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超群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消費者對有機蘋果需求日益增長,為了讓蘋果滿足市場需求,需將蘋果產業(yè)做精、做大、做強。榆林南部山區(qū)是世界公認蘋果優(yōu)產區(qū),一套標準化栽植技術規(guī)程為榆林山地蘋果發(fā)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關鍵詞:山地蘋果;標準化;栽植
榆林山地蘋果以其獨特社會、經濟和生態(tài)優(yōu)勢成為榆林農業(yè)發(fā)展主導產業(yè)之一。有8個縣區(qū)被列為陜西優(yōu)質蘋果基地縣(區(qū))。榆林山地蘋果主要分布于南部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平均海拔1100米。榆林山地通風透光、晝夜溫差大、空氣清新干燥、日照長、雨量充沛。所產蘋果果型端正、蠟質層厚、色澤艷麗、肉質脆甜多汁、耐儲運。大力發(fā)展榆林山地蘋果,增加經濟效益,結合工作實踐,就榆林山地蘋果的栽植技術作系統(tǒng)介紹。
果樹栽植有春栽和秋栽,春栽在4月中下旬,秋栽11月上旬。果園基地應建在背風向陽、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土層肥厚黃綿土或沙壤土梯田或反坡梯田,年平均氣溫在8~10℃,最低氣溫不低于-25℃,年平均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
1.1 栽植區(qū)規(guī)劃
便于后期果園作業(yè)(如果實采摘、修剪、追施肥等)順利進行,需修建與公路接通寬為6米果園主干路,各生產小區(qū)間的支路寬4~5米、田間作業(yè)道路寬2米。
1.2 栽植密度
根據品種選擇合適的栽植密度放線打坑,長枝型株行距4米×5米、短枝型3米×5米、矮化中間砧2米×4米。
2.1 打坑
以南→北行向為準放線打坑,栽植坑為深1.0米、直徑0.8米。打坑時將底土與表土分開堆放,將備好秸稈與表土混勻撒入栽植坑內約30厘米厚,再將提前腐熟有機肥(牛、羊糞)30公斤、磷肥0.5公斤與表土混勻回填踩實,低于地面25厘米處時灌水使土壓實,最后覆底土保墑。
2.2 品種選擇
榆林市主推富士系列,煙富、延長紅、瑞雪、維納斯黃金等。
榆陽區(qū)主栽品種為煙富6號,果形呈圓形或長圓形,色澤紅艷光滑,口感甜脆多汁,貯藏時間較長;南部山區(qū)主栽品種為長富2號,肉質細,果肉黃白色,適合沙壤土生長。
2.3 苗木處理
按苗木粗細、根系完整度分類假植,栽植前將樹苗分批次取出整剪。定干:在飽滿芽上部定干,定干高度約1米。修剪根系:短剪主根,剪掉斷根、枯根再將主干纏膜。將纏好膜的樹干在80%多菌靈50倍液中浸根12~24小時后用黏土、水、生根劑調成泥漿,蘸根后立即定植。
2.4 定植……
定植前需放線,使其縱橫成行。定植時挖25立方厘米的定植坑,放入苗木時保持嫁接口朝南并扶正,回填土壤時,適當抬起苗木,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后踏實,最后進行灌水。定植深度以嫁接口露出地面5厘米為宜。
2.5 覆膜
覆膜前先順行平整出寬約1米的畦,選用雙面膜,銀色面向外,將地膜的一端用土壓住,順行覆膜,到樹干基部時,在對應位置將地膜剪開一個小孔,從樹苗頂端套下去(防止觸碰芽),鋪平拉展地膜,在樹干基部地膜剪開部位用土蓋住,地膜兩側重起畦埂壓實地膜。
3.1 標桿扶正
待苗木頂芽長出新梢,在距果苗15厘米處栽竹竿,將樹干固定在竹竿上,使苗木順直不傾斜。
3.2 種植綠肥
春栽果樹可以在果園間種黑豆,到秋季將尚未成熟的豆子翻壓入土以增加土壤肥力。在果園禁種如高粱、玉米、谷類等高稈作物。
3.3 去膜放芽
果樹栽植完后,隨時觀察果樹長新葉情況,待新葉長達2厘米時,劃開出葉部位的塑料膜使其通風,放芽一般分2~3次,待樹苗長出新葉達50%時,將樹干纏膜全部去除干凈,并做好塑料回收工作。
3.4 追肥灌水
春栽果樹在6月份根據墑情適時灌水,隨水追施尿素(50~100克/株),9月份追施一次有機肥15~20公斤,同時在果園除草、翻地。
3.5 果樹越冬管理
春栽果樹在地凍前可采取冬灌、樹干涂白、樹盤堆土的防凍措施,樹盤堆土高35~45厘米;秋栽果樹需纏膜并墊枕壓土,厚度不低于40厘米。
3.6 幼樹修剪
一年果樹修剪(抹光干),距地面50厘米以上平剪,50厘米以下豎剪,預留主枝時選留飽滿芽多的北向枝條,修剪時及時在傷口處涂抹傷口愈合劑保護樹干以防抽干影響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