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琮琮
(淄博實驗中學,山東 淄博 255000)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秀麗的山川孕育出詩的靈氣,樸實的人民培育出詩的魂魄。《論語》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詩詞本身書寫的都是真實的人生,人性的力量,是真善美的融合。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yǎng)、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德育“就是對學生品德的教育”。唐詩宋詞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謂美善合一,通過項目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落實德育與美育的教育。
項目主題:大美詩詞,點亮人生
項目活動:1.“詩詞詠流傳”詩詞誦讀大賽;2.讀詩詞,賞美景;3.傳承品格,點亮人生。
誦讀、吟詠能調(diào)動各種感官,使文字變成跳動的音符,演變成聽得清、看得到的精彩畫面,把學生帶入詩詞的美妙境界中去,從而領(lǐng)略詩詞的語言美、音樂美和畫面美。
朱光潛先生曾說:“寫在紙上的詩只是一種符號,要懂得這種符號,只是識字還不夠,要在字里,見出意象來,聽出音樂來,領(lǐng)略出情味來。誦詩時就要把這種意象、音樂和情趣在聲調(diào)中傳出。這種功夫?qū)嵲谑莿?chuàng)造的?!痹趯W習中學生可以自主學習一些誦讀的方法與技巧,比如斷句處理、重音把握、有節(jié)奏的停頓,通過朗讀技巧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朗讀的美感,進而更好地把握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律,讀出語言美。還可以進行吟誦、歌唱多種形式,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誦讀吟詠。
成果展示:舞臺誦讀表演。
這既是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也是審美創(chuàng)造與鑒賞。在朗讀過程中亦可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配樂誦讀、分角色誦讀等多種朗讀樣式可以使全體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借助于聲情并茂的語調(diào)、和諧婉轉(zhuǎn)的韻律步入詩歌的意境,舒心暢懷地接受它的“美育”,在誦讀中完成精神的陶冶和審美的愉悅。加強了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美的感受和理解。
真正能讀懂詩詞,必繞不開“意象”“意境”兩個概念,這一活動的設(shè)置,目的在于讓學生去解讀這兩個概念,也是進行“美育”與“德育”教育的鎖鑰。
教師可通過課堂教學與學生一起探討研究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意象,幫助學生建立審美體系。意象一方面經(jīng)過詩人審美經(jīng)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另一方面經(jīng)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如“楊柳”,古人取其意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別之情。如“鴻雁”,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常借助自然界客觀物象,經(jīng)過審美加工成為詩人“美”的寄托,“善”的表達,從而將詩人心中的真善美傳達出來。
成果展示:用散文化的語言讓學生對詩歌的意境進行再創(chuàng)造,完成學生對意境的審美體驗和美感教育。下面截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經(jīng)典名句的賞析: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p>
九月的桂花開得燦爛,一派金色,無邊無際。漫步在這金色的海洋中,荷花隨風搖曳,與桂子相映成趣。桂子仿佛給荷花鑲了金邊,那是一盞盞金粉色的燈——低著頭的,挺著胸的。飄飄搖搖十幾里,將西湖照亮。白堤跨過西湖,這是一幅水墨丹青,與花兒的濃妝艷抹完全不同。重重疊疊的峰巒聳立在西湖旁邊,與白堤一起倒影在西湖清澈的水中。在這水天一色間,我們已分不清真實與虛幻,惟有當微風拂過,那隨著水袖般的波浪舞動著的,方知是倒影。
——2018級13班姚涵予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p>
春潮涌起,春波蕩漾,春日的江水波瀾涌動,漸漸漲起,似已與無邊的海連成一片。春江的碧綠澄澈與海的湛藍深邃交融在一起,似國畫寫意,訴說著春水的熱烈與大海的深情。遠處的海上,一輪明月正遙掛在天際,向海面傾灑下一片清輝,如碎銀閃動,如星光閃爍。是明月伴潮水而生,詮釋著那亙古不變的千年守望,抑或是潮水應(yīng)明月之邀,寓脈脈含情于晝夜不息的無盡江水。
