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第二醫(yī)院內二科,遼寧 丹東 118313)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冠心病類型,指的是不穩(wěn)定性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導致冠狀動脈閉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近些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發(fā)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若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患者心肌長期處于缺氧缺血狀態(tài),可造成心肌收縮力降低,最后進展為心力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1]。替格瑞洛是為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屬于非前體藥物,作用特點是起效快、出血風險低、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強等,在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中具有較好的效果。曲美他嗪屬于臨床常用的一種抗心肌缺血藥物,可優(yōu)化能量代謝、改善心功能,是臨床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及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2]。本研究中采用曲美他嗪與替格瑞洛聯(lián)合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取得不錯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15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符合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診斷標準。研究對象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感染者;②合并有嚴重肝、腎、肺及腦血管疾病者;③合并有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及惡性心律失常者;④合并惡性腫瘤及神志異常者;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史者;⑥對治療藥物過敏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115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59例)和觀察組(n=56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48~80歲,平均(57.58±4.38)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病程(5.16±1.08)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48~80歲,平均(57.68±4.46)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病程(5.24±1.16)年。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統(tǒng)計結果均顯示P>0.05,表示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利尿、調脂、抑制心肌重構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替格瑞洛治療,替格瑞洛(生產批號為TDBH1512069,由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口服,每次90 mg,每日2次。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曲美他嗪聯(lián)合替格瑞洛治療,替格瑞洛的用法用量與對照組一致,曲美他嗪(生產批號為15112309,由瑞陽制藥公司生產)口服,每次20 mg,每日3次。兩組患者的治療周期均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 采用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變化情況,同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心絞痛持續(xù)時間和發(fā)作頻次較治療前減少≥80%,心電圖恢復正常,無須使用硝酸甘油;②有效:心絞痛持續(xù)時間和發(fā)作頻次較治療前減少≥50%而<80%,心電圖T波轉為直立或ST段改善≥50%,基本不用硝酸甘油;③無效:心絞痛持續(xù)時間、程度和發(fā)作次數與治療前比較無任何改善甚或加重,心電圖T波無改善或ST段改善<50%,硝酸甘油用量無變化或增加。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各組總例數×100.00%。
1.4 觀察指標 本研究應用SPSS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應用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應用“±s”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及對照組LVEDD、LV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LVEDD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均有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2.86%(52/56),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76.27%(45/59),兩組比較,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環(huán)境的改變,我國的心臟病發(fā)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常見的冠心病類型,主要是由血管內有血栓或不穩(wěn)定性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所致的冠狀動脈堵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隨著病程進展,當患者的心肌持續(xù)處于缺氧缺血狀態(tài)時,可逐漸進展為慢性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3]。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中的不穩(wěn)定粥樣斑塊極易繼發(fā)斑塊脫落,體內的血流動力學會隨之改變,從而導致局部血流量的降低,嚴重者甚至會誘發(fā)斑塊內出血,導致表面血小板聚集,進一步刺激冠狀動脈,造成冠狀動脈痙攣,加重缺血癥狀[4]。當前臨床對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治療仍以他汀類藥物為主,他汀類藥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炎性介質釋放、穩(wěn)定斑塊、抑制炎性細胞浸潤、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血脂等作用[5]。
研究顯示[6],替格瑞洛屬于非噻吩吡啶類P2Y12受體拮抗劑藥物,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于P2Y12受體結合,從而產生可逆性抗血小板聚集功能。相較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更強、起效更快、出血風險更低。曲美他嗪屬于一種抗心肌缺血藥物,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對3-酮酰輔酶A硫解酶(3-KAT)產生選擇性抑制作用,同時還能抑制游離脂肪酸的β-氧化,避免鈣超載和酸中毒,從而促進脂肪酸轉化為葡萄糖,進一步有效提高心肌的做功/耗氧量比值,進一步促進葡萄糖氧化耦聯(lián)及糖酵解,從而發(fā)揮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7]。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觀察組及對照組的LVEDD、LV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LVEDD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均有P<0.05。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在發(fā)病時血管內的不穩(wěn)定粥樣硬化斑塊可發(fā)生破裂,血管內血栓等可導致患者的血管堵塞,進而誘發(fā)一系列臨床表現[8]。而曲美他嗪聯(lián)合替格瑞洛治療可有效阻滯血管的血小板聚集現象,進一步緩解了患者的心絞痛癥狀,其中替格瑞洛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滯血小板的聚集,且該藥物的出血風險也較小,安全性較高[9]。而曲美他嗪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心肌缺血癥狀,曲美他嗪可有效促進機體的葡萄糖氧化,并能抑制游離脂肪酸的作用,同時還能有效促進心肌細胞內線粒體能量的代謝,進一步增強了心肌收縮功能[10]。總之,曲美他嗪聯(lián)合替格瑞洛治療具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采用曲美他嗪聯(lián)合替格瑞洛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臨床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