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榮
內容摘要:《虛構之家》是日本作家曾野綾子以女性主義為視角,通過描寫愛情、婚姻、家庭等主題,探究近代日本家庭危機與倫理道德的一部家庭題材小說。在小說中曾野綾子一方面揭示了戰(zhàn)后日本核心家庭中的倫理意識、倫理沖突、倫理選擇,一方面運用心理描寫、象征、對比等敘事手法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女性形象,突出了新時代女性主體意識的改變。于平淡中體會真實,日常中捕捉非日常,表現(xiàn)了曾野綾子為代表的日本“第三新人”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的共同主題。
關鍵詞:曾野綾子 《虛構之家》 家庭倫理 女性視角
“第三新人”作家曾野綾子是繼佐多稻子、宮本百合子、林芙美子、壺井榮等日本“左翼女性”作家之后,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登上日本文壇的女性作家。曾野綾子1931年出生于日本東京,畢業(yè)于圣心女子大學英文專業(yè),自幼受母親的熏陶對文學創(chuàng)作持有強烈的熱情,1955年其憑借小說《遠來的客人》獲得“芥川龍之介文學獎”候選提名,由此開啟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職業(yè)生涯。曾野綾子的文學取材多樣,風格明朗,涉及小說、隨筆、童話、翻譯等多種文學體裁,特別是在早期的作品中體現(xiàn)了廣泛的社會取材、敏銳的洞察力與豐富的想象力,因此與有吉佐和子被譽為同時代的“才女作家”,其創(chuàng)作早期主要代表作品有《遠來的客人》《火山列島》《無名碑》《黎明》《虛構之家》等。
1973年發(fā)表的長篇小說《虛構之家》是一部以社會現(xiàn)實、家庭倫理為題材,講述經濟高速增長背景下日本家庭倫理危機的家庭題材小說。小說貫穿了兩條平行的敘事線索,交替講述了日和崎省三、吳由一郎兩組家庭的日常瑣事與生活困境,透視了日本上流社會家庭內部的人間悲歡與倫理危機,引發(fā)了社會輿論和讀者的強烈反響。
一.多元的家庭倫理呈現(xiàn)
何謂家庭?“家庭是人類兩性通過一定婚姻制度建立起來的共同生活的組織形式,家庭是與社會經濟狀況相適應的、以人們的婚姻關系為基礎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與人類倫理精神的起點,同時也是人際關系的集合體。
家庭題材小說取材于家庭生活,以表現(xiàn)家庭中夫妻、父子、母子等倫理關系為中心,通過描寫婚姻、家庭、家族的日常與興衰來反映社會本質的小說樣式。倫理是家庭的柱石,家庭中的倫理環(huán)境、倫理建構、倫理沖突與倫理選擇等被視為家庭題材小說的主要敘事母題。
《虛構之家》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東京為故事背景,圍繞日和崎省三和吳由一郎兩個中產階級家庭的日常生活展開,揭示了看似幸福的家庭內蘊藏的危機與矛盾。作為戰(zhàn)后日本社會核心家庭的代表,小說中的主要人物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家庭環(huán)境中,是資本主義社會上流階層的代表。在日和崎家,男主人省三經營著一家旅行公司,妻子國子溫婉賢惠,一雙兒女就讀于貴族學校。而吳由一郎是從事教育研究的大學教授,長子立志考取名門高校,女兒就讀于基督教教會學校,妻子則是典型的家庭主婦。
盡管在他人眼中,兩個家庭都過著體面、精致的生活,卻面臨著不同的家庭困境。日和崎家最大的煩惱是長子小基的潔癖和曠課問題。一切骯臟、可疑的事物都會令小基惶恐不安,而由此引發(fā)的心情不佳成為其逃避上學的借口。另一方面,知識分子吳由一郎以家長的絕對權威凌駕于他人之上,不但對妻子尖銳苛刻,對女兒的自由戀愛更是百般阻撓。在丈夫和兒子的冷暴力影響下,主婦雅子長時間處于緊張與焦慮之中。
