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湘鄂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接觸過不少各層級表彰的見義勇為英雄人物,包括20世紀90年代曾轟動全國的英雄戰(zhàn)士徐洪剛,也是我同一個部隊曾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終身擁有光環(huán)的自不必說,對于那些并沒因見義勇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惠的英雄人物,特別是因此還飽受身心或生活后遺癥傷害的平凡個體,大家除了津津樂道當時的英勇情節(jié),聊得最多的一個話題便是:當年做過的事,你現(xiàn)在后悔了嗎?
答案可謂五花八門:有的豪氣干云,說此生無悔;有的面露無奈,說當時不過一時沖動,現(xiàn)在后悔也遲了;還有的說,我真是腸子都悔青了——小說《后遺癥》主人公莫厚實的原型老邵曾親口對我說,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憨寶”。
“憨寶”是江漢平原的方言,傻子和蠢貨的意思。老邵來我辦公室反映訴求的那個早晨,拿出一張他父親墳墓的照片,指著照片中墓碑上他的化名問我,你說我是不是憨寶?為救一個直到現(xiàn)在都不知長啥樣的陌生人,這輩子把自己的姓名都給弄沒了。過一會兒,老邵又指著自己禿頭上的疤痕,說到現(xiàn)在我的腦殼逢陰雨天還會隱隱作痛,那是當年被歹徒一悶棍打倒后留下的腦震蕩后遺癥……
大半個上午,老邵都在絮絮叨叨,講述二十多年前那次見義勇為給他此生帶來諸多生活上的困境和難題。他的這種喋喋不休和啰里啰唆,在我和同事看來,似乎也成了他另一種形式的后遺癥。當然,盡管他的敘述內(nèi)容不斷重復,盡管他的言語雜亂瑣碎,但我還是耐住性子傾聽,因為我明確告訴他我所在部門無職能也無法幫助他解決任何訴求,只能把傾聽當作對英雄行為表達敬意僅存的一種方式。他說,早知道會把自己好端端的日子過成今天這個樣子,當年打死他他也不會去干那件“憨寶”事。
本來我可以裝作什么都沒看見的,你說是不是?每隔一會兒,他就會不由自主地蹦出這句話。
后來,老邵又到我們單位來過好幾次,每次張嘴就是“我現(xiàn)在后悔死了”之類的話。再后來,他來得少了,我也便漸漸忘了此事。大約一年后,我赴韓國工作。有一次我和韓國朋友在餐廳吃飯,鄰桌一個韓國人和我朋友打過招呼后離開時,彎下腰朝我們鞠了個躬。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老邵——他最后一次走出我辦公室時,也是回過頭來朝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并非關(guān)于解決他訴求的拜托,而是出于他在生活中待人本能的一種禮節(jié)或姿態(tài)。韓國人相互鞠躬行禮是社交常態(tài),而像老邵那樣的人生處處充滿麻煩和障礙,基本生活尚且朝不保夕,竟然還保持這種文明而優(yōu)雅的舉止?繼而細思,我對他掛在嘴邊的那句“我現(xiàn)在后悔死了”由此生疑:他真為當年做過的“憨寶”事后悔嗎?一個在困境中還能始終給予他人足夠尊重與理解的英雄,他會真正舍棄自己骨子里的那份正義與善良嗎?
我想不會——小說中的莫厚實在自己窮途末路時,仍下意識地向素不相識但遭遇車禍的老喬伸出了援手。
不可否認,這個時代給這個時代本身留下了太多后遺癥:我們在糧食蔬菜上濫用農(nóng)藥化肥,給身體健康留下后遺癥;我們開始習慣用手機碎片信息替代經(jīng)典閱讀,給建立一個豐沛富饒的精神世界留下后遺癥;我們甚至擔心孩子們將來在社會上“吃虧”,過早地給他們灌輸各種厚黑學和所謂的心靈雞湯,給他們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上留下后遺癥……但是,我們也能看到,這個時代還有無數(shù)個大寫的老邵們,他們即便遭受著各種各樣后遺癥的困擾,但他們?nèi)匀辉谏畹淖钅┞贰⒆畹吞?,用自己的本色堅守發(fā)出了抗爭的聲音——這便是我要書寫他們的原因。
責任編輯 林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