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濤
(菏澤市農(nóng)業(yè)綜合執(zhí)法支隊,山東 菏澤 274000)
菏澤市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全市耕地面積831 333 hm2,小麥種植面積633 333 hm2左右。近幾年,隨著勞動力轉移步伐的加快,小麥生產(chǎn)在連年豐收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日益突出。針對菏澤市小麥生產(chǎn)現(xiàn)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與建議,為提高菏澤市小麥生產(chǎn)水平提供參考。
菏澤市位于北緯34°32′—36°10′、東經(jīng)114°48′—116°24′,海拔44~56 m,屬黃泛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多為輕壤或砂壤土,溝、渠、路、林成網(wǎng)絡狀分布,排灌系統(tǒng)配套,地下、地表水資源豐富,水質(zhì)好,雨熱同季,雨量適中,利于各種作物生長發(fā)育。全年無霜期210 d左右,日照時數(shù)2 450~2 600 h,≥10 ℃積溫4 500~4 610 ℃,年降雨量590~740 mm,適宜冬小麥生產(chǎn)。全市常年種植冬小麥面積占山東省的1/6以上,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種植基地。近幾年,隨著各級政府對糧食安全的重視,再加上高產(chǎn)創(chuàng)建、綠色高質(zhì)高效等項目的實施和深耕深松、種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種、氮肥后移、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等一系列農(nóng)業(yè)新技術的出現(xiàn),以及濟麥22、魯原502、山農(nóng)28、山農(nóng)29等一系列小麥新品種的推廣,全市小麥生產(chǎn)取得了17 a連續(xù)豐收的佳績,小麥平均單產(chǎn)由2003年的5 250 kg/hm2左右增加到目前的6 750 kg/hm2以上。
小麥播種前一般采用旋耕方法整地。部分農(nóng)機手貪快,導致整地質(zhì)量普遍偏差,耕層淺,一般在10~15 cm。常年旋耕導致犁底層產(chǎn)生,不利小麥根系下扎,容易導致小麥倒伏。
2.2.1 播種過深 由于秸稈還田、整地質(zhì)量和土壤墑情等多因素限制,目前播種深度在5~8 cm。
2.2.2 播量過大 菏澤市冬小麥適宜播量一般為112.5~150.0 kg/hm2,但目前10月1—12日適期播種的地塊,大多數(shù)播量為187.5 kg/hm2;10月15日以后播種的地塊,大部分播量在300 kg/hm2以上,多的可達450 kg/hm2。
菏澤市土壤堿解氮為96 mg/kg、有效磷為21 mg/ kg、速效鉀為113 mg/kg、有機質(zhì)為13 g/ kg。種植者一般施底肥(17-18-5或20-20-5) 750 kg/ hm2,追施尿素225~300 kg/hm2。偏施氮肥,鉀肥使用量少,導致小麥秸稈偏弱,易倒伏,影響產(chǎn)量。
主要表現(xiàn)在種植者重治不重防。尤其是紋枯病、莖基腐病的防治,種植者一般見病治病,防治偏晚,達不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一是菏澤市地處黃淮冬麥區(qū)南片、北片的分界線上,南部麥區(qū)和北部麥區(qū)氣候條件存在明顯差異,導致品種選擇存在困難。二是隨著品種審定制度的改革,品種審定數(shù)量暴發(fā)式增長,導致科學選種用種困難。再加上種植者種田水平較低,對品種的特征特性不夠了解,經(jīng)常是經(jīng)銷商銷售什么品種,種植者就購買什么品種,不能做到因地因時選種。
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小麥從種至收,大多是全機械化,管理較為粗放,中間沒有摟鋤等人工精細管理。
一般采取每3 a深耕或者深松1遍,深耕深松一般要超過30 cm,徹底打破犁底層,以利于小麥根系下扎,防止小麥倒伏現(xiàn)象發(fā)生。
“深施肥、深耕地、淺播種”即“兩深一淺”栽培技術[1]。一般采取分層深施肥、振動深松30 cm以上,播種深度3~4 cm,可解決播種過深導致的苗弱問題。
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指小麥適期播種(10月8—15日)、播種量在90~120 kg/hm2、播種機械選擇寬幅精播設備的播種技術[2]。
以綠色發(fā)展理念為導向,在全市深入實施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2]。
按照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推廣農(nóng)藥減量增效行動,實施綠色防控,適期防治病蟲草害。一般在播種時推廣種子包衣技術,選用戊唑醇、氟環(huán)唑、咯菌凈、吡蟲啉、丁硫克百威等進行種子包衣,防治小麥紋枯病、莖基腐病、全蝕病、金針蟲等病蟲害。在春季小麥返青后,對于紋枯病發(fā)病比較重的地塊,在麥苗基部病斑上用12.5%烯唑 醇 225~450 g/hm2+50%多 菌 靈1.2~1.5 kg/hm2,或用20%三唑酮750 mL/hm2+50%多菌靈1.2~1.5 kg/ hm2,對水675~750 kg/hm2,噴霧防治。在小麥抽穗揚花期推廣一噴三防技術,噴施殺菌劑+殺蟲劑+葉面肥,防治小麥條銹病、葉銹病、赤霉病、蚜蟲及防早衰。
為加快小麥優(yōu)良新品種推廣應用,指導種植者科學選種用種,在全市分區(qū)建立新品種展示示范點,做到讓“種植者看禾選種、經(jīng)營者看禾售種、農(nóng)業(yè)科技人員看禾薦種”。利用展示做好培訓,讓種植者能夠根據(jù)地力水平、種植茬口、栽培管理措施等實際科學選種。目前,高產(chǎn)地塊一般選用濟麥22、魯原502、山農(nóng)28、山農(nóng)29、菏麥19、菏麥21、菏麥23等品種,高筋小麥一般選用濟麥44、濟南17等品種。
以推廣小麥機械化收種為基礎,以減少小麥勞動用工為目標,在澆水、施肥、除草等方面開展小麥精簡化栽培技術研究,形成選用品種為關鍵、一播全苗為基礎、增加粒質(zhì)量為主攻方向的小麥綠色簡化栽培技術,并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