《虛構之家》中呈現(xiàn)的家庭問題體現(xiàn)了二戰(zhàn)后日本家庭倫理道德的變化。在日本社會體制改革的背景之下,傳統(tǒng)的家庭結構被現(xiàn)代化的家庭模式取締,家庭生活由封閉走向開放,“核心家庭”呈現(xiàn)普遍增多的傾向。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在夫妻關系平等、家庭和諧的宗旨之下,建立穩(wěn)定、協(xié)調的家庭關系儼然成為現(xiàn)代家庭倫理的主要命題。盡管如此,封建的家庭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女性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對待屢見不鮮。小說中吳由一郎作為舊式父權家長制下家長的典型代表,從未給予過妻子平等與尊重,致使雅子精神恍惚遭遇車禍,女兒也被迫離家出走。
除了滿足家庭成員的各種需求,家庭還應具備確立親子制度、培育子女的社會功能。盡管父母有義務對子女的成長給予關愛,但過度的寵愛與袒護會造成兒童的欲求易于被滿足,養(yǎng)成缺乏上進心的不良習慣。人物日和崎家的長子小基之所以經常曠課,一方面源于自身脆弱、敏感的性格,更是母親過度呵護、驕縱溺愛的結果。為了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上流社會的精英,國子盡職盡責地扮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但一味地驕縱卻導致了孩子缺乏溝通、脫離社會的性格傾向,而父親在育兒過程中的角色缺失加速了家庭的瓦解。
二.愛之名義下的倫理沖突與選擇
家庭關系是以夫妻關系為主體,同時包含了以親子關系為代表的其它人際關系。理想的婚姻關系應體現(xiàn)出夫妻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平等,以及在愛情基礎之上的互尊、互愛原則。《虛構之家》中的吳由一郎和雅子雖然享受著富足的物質生活,但由一郎以家長自居,一味地要求妻子盡忠職守,從未將其當作婚姻伴侶給予尊重和關愛。而妻子在貶低與斥責中逐漸迷失了自我,盡心竭力地為家庭付出卻未能換回一絲尊重,家庭成員關系的失衡為家庭的瓦解埋下伏筆。
和吳教授夫妻之間的婚姻問題相比,《虛構之家》中最復雜的矛盾關系則源自于親子之間的倫理沖突,特別是吳家父女對婚姻態(tài)度的分歧。盡管圣子出生于刻板的知識分子家庭卻生性活潑開朗,是一個愛憎分明、堅毅果敢的少女。她敢于突破世俗的偏見,與家境平凡的建筑工人三宅俊郎墜入愛河,義無反顧地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這樣的行為使其遭到了來自家庭和社會各方的壓力,與父親的關系也從冷淡發(fā)展至破裂。
沉浸在愛情中的圣子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尊重與愛護,盡管父母、教師、旁人的輿論讓一個年輕少女體會了世態(tài)炎涼,也鍛煉了其成熟、勇敢的品格。圣子甘愿同愛人攜手面對困難,打破封建傳統(tǒng)禮教對女性的思想禁錮,成為敢于突破自我的新時代女性代表。圣子的戀愛之所以遭到強烈反對主要歸結于兩者身份的懸殊與階層的差異,小說以此揭露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日本社會等級分明、貧富分化嚴重的殘酷社會現(xiàn)實。
親子之間的倫理沖突還體現(xiàn)在日和崎母子之間的交流不暢。國子一心想要將子女培養(yǎng)為社會精英,不惜重金建造第二間公寓,讓其接受昂貴的私塾教育,凡事親歷親為,呵護得無微不至??粗优钸^得無憂無慮,日和崎國子體會到了母親在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如同守護兩只幼犬的母犬一般滿足。”國子的行為符合了身為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人物身份,滿足了上流階層人士虛榮攀比的社會心理,凸顯了近代家庭對子女教育重視的提升。但這樣的過度關懷與期許讓弱小的身軀感到莫名的壓力,在無形中催發(fā)了孩子軟弱、無法獨立的性格形成。由于無法承受的母愛和外界事物的刺激,尚未成年的小基以自縊的方式逃避現(xiàn)實的煩惱,草草地為其短暫的人生畫上了句點。