——2018級14班蘇怡寧
詩人所營造的意境經(jīng)過學生的理解與再創(chuàng)造形成自己所認知的美感,而對于學生的美感教育正是從這點滴的美感中熔鑄而來的。
這一活動可以通過學習小組進行綜合性學習?!睹献印とf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借助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身世等才能透徹地理解其主旨內(nèi)蘊,進行“知人論世”,理解蘊含在詩詞中的作者的高尚人格,實現(xiàn)德的教育。
杜甫在《兵車行》中傾訴了人民對戰(zhàn)爭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zhàn),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表現(xiàn)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鄉(xiāng)情懷。
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對于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遠不得相逢的遺恨讓每一位閱讀者都為之動容。這是因為王弗,不但是蘇軾生活上的伴侶,而且是文學上的知音,事業(yè)上的賢內(nèi)助。正是由于與妻子的情篤,生者的思念才是那樣的持久。
李白功業(yè)未遂,依然懷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膱?zhí)著;蘇軾被貶黃州,依然表現(xiàn)出“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王安石兩次罷相,閑居金陵依然為國家民族命運前途而焦灼,發(fā)出“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的慨嘆。
一位位詩人就是一座座人格的豐碑,他們?yōu)槲覀兲峁┝艘粋€個體悟生命的范本,學生通過對這些詩人的了解,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著人生的思考,完善著健康向上的人格,這就是德育教育的力量。
成果展示:通過學習,學生完成了一次自我心靈的塑造與凈化,并進行了寫作訓練。
“咚!咚!咚!”強有力地跳動著的是一顆愛國之心。穹頂之下,建康亭上,遠望,之間遠方隱隱約約閃爍著的是陽光下的青山無言訴說著的家仇國恨。孤雁悲鳴,游子難回,無奈只得把那欄桿拍遍,怒視青天,神色無畏,拳拳的愛國之志在這一刻被無盡地釋放出來,直想擁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機會。愛國,這個簡單而非同尋常的詞語,卻被辛棄疾賦上了不可磨滅的精魂,融成一種信仰,更是融入了我們心中!
——2018級14班翟錦洋
“當年萬里覓封侯”,人老豪言往昔,掩不住凄涼意。陸游一生愛國愛家愛酒,愿匹馬戍邊,只身退敵立不世功;冬夜長夢金戈鐵馬,意欲踏裂冰河。他也能居于小樓,看硯凹聚墨,稍伺貍奴。他留給我們的,是沙場與山野之美,是憂國與修身之德。
——2018級13班李冠龍
我們體味過李白“日月照耀金銀臺”的浪漫氣息,美意恣心,我們也品嘗過白樂天“御宇多年求不得”的憂國長恨,感觸萬分;我們見識過清照筆下“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的中州盛景,愁悅交織,我們也細聽過稼軒“憂愁風雨,樹猶如此”的無力吶喊,悲痛欲絕。太多太多,我們看過太多美極愁極的撼心之景,同時我們也聽過太多詩人愛國憂民的凌云壯志。當這些華美之景與愛國之德交融著一次次地滌蕩著心靈最深處的灰暗時,不禁慨嘆:“美哉德!德哉美!”
——2018級14班岳天齊
蔡元培說:“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睍r代發(fā)展到今天,教育發(fā)展到今天,“以德樹人”,將學生培養(yǎng)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是教育的終極目標。葉圣陶先生認為學語文,就是學做人。通過“唐詩宋詞”的學習,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找到了那人生路上的一盞盞明燈。
文學即人學,青年人輾轉(zhuǎn)于成長的路途中,勇往直前的同時亦會步履蹣跚。那些潛藏在詩句行間的生活感受和體悟,那些詩詞中所傳遞出來的善與美,穿越千古,依然熠熠閃光,那些對人生的智性思考和總結(jié),對生命宇宙的冥想和考問,無不浸潤人心,撥動心弦,啟人思考。文學是情感的安撫,是精神的支撐,語文教學承擔著知識的傳播、美感的熏陶與德行的浸染的任務(wù),愿通過美育與德育在教學中的滲透點亮學生精彩人生。
注 釋
①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中華書局,1960年,第2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