。
生:這溪水是清澈碧綠的。因為溪兩邊的山林把水染綠了,所以溪水看起來是碧綠的,從中也可以看出水的清澈。
師:在這樣的溪水邊,你最想干什么?
生:我真想跳進這清澈的溪水中,感受一下這水的清涼。
生:我真想舀一碗這樣的溪水,喝上幾口。這水肯定是涼涼的、甜甜的。
生:在這樣的溪邊,我最想坐在遮陽傘下看書。累了,就看看這清澈、平靜的溪水,看看小魚、小蝦在水里游動的樣子。渴了,就喝上幾口清涼的溪水。
生:我也想像詩中所寫的那樣,去這條溪邊釣魚。哪怕一條魚也釣不到,我覺得也是愉快的。因為這樣靜、清、綠的溪水,本身就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有了對“溪水”這一意象的感悟,整首詩的情感基調就確定了。這為理解整首詩做好了鋪墊。品味一首詩,如果能抓住一個主要意象,進行想象聯(lián)想,便能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切不可將現(xiàn)代詩分析得支離破碎,也不可覺得“這個重要,得講;那個重要,也得講”。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會起到反效果。學生不但學得累,而且還會對現(xiàn)代詩產(chǎn)生畏難情緒。
一個平庸的詩人只能喚起我們對許多事物既有的感覺,而杰出的詩人則能使我們如夢初醒地發(fā)現(xiàn)從未體驗過的感覺。正如雪萊所言:“詩剝去籠罩在世界隱蔽的美容上的面紗,使熟悉的事物變成仿佛不熟悉的。”詩人往往會在詩的內容和詩的語言上進行“陌生化”處理。[3]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聽聽,秋的聲音》一詩中有這樣一句:“走進秋,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痹娙死罅吮扔鞯谋倔w和喻體之間的距離,給讀者帶來了想象的愉悅感。又如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三黑和土地》中有這樣一處:“恨不得把每一塊土,都送到舌頭上,是咸是甜,自己先來嘗一嘗?!弊髡咄ㄟ^對行為的夸張描述,給讀者帶來陌生化的體驗??梢哉f,一首詩經(jīng)典與否,往往體現(xiàn)在詩人對陌生化效果的處理上。
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課分別安排了兩首詩《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在讓學生感受了現(xiàn)代詩的節(jié)奏美和意境美后,教師進行了如下操作。
師:這兩首詩中,哪些句子讓你覺得和我們平常的表述不同,想象很奇特,特別有新鮮感?
生:我覺得《秋晚的江上》一詩中的“還馱著斜陽回去”特別有新鮮感。首先太陽是個大火球,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看,它根本就不能讓人靠近。假使能讓人靠近,它那么大,鳥兒那么小,也根本馱不起來。
生:我覺得“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也特別有新鮮感。這句話帶給了我無窮的想象。本來是斜陽映在江上,而詩人偏偏告訴我們這是鳥兒翻動雙翅,讓斜陽掉在江上了。這樣的想象實在是太有趣了。
生:除了剛才同學說的兩處,我認為“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也特別有新鮮感。詩人用了一個“妝”字把蘆葦和夕陽寫活了。
生:《花牛歌》一詩中的“白云霸占了半個天”很有新鮮感。“霸占”往往用在人身上,在這里竟然用在了白云上。我的腦海里瞬間就有了白云霸道又頑皮的形象。
生:“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這一句中的“偷渡”讓我覺得作者特別高明,既寫出了時間流逝的悄無聲息,又讓人覺得太陽像個調皮的娃娃,趁花牛睡覺的工夫,悄悄地落山了。
案例中的“新鮮感”實際上就是現(xiàn)代詩中的陌生化效果。這兩首詩中的陌生化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學生能快速地找出來。他們在學完這兩首詩后,由衷地說道:“這兩首詩寫得真美,我還想找其他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詩讀一讀?!比绻麑W生無法找到陌生化句子,或無法感受到陌生化的效果,教師則可以通過示范引領,給學生一些提示,或出示一個例句,帶領學生分析感悟。
現(xiàn)代詩以其變化有致的節(jié)奏、高度凝練的語言、豐富奇特的想象,吸引著無數(shù)讀者。教學時,教師要有年段意識:低段以感受音律、節(jié)奏美為主;中高段以品悟意境、感受想象奇特為主。如果教師能從現(xiàn)代詩的文體特點出發(fā),進行詩歌審美教學,學生定能感受到它的美,也定能喜歡上現(xiàn)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