面對愛之名義下的家庭矛盾與倫理沖突,吳雅子在丈夫的否定中逐步消解了自我,將自我約束在家庭主婦的框架之內,喪失了家庭成員應該享有的權利和個體存在的價值,沉淪為一名“家庭女傭”。相比之下,女兒圣子勇敢地走出安逸的生活,主動掌握自己的人生。而懦弱的小基則以消極的態(tài)度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將痛苦與悔恨留給家人。
三.《虛構之家》的家庭倫理敘事特征
在《虛構之家》中,曾野綾子以女性為視角,通過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以細膩的筆觸塑造了空虛的主婦、虛榮的貴婦、固執(zhí)的修女、獨立的少女等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體現(xiàn)了成長于新舊兩種家庭制度之下的日本女性社會地位與個體身份的改變。
對于家庭題材小說的敘事背景,空間寓所“家”被賦予了特殊的象征意義。舒適的居住空間、奢華的精品家具、現(xiàn)代化的家庭設備與三宅簡陋的公寓形成強烈的反差,處處彰顯了資產階級上流社會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舒適的“房間如同金字塔底的墓室”將主婦們囚禁在里面,在滿足其物質欲望的同時令人不禁迷失了方向。
從小說中兩個家庭的人物身份來看,丈夫為知識分子的代表,妻子是賢妻良母的典范,加之一雙聰明的兒女,構成了他人眼中的幸福之家。正如題目“虛構之家”所示,這樣的家庭完美得近于虛幻。曾野綾子曾提及到:“我成長的家庭,雖說父母關系不好,但并非十分不幸。盡管我們夫婦二人很少爭吵,但這樣真的好嗎,則另當別論,也有著不同的虛偽成分。我想家庭或許就是這樣的。建立在殘缺之上的家庭與‘虛構的家庭’相比,更像是‘實像的家庭’?!比缤馃o赤足,人無完人,盡管“實像的家庭”存有缺陷與遺憾,但與虛構的幸福相比,卻更能體現(xiàn)人間的真情與實感。從對戰(zhàn)爭、宗教的思考到女性最為敏感的家庭問題,曾野綾子以女性的視角敏銳地審視日本的社會現(xiàn)象與焦點矛盾,利用文學創(chuàng)作記錄了社會殘酷的現(xiàn)實,抒發(fā)了個人對社會的思考以及對女性的關懷。
曾野綾子之所以將視線聚焦于現(xiàn)代日本的家庭現(xiàn)狀,一方面源自于自身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經歷,同時根植于女性對婚姻、家庭、愛情特有的直覺與感受。在《虛構之家》中,曾野綾子以冷峻、沉穩(wěn)的文風書寫了現(xiàn)代家庭的困境與迷思,考察了女性的主體意識與個體存在價值。而于平淡之中體會真實,日常之中捕捉非日常,表現(xiàn)了以曾野綾子為代表的日本“第三新人”文學創(chuàng)作的共同主題。
參考文獻
[1]陳金華.倫理學與現(xiàn)實生活——應用倫理學引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2][日]曽野綾子.虛構の家[M].東京:読売新聞社,1974.
[3][日]下村満子.曽野綾子「虛構の家」があぶり出した現(xiàn)代家庭の崩壊[N].週刊朝日,1974-09-20:(28-30).
[4][日]上野千鶴子.近代家族の成立と終焉[M].東京:巖波書店,1994.
[5][日]坂本忠雄.非日常性と日常性の交錯[J].三田文學,2017(3):256-259.
基金資助: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日本‘第三新人’文學中的家庭危機書寫研究”(項目編號:17WWC137);哈爾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項目(XJGYF2021009)。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東語學